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嬸領了一把鋤頭,路過雲邊月的時候發現對方沒有去排隊,想到秋收之後就沒有上工的雲邊月心裏很是羨慕,“雲知青你今天不上工?”

雲邊月沒打算上工,以後不是農忙的時間她都不打算上工,“不上,嬸子我還有事先走了。”

看著雲邊月和趙景年離開的背影,李嬸歎了一口氣,同人不同命啊。

“人家趙知青都願意養著,你在這裏歎什麼氣。”劉嬸扛著鋤頭路過,丟下一句話便往地裏去。

雲邊月和趙景年在大鬆樹下分開,她還要回去曬被子準備過冬用的東西,地裏沒活的時候知青是可以請假回家探親,一般規定探親的時間不能超過6周,他們需要在富興大隊過一個月的貓冬生活才能回家。

知青插隊到鄉下後戶口也跟著來到所在的生產隊,回家不僅有時間限製還有次數限製,原則上是每兩年給一次探親假,每次最多能請6周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半月,有的人磨到兩個月也是被允許的,特別是北方的知青,大雪封地無法勞作的時間最少也有3個月左右,再往北到黑省那邊能有小半年的空閑時間,隻要不被街道查盲流抓住就行。

街道查盲流是針對沒有介紹信的農民,主要是為了防止農民自由流動到其它地區尋找工作或生活,一旦被街道辦發現被抓的人沒有當地戶口或者介紹信之類的證明會被當成盲目流入人員,簡稱盲流,輕則被驅離,重則被抓到收容站勞改。

對於原本是本地戶口的知青回家超過預定的時間,街道辦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過超過的時間太久還是會被上門要求回到戶口所在地,畢竟知青已經是農業戶口。

路過一處院落的時候,雲邊月被陳秀文叫住。

雲邊月看到陳秀文露出笑臉和對方打招呼,“秀文奶奶,您收茄子呢。”

“要不是我老婆子叫住你,你是不是不會往我這院子裏走。”陳秀文沒好氣的看了雲邊月一眼,這些天她都在等雲邊月上門,昨天還聽隔壁院子的人說雲邊月被同住在一個院子裏的知青造謠,今天她特地把院門打開等著雲邊月路過。

“怎麼會,我正打算下午過來找您嘮嗑呢,我可喜歡聽您講故事了。”雲邊月確實不記得要來找陳秀文嘮嗑的事情,主要是這幾天她都在看從縣裏廢品站買來的話本子,要不是因為要親眼看錢水彩和自己道歉,她今天大概不會離開知青點。

陳秀禾哪裏不知道雲邊月的推脫,不過她難得遇上一個什麼都不圖自己的小姑娘,實在是舍不得推開,指了指院子裏的茄子開口道,“有空就幫我收一收茄子,等會老婆子我準備做蒜茄子吃,你幫我幹活我分你一壇子拿回去貓冬的時候配上熱粥吃可好吃了。”

雲邊月看著院子裏的幾排茄子,沒記錯的話秋收前知青點的茄子就沒了,疑惑道,“這個時間還有茄子?”

“之前種得不好,被蟲子吃太多也沒怎麼掛上茄子,這是後麵種的,好在時間來得及今天就把它們全摘了做成蒜茄子。”陳秀禾把手裏的茄子丟進竹筐裏,解釋道。

雲邊月看向屋簷下一排醃鹹菜用的壇子和缸子,有大有小,最大的那個倒立缸子應該是用來醃酸菜的,一個人吃的話能一個冬天吃完麼?

陳秀文順著雲邊月的視線看向自己的醃菜缸子,開口道,“大缸子是用來醃酸菜的,等過幾天你來幫我醃酸菜,到時候帶一些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