接下來的時間到臘月二十八,雲邊月和趙景年基本上窩在吉祥胡同的屋子裏的看書,大都是看曆史書和高中課本。
綜合幾千年的曆史分析,高考是肯定會重啟的,就是時間不確定。
參考明洪武帝,兩人比較傾向於兩年後重啟,這幾天除了看曆史書還把高中的課本翻了一遍。
雲邊月和趙景年上高中的時候學校的老師已經不怎麼教書本上的知識,雖然各個學科都有發課本,但是老師上課的時候很少會打開。
兩年的時間一到,簡單考試就能拿畢業證。
因為有下鄉的政策,有的人還故意考不過想要留級,結果學校不發畢業證直接把人轟出學校。
雲邊月放下手裏八成新的語文課本,扯出一張65年的高考語文試卷開始寫,一個小時過後把試卷寫滿,“這個作文可比大廈的科舉還簡單,文言文也是輕鬆拿捏。”
趙景年負責批改,一百分的翻譯題小皇後拿到九十八分,“扣兩分是卷麵分,看看這裏的墨水把這個字都染得看不出來,作文題我的主觀評分給九十分。”
雲邊月接過卷子一看承認錯誤,“作文題二選一分數是一百分,翻譯題兩題合在一起也是一百分,不過語文學科不是總分一百麼,兩個滿分一百分就是二百分,取平均數?”
趙景年想了想,開口道,“這個不好說,語文學科的總分確實是一百分,由作文和翻譯的分數共同構成,分數的計算方式並沒有固定的公式,不算平均數也和平均差不到哪裏去。”
雲邊月把65年的理科七門高考試卷都寫過一遍,總分七百的試卷拿到六百二的分數,這個分數考京都化工大學應該是可以的。
趙景年比雲邊月二十多分,同樣也可以回京都,而且京都機械工程專業的學校基本上都可以去。
兩人已經商量好,一個走化學一個走機械。
到了臘月二十八,雲邊月和趙景年搬去部隊的家屬院居住。
雖然著趙家已經分家,但是趙老爺子還在世,過年都是要去老爺子那邊過的。
往年全家人都會去幹休所陪老爺子守歲,今年老爺子不在京都就各家過各家的。
趙致遠今年不回來過年,趙景然前兩天出任務已經離開京都,要是雲邊月和趙景年不回去陪穀雨安便隻有她一個人在家過年。
家屬院這邊因為男人都出門,月初的偉人過世,過年的氣氛沒有去年的濃。
除夕這天,穀雨安在廚房裏炸麻圓發現芝麻不夠便使喚小兒媳婦去供銷社買一些回來,“快去快回。”
雲邊月從家屬院裏的供銷社走出來,芝麻賣完沒有買到,籃子裏是煙花爆竹。
未央宮裏倒是有芝麻,可惜和供銷社的不一樣,隻能先回家放煙花再出門采買。
回到家就看到趙景安和王瑛在客廳裏坐著,本來以為趙致遠不在京都趙景安不來這邊,可是他們夫妻倆還是來了。
趙景年不喜歡趙景安,雲邊月和兩人點頭當作打招呼,要是她叫趙景安做大哥趙景年能和她發小脾氣需要哄好久,“來了。”
王瑛看到雲邊月想著兩人說說話打發時間,可惜對方隻說了一句話便鑽進廚房,隻好重新坐下來,她也想進廚房幫忙可惜小叔子冷著臉把她趕出來隻能出來和丈夫坐在一起。
雲邊月進入廚房看到趙景年麵無表情的在炸魚塊,問道,“他們怎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