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吉姆·羅傑斯教你如何規避基金風險(2 / 3)

2.管理透明度低

有的基金管理公司經過幾年運作,公司的資產翻了幾番,而基金本身卻隻有很少的同期增長率(如10%),這中間的“貓膩”就無法解釋。同樣的管理者,為什麼自己的資產可以翻幾倍,別人委托你管理的資產卻增長緩慢?是否對基金的投資者有所侵害?這主要是因為封閉式基金不存在贖回的壓力(封閉期到來之前),廣大的投資者又無法對管理者實施監督,所以《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已經做出規定,基金管理公司的資產不能進行股票投資。這可能會對這一怪象產生抑製作用,但如果信息不透明、披露不及時的情況仍存在,同類問題還會層出不窮。

3.基金封閉期滿時的兌現風險

基金如果在二級市場價格長期居高不下、基金單位資產淨值高份,那麼在清盤時一切真相大白,基金管理公司不可能按紙麵上的單位資產淨值來兌付,投資者就難免要承擔損失,問題嚴重時,還可能導致社會問題。這是基金潛在的最大風險。不過,現在也有很多基金實施封轉開,在基金到期之前轉為開放式基金,這也是一種新的發展方向。

4.流動性風險

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都有流動性風險,但是封閉式基金的風險更大一些。開放式基金流動性更好,可以自由贖回,因此投資者更願意持有或購買。而封閉式基金往往出現折價交易,並且份額大的基金往往比份額小的基金折價率低,而年限短的封閉式基金要比年限長的基金折價率低,也是這個原因。

5.道德風險

所謂道德風險,就是指投資者由於信息不對稱無法對基金公司的投資行為進行監督,造成基金公司投資風險過大。如果投資者和基金公司利益驅動不一致以及監管方不利,投資者不傾向於購買或是持有,造成需求減少,必定造成封閉式基金貼水交易。開放式基金可以隨時贖回和申購,而基金公司主要靠資產的抽頭來盈利,如果基金的操作被投資者認為有損他們的利益,則基金公司會麵臨大量贖回的壓力,致使他們的利潤嚴重損失,所以開放式基金的雇主和代理人利益趨於一致,可以較有效地規避道德風險(當然,這不是完全的,例如現在被傳得很火的“老鼠倉”)。而封閉式基金一旦成立,除了使基金市值增值外,無法通過申購和贖回改變其規模,封閉式基金就沒有那麼大的利益驅動而為投資者謀利,而投資者又無法通過申購和贖回對基金公司進行有效監管,這樣就導致了道德風險的產生。

※小貼士折價交易

封閉式基金存在折價交易的現象,當封閉式基金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價格低於實際淨值時,這種情況稱為“折價”。折價率u003d(單位份額淨值-單位市價)÷單位份額淨值。據此公式,折價率大於0(即淨值大於市價)時為折價,折價率小於0(即淨值小於市價)時為溢價。

例如,某封閉式基金市價0.8元,淨值是1.20元,我們就說它的折價率是:

(0.8-1.20)÷1.20u003d-33.33%

除了投資目標和管理水平外,折價率是評估封閉式基金的一個重要因素。國外解決封閉式基金大幅折價的方法有:封閉轉開放、基金提前清算、基金要約收購、基金單位回購、基金管理分配等。目前我國很多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都維持在20%~30%。

折價既是一種風險,也是一種投資機遇,如果一個基金折價率40%,這等於說投資者可以花0.6元買到價值1元的東西,假如這1元的價值能在最後得到體現,則相當於投資收益率為66.7%。因此,很多封閉式基金投資者看重的正是它的這種高折價。不過,折價率是動態的,封閉式基金的折價每天都在發生變化,折價帶來的投資機會也是變動的。投資者投資時需要謹慎,因為萬一最後基金的淨值得不到兌現,損失也會很大。

吉姆·羅傑斯在他37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億萬富翁,可以從量子基金全身而退,去做自己喜歡的環球旅行——這也是他的夢想。他在量子基金的工作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對於風險,羅傑斯認為有必要通過組合投資來防範,不僅要建立投資組合,還要建好這個投資組合,把投資同時放在幾隻安全的籃子裏,“誰說掉下來的隻是一個籃子呢?”

通俗地講,構建投資組合就是“不把所有雞蛋擱在同一個籃子裏”。其實每一隻基金本身就是一個投資組合,基金不會把資金全部投到一隻股票或債券上,已經分散了單隻股票或債券的投資風險,但是許多基金都投資到了特定行業或特定概念的股票上,這些特定行業或特定概念的股票共有的不可化解的係統性風險對於其他行業或概念而言又是可以化解的非係統性風險,共性和個性都隻是相對而言。除了投資品本身的風險之外,基金經理的決策風險和道德風險,基金公司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都是單隻基金無法回避和分散的風險。而通過構建基金組合這些風險可以得到進一步分散。

其實構建基金組合不僅能夠分散產品的風險,還能分散時機的風險。優秀的基金也未必任何時候投資都是恰當的,根據股市行情追加可以將資金加到最合適的基金上,這樣可以改變原有組合的比例關係,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化解了投資時機把握不好帶來的風險。如果把基金組合看成一支足球隊,股票基金顯然是富於進攻性的前鋒,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儼然是善於防守的後衛,那麼混合基金就可看成是可攻可守瞻前顧後的中鋒。牛市時當然要增加股票基金的比例,熊市時就要增加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這些防守力量,在行情劇烈震蕩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應該增持混合基金便於打防守反擊。構建不同的基金組合就是采取不同的隊形的問題,是四四二還是三五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荷蘭隊式的全攻全守也是可以的。構建這樣的組合,投資者首先要認清幾個原則。

1.構建基金組合的原則

(1)基金組合要與總的投資目標相匹配

基金組合的總體傾向要和投資目標相匹配,主要是從風險角度考慮。如全部投資於股票基金可能波動風險較大,那麼通過部分投資於配置型基金,可以讓基金經理幫助降低總體風險。基金組合是為了更好地實現投資目標,而不是對原有目標進行改變,這一點要先明確。

(2)投資組合要有多樣化的風格

投資組合中的基金應該有多樣化的風格特征,如果基金風格高度一致,那麼組合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

(3)分散化原則

分散化原則就是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一隻或一類基金上。建立基金組合的目的和股票組合是類似的,但因為基金之間的差異不像股票那麼大,所以基金組合中基金的數量無須太多。通常情況下,基金組合內數量為3~5隻即可。過多地分散投資,不僅不會更好地達到組合投資的目的,還可能會降低組合的有效性,並且增加交易成本。

按照這些原則,投資者可以構建適合自己的原則。

2.不同基金組合的作用

通常基金組合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不同的類型在風險防範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1)型配置組合

類型配置組合是指通過投資於不同類型的基金來平衡投資風險。例如,股票型基金+偏債型基金,類型配置的目的是降低基金組合風險。

(2)核心-衛星組合

核心-衛星組合是指組合的主要部分選擇業績和風格波動較小的基金,在組合的次要部分選擇一些業績表現較好的基金,例如,指數基金+靈活配置基金。核心-衛星組合總體評價可以是“中庸型”組合,即表現有可能達到或同類型平均水平。

(3)風格平衡組合

所謂風格平衡組合,是指把基金按照風格進行分類,在主要的基金風格類型中挑選優勝者建立平衡配置的組合。例如,大盤基金+小盤基金組合,成長基金+價值基金組合,等等。

(4)靈活調整組合

靈活調整組合是指根據對基金業績表現的綜合判斷,在各個風格類型之間進行傾向性配置,從而取得明顯超越平均水平的風險—收益特性。靈活調整組合操作難度較高,但預期收益率也較高。

3.核心-衛星組合的構建方法

以上四種組合在風險防範上各有優劣,其執行方式也有一定差別,通常較為適合大眾投資者使用的是核心-衛星組合。構建這種組合的方法如下:

首先,投資者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力確定一個明確的投資目標,然後選擇3~4隻業績穩定的基金,構成核心組合,這是決定整個基金組合長期表現的主要因素。在確定核心組合時,應盡量遵循簡單明了的原則,首先要注重基金業績表現的長期穩定性而不是短期的突出表現。通常而言,那些屢獲大獎、口碑很好、費率合理、基金經理任職期限較長、投資策略清晰和易於理解、平均回報率較高的基金,應當成為組合的首選。

除核心組合外,投資者還需要買進一些行業基金、新興市場基金以及大量投資於某類股票或行業的基金,以實現投資多元化並增加整個基金組合的收益。小盤基金也適合進入非核心組合,因為其比大盤基金波動性大。

在構建組合時有一個重要原則,即基金的分散度遠比基金數量更重要。如果投資者持有的基金都是成長型或是集中投資於某一行業,即使基金數目再多,也沒有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相反,一隻覆蓋整個股票市場的指數基金可能比多隻基金構成的組合更能分散風險。

基金組合構建完成之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投資者需要及時調整才能滿足既定的預期收益和風險程度的要求,才能達到進一步分散風險提高收益的目的,但是調整也不宜過於頻繁,至少組合的核心部分應該持有一年以上。如果選擇的基金沒有出現重大的變化或業績嚴重下滑,就應較長時期持有。

4.構建基金組合的誤區

投資者在組建投資組合的過程中應當注意避免陷入以下誤區:

(1)基金風格過於單一

在構建基金組合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組合中的基金風格趨於單一,即使投資者已經很努力也無法避免持有一種風格的基金過多而使組合顯得臃腫。為了避免自己的基金組合風格發生悄然變化,你可以運用基金評級工具時時追蹤基金的投資風格、行業分布狀況。如果發現基金組合偏重於某種風格,投資者應考慮篩選基金使投資風格回到平衡狀態。

(2)將債券基金視為安全箱

有些投資者認為債券基金可以帶來更穩健的回報,所以就在投資組合中加入了不少債券基金以降低風險。債券基金的風險雖小,但並不是零風險,一些業績表現尚佳的債券型基金,持有債券資產久期較長或所投資的債券信用等級較低,這都會增加債券基金的潛在風險。久期和信用素質是投資債券基金的兩個基本要素。久期越長,債券基金的資產淨值對利息的變動越敏感;如果加息,其麵臨的風險則要大於久期短的基金。而債券基金的信用素質取決於所投資債券的信用等級。投資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了解:基金招募說明書對所投資債券信用等級的限製,基金投資組合報告中對持有債券信用等級的描述。

(3)忽略投資成本

基金投資都有一定的費用成本,麵對兩隻業績表現相當的基金,選擇費用較低的基金必定會為投資人帶來較高的預期回報。但是基金的某些費用(如證券交易費)是從投資額或基金資產中扣除的,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單從投資費率上,基金投資人可能不會直接關注到,因為投資者無法控製基金經理的投資操作。當一隻基金發生買賣股票的行為時,交易成本已經發生,這些成本並未反映在基金的費率上,但會在基金的回報中扣除。所以,投資者應關注一段時間內基金的資產換手率和成交量等信息,較低的換手率意味著基金經理采取長期持有的投資策略,為投資人節約成本。

另外,投資者的頻繁操作也會增加投資的總成本。例如,投資者追漲殺跌頻繁地買賣基金,使得交易成本上升。為了避免交易過於頻繁,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需要重點關注基金是否保持穩健的投資風格,管理團隊的經驗是否豐富,投研團隊是否穩定,費用是否低廉等。

組合投資的目的是防範風險,如果投資者在操作過程中不慎陷入誤區,那麼基金組合的作用就會被完全抵消,所以組合投資基金可以有效防範風險,但是在操作過程中還要謹慎,構建真正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有效降低風險。

※小貼士DIY屬於個人的投資組合

衣服好不好,隻有穿在自己身上才知道,再漂亮的衣服不適合自己同樣是浪費。基金組合也是一樣的道理,組合隻有適合自己才稱得上是好的組合,如果基金組合不適合自己,也就不能起到防範風險、降低收益的作用。下麵我們動手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投資組合。

第一步:明確基金組合目標

無論是買單個的基金,還是建立組合,都不能沒有目標,毫無目的地行走肯定是要迷路的。組合投資也有組合的目標。許多基金都有自己的個性和偏好。比如,你隻買了喜歡投資大盤藍籌股的基金,當遇到震蕩行情時它的表現乏善可陳。如果你的組合比較保守,你就不能要求它有太高的收益率。如果你想有高收益,就在組合中增加股票型基金的比重,在降低風險的同時也可以讓你有不錯的收益。

第二步:給自己做個“體檢”

沒錯,打造的是基金組合,先做“體檢”的卻是自己。

為什麼投資?投資要實現什麼目標?準備投入多少資金?持有時間打算多長?這些問題的答案是打造“基金寶”的重要數據。

每個人因為性格、財務等方麵情況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投資風險偏好,比如,一個收入頗豐的私人企業主,如果天生愛冒險,喜歡追求刺激,那麼在投資方麵他很可能對投資對象有著高收益的要求並且願意承擔高風險。投資者應該基於自身獨特的風險偏好來構建相對應的基金組合,否則就無法順利實現事先設定的投資目標。

例如,一位女性朋友,40多歲,手中有20萬元閑散資金準備買基金,而且打算持有很多年。在這筆投資之前,她已經持有一隻股票型基金,金額在5萬元左右。她的增值目標就是希望能夠滿足每年15%。

給她的診斷結果:基於其年齡和風險承受力,最好把組合中的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比例保持在4:6(包含原來的股票基金在內)。而且混合型基金一定是股票倉位不太高,一向表現非常穩健者,即便其淨值增值的速度可能會比較緩慢。這應該是構成她基金組合的基石。

第三步:讓組合適合自己

其實,建立基金組合的方法和上文所講的核心-衛星式組合相類似就可以,不過還需要考慮個人因素而對其中的比例加以調整,尤其是處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要有不同的選擇。年輕人盡量在組合中增加股票基金的比例,而老年人則可把表現穩健的混合基金和債券基金作為組合的核心資產。

第四步:不要忘了檢驗

就如同產品在出廠之前要進行質檢一樣,構建好基金以後也要進行檢驗。一方麵考慮到實際操作的難度,盡量選擇在同一交易平台上買到籃子裏麵的基金。因為組合裏的每一類基金中,你一定會多個備選對象,如果能夠在同一家銀行就完成組合是最好不過了。另一方麵,隨著市場的發展,應該適當調整股票基金的持有比例,並以半年以上為周期檢驗你的組合是否依然還適合你的需要。

在基金投資過程中還有一種風險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道德風險”,它可以看作一種無形的人為損害或危險。它也可以定義為從事證券投資基金經濟活動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進自身效用時,做出不利於他人的行為。這種道德風險主要來自於基金管理人,其根源在於基金管理人行為的信息不對稱。

1.投資基金中的道德風險

投資基金中道德風險通常表現在以下方麵:

(1)操縱基金淨資產值,謀圖巨額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作為基金管理人的報酬,其計提數一般與基金淨資產值掛鉤,如我國有些基金的管理費用按淨資產值的2.5%計提。基金公司為謀求高額管理費用,完全可以憑借其龐大的資金實力、翔實的市場信息、高超的投資技巧、操縱股價和基金淨資產值。操縱淨資產值的主要辦法是操縱股票價格,特別是操縱基金重倉持有股票的價格。基金在交易日的最後幾分鍾,用不多的交易量將股價拉上去,使基金淨值大幅增加(前提是基金的資產價值以收盤價計算)。比如,一隻基金持有某隻股票500萬股,在收盤前的最後幾分鍾,用50萬元資金將股價拉高1元,其淨值可以增加500萬元,所用資金與淨值提升的比例為1:10。

(2)內幕交易

內幕交易是指內幕人員和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內幕信息的其他人員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泄露內幕信息,根據內幕信息買賣證券或向他人提出買賣證券建議的行為。

基金的內幕交易行為有三種:

①基金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內幕交易。基金憑借其代理股東地位,迎合上市公司的特殊需要,如行使投票權支持上市公司管理層提出的某些議案(如有損股東利益的“毒丸”等反收購計劃),以換取上市公司內幕信息,或者優先得到某些內幕信息。

②基金管理人的內幕交易。基金管理人可能利用基金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內幕信息謀取私利。最典型的例子是“前置交易”(front-running,其含義相當於中文的“老鼠倉”),即基金管理人先為自己或利益相關者買入某些股票,之後再為基金買。這樣的行為會使股價攀升,抬高基金的成本。在適當的時候基金管理人再將股票在高位拋出,甚至用基金的錢去高位接盤。

③基金與其特殊投資者之間的內幕交易。基金本身產生的內幕信息,如基金業績、基金投資組合、基金重倉股等信息,在公布之前具有重要的投資價值。基金可能利用這些重要信息與其特殊關係客戶做交易,從而損害其他基金投資者的利益。

(3)關聯交易

基金管理公司都是以大的證券公司為主設立的,並且均為契約型封閉式基金,其基金管理人沒有贖回壓力,所以不能排除有的基金管理公司與其控股股東在人事、關聯交易等方麵存在種種利益關係。基金的關聯交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基金與基金管理公司控股股東之間的交易,另一種是同一基金管理公司內部各基金之間的交易。

基金與基金管理公司控股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行為包括:

①基金與基金管理公司控股股東自營盤之間的交易,通過這種交易轉移利潤。在基金設立初期有一種說法,基金是證券公司的第二自營盤,即指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股東證券公司之間的利益從屬關係。

②基金管理公司動用基金資產為其控股股東證券公司在新股承銷、增發和配股過程中提供某些支持,減輕控股股東的承銷風險。

③基金管理公司將基金的交易席位分配給控股股東。正常的市場交易原則是基金管理公司租用證券公司的交易席位,證券公司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研究成果。基金管理公司分配給證券公司的交易量與證券公司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的研究成果的質量和數量相匹配。但是,在關聯交易情況下,二者之間就未必匹配。

同一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不同基金之間的交易行為,一般表現為用一隻基金的盈利來填補另一隻基金的虧損。這種關聯交易既可以發生在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不同基金之間,也可以發生在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與所管理的代客理財賬戶(比如全國社保基金的專戶)之間,還可以發生在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封閉式基金與開放式基金之間。

(4)基金分紅侵占投資者利益

基金以現金分配淨收益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基金淨資產減少,影響管理費用計提。可以預見,理性的基金經理人為了自己收益最大,將盡量推遲分配,有可能在允許分配截止期限前幾天分配,使基金投資人應得的紅利遭受時間損失。

(5)信息披露中的道德風險

基金管理人受人之托,代人理財,完全有責任和義務將基金運營中的重大事項,如基金經理人背景履曆、投資決策、經營績效等及時明晰地向基金投資人發布。然而在信息披露中也存在道德風險,它通常表現為基金管理人利用法律法規的漏洞做出對投資者誤導性或遺漏性的信息公告。事實上,由於基金公布投資組合有15日、60日及90日的時間滯後,基金可以在此期間進行持倉調整,所以,基金的信息披露可能造成信息失真,對投資者形成誤導。也有的基金管理人隻對股東單位負責,對中小投資者態度冷漠,信息披露敷衍了事,逃避基金投資人監管,完全違背了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視基金財產為一己私財,愚弄基金投資人。

(6)基金運作保守,不思進取

基金管理人並不是以投資者的利益最大化為前提,而是以自身可獲取管理費最大化為出發點,一旦投資實現了既得期望利潤或預期市場風險將侵蝕自己所得的管理費用,便小富即安,滿足既得利益。

產生道德風險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基金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證券投資基金采用集少成多並委托專家管理的運作方式,因而投資者人數眾多,不可能進行直接管理,隻能通過一個法人治理結構進行管理,即為了保證基金資產能有效地運營,將資金交由專家組成的基金公司來管理,進行投資決策。這事實上就形成了一種典型的委托人—代理人關係。而道德風險產生的根源恰恰來自於證券投資基金本身在運作中形成的委托人—代理人關係,即一些人作為委托人授權另一些人作為代理人為他們的利益而從事某種活動中形成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