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孩子養成了良好的自製力時,家長要多獎勵孩子。當然,這獎勵應多是精神上的,家長可以多讚賞孩子:“你做得真棒!看今天玩過遊戲後就自覺的去做作業了。”“看,今天媽媽沒在家,你都沒去玩電腦。”在物質上,家長要注意適當獎勵,不要過於頻繁。
隻要父母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當孩子的行為變成一種習慣時,自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二讓兒子正視手機可能帶來的危害
記得當時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看到同齡的孩子擁有一款漂亮的手機的時候,眼裏也流露出了渴望的神情。他常常拿起我們大人的手機看看玩玩。
“媽媽,你們買新手機了?”
“是啊!”
“什麼時候您也給我買一部呢?”
“哦,等你有用的時候。”
“那我現在就能用到手機啊!”
“哦,是你在課堂上,我給你打手機,還是你給我打。”
“我課下可以用嗎!”
“課下就是十分鍾,你上廁所,喝水等都有些忙不過來,有時間用手機?”
“周末呢?”
“周末,家裏有座機啊!”
……
這樣,我通過與兒子溝通,讓他明白自己還小,用手機還不合適。後來,為了兒子夏令營與我們聯係方便,我思索再三,把自己幾年前買的,已經“退役”的手機交到了兒子手中。兒子拿著舊手機,心裏很高興。在兒子看來,有手機就可以了。因為之前我就告訴他,手機的最主要的功能是接打電話,能用就行。對這個看法兒子很認同,因為他已經很知足了,他也知道,自己相比爸爸媽媽小時候已經夠幸福了,那時候,爸爸媽媽連做夢都不敢想能擁有手機這回事。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用手機的人越來越多,而手機帶來的相關健康問題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手機的輻射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如何把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成了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有時候看癡迷的把手機放在口袋裏,臨睡前,還放在枕頭邊。我告訴兒子這樣總與手機形影不離,那樣對身體不好。兒子聽了很不服氣:
“怎麼可能,就那麼小的東西,無所謂的。”
“輻射,你懂嗎?”
“輻射?哦,多少知道點!”
“你知道什麼時候手機的輻射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最大嗎?”
兒子撓撓頭,說不大清楚。為了讓兒子了解這方麵的知識,我領著兒子來到電腦前,在百度敲入這樣一行字:“手機對人體的輻射知多少”,回車後搜出了如下內容:“1、手機應盡量離身體遠一點,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一般來說,通話時輻射大一些,而在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這些輻射有可能改變人體組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2、手機別放枕頭邊,因為手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較大。3、莫把手機掛胸前,那樣會對心髒和內分泌係統產生一定影響。”
兒子讀後才明白,小小手機還有這麼大的學問,而且它還有危害,他表示自己以後一定會正確使用手機。
二領兒子走出手機遊戲的誤區
有一段時間,兒子特別癡迷手機遊戲,每當我們找不到手機的時候,他定是拿著手機在玩個不亦樂乎呢!在又一次看到兒子和姐弟幾個關上房門,興奮的擺弄姥姥的手機時,我開門走了進去。
“遊戲有那麼好玩嗎?”
“好玩。”
“可是手機屏幕那麼小,玩起來不但不方便,還對眼睛啊,身體的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