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子性溫,味甘,既可用於治療小兒疳積,也可以殺滅蛔蟲。
食用宜忌
宜:日常吃些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助於促進消化。
忌:1.少食生冷油膩的食物。
2.忌飲食無節製,過飽或過饑。
小米山藥粥
■適用人群/適用於小兒脾胃素虛,消化不良,不思乳食,大便稀溏等。
■用法宜忌/空腹食用,每日1次。
材料:淮山藥45克、小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
1.將山藥洗淨搗碎或切丁。
2.山藥丁與小米同煮為粥。
3.熟後加適量白糖調勻即可。
內金蒸黃鱔
■適用人群/本品能大補氣血,適用於氣血虛弱之小兒疳積患者。
■用法宜忌/1天1次,連服數天。
材料:黃鱔1條,雞內金6克,鹽、醬油各適量。
做法:
1.取黃鱔剖腹取出其內髒,剝去骨刺,洗淨備用。
2.雞內金打碎,塞於鱔魚腹中,取蒸鍋注入適量水。
3.將鱔魚置於瓷碗內,入蒸鍋,加蓋蒸1小時。
4.待熟後取出,放醬油、鹽調味即可。
功用解析
黃鱔味甘,性溫,入肝、脾、腎經,補虛損。
乳鴿療疳方
■適用人群/適用於小兒疳積、氣血兩虛者。
■用法宜忌/吃鴿肉,喝湯。每3天1劑,連服4劑為1療程。
材料:乳鴿1隻,黨參15克,黃芪、白術各10克,鹽少許。
做法:
1.將乳鴿用沸水焯燙一下處理幹淨,入沸水中焯去血水。
2.將黨參、黃芪、白術用2~3層紗布包好。
3.取沙鍋加適量水,放入乳鴿及藥包,置大火上煮沸,改小火燉至鴿肉爛熟,去藥包,加鹽調味即可。
雞內金糖餅
■用法宜忌/當點心吃。
材料:生雞內金90克、麵粉250克、白糖10克。
做法:
1.將雞內金研為極細末。
2.將麵粉、雞內金末,再加白糖一起混合,加適量水和成麵團。
3.麵團做成餅坯,烙成小餅即可。
功用解析
寶寶一旦出現傷食,可以從調整飲食入手,以2天內不吃脂肪類食物為宜,嬰兒可以喂脫脂奶、米湯、胡蘿卜湯等;已斷奶幼兒可以吃些粥、肉鬆、蛋花粥、麵條等。
05小兒厭食
養生課堂
厭食主要發生於5歲以下的小兒,表現為較長時間不願進食或者食欲減退。主要症狀為食欲不振、嘔吐、腹瀉、便秘等。小兒長期厭食會導致身體消瘦、營養不良,影響身體發育等不良因素,家長要給予重視。小兒厭食主要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一些疾病引起的。另外,生活不規律、睡眠不足也會影響食欲。
飲食調養方法
日常喂養寶寶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最後能做到定時、定量進餐。另外,增加鋅的攝入量可以增加食欲。動物食品中含鋅比較多。
推薦食材
南瓜不僅有助消化,而且營養豐富,香甜可口,很適合寶寶食用。
墨魚有和中開胃的作用。
黃瓜中含有豐富的黃瓜酶,是一種有很強生物活性的生物酶,能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緩解寶寶胃腸消化不良產生的厭食症狀。
推薦藥材
萊菔子性平,味辛、甘,對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於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等功效。
食用宜忌
宜:山楂有刺激食欲的作用,可以適量給寶寶吃些。
忌:1.少吃巧克力、甜品等高熱量食物,會影響寶寶的食欲。
2.寶寶腸胃消化能力還不是很強,不要無節製地給他添加不易消化的食物。
蓮梔梨汁粥
■適用人群/適用於滯熱內生型患兒服用,症見食欲不振,麵頰發紅、午後尤甚,手足心熱,口渴喜飲,尿黃便幹,腹部脹滿,舌苔黃膩。
■用法宜忌/早餐食用。連用5~7天。
材料:蓮子、白糖各15克,梔子、陳皮各6克,雞內金10克,梨200克,大米50克。
做法:
1.將雞內金研成細末,梨搗爛擠汁;蓮子、梔子、陳皮入鍋煎取濃汁,去渣。
2.然後放入大米、雞內金、白糖、梨汁煮粥即可。
消積導滯餅
■用法宜忌/讓患兒嚼食,1~3歲小兒吃1個,4~6歲吃2個,7~10歲吃3個。每日早晚各1次。二醜瀉下作用強烈,脾胃虛弱者慎用。
材料:麵粉500克,炒二醜30克,炒萊菔子、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雞內金各60克,芝麻、白糖各適量。
做法:
將上述各藥共研成細末,加芝麻、適量白糖,取麵粉(小麥麵)500克,和勻,烙成焦餅20個。
功用解析
二醜利水通便、殺蟲消積;萊菔子消食除脹;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雞內金均有消食導滯的功用。
黃瓜燈
材料:黃瓜300克,豬肉泥、魚肉泥各200克,雞蛋1個(取蛋清),鹽、料酒、雞精、香油、澱粉、蔥花各適量。
做法:
1.黃瓜洗淨,去皮去子、切段;將各類肉泥加鹽、蛋清、蔥花、雞精、料酒、香油拌勻。
2.黃瓜段內撒上澱粉,將拌勻的肉泥塞滿黃瓜的中空,蘸取蛋清在肉餡表麵,將黃瓜盅入鍋,大火蒸15分鍾即可。
三鮮南瓜撻
材料:南瓜600克,蝦仁250克,豬肉餡500克,冬筍、荸薺各100克,雞蛋3個(取蛋清),香油、鹽、蔥末、薑末各適量。
做法:
1.將蝦仁剁碎,冬筍和荸薺切碎,與肉餡、蛋清、鹽、香油、蔥末、薑末拌勻,做成餡。
2.將南瓜切成若幹個片,將做好的餡均勻地塗在每片南瓜上,厚約1厘米,然後碼放在較大的平盤上,共做成約20個,上鍋蒸15分鍾即可。
脆瓜墨魚
材料:小墨魚500克,黃瓜200克,紫菜、番茄醬、鹽、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小墨魚洗淨,不要去掉外麵的紫色皮,切成細絲;黃瓜切成細條。
2.紫菜用沸水泡開,加入水、鹽和水澱粉,入鍋製成糊;待水燒沸,下墨魚、黃瓜條焯燙,待墨魚熟後,裝盤,淋上紫菜糊,加番茄醬即可。
06小兒營養不良
養生課堂
小兒營養不良是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主要是由於熱量或者蛋白質不足引起的。表現為身體消瘦,體重減輕,生長緩慢等。長期營養不良的小兒看起來精神萎靡、反應遲鈍,不喜歡活動等。導致小兒營養不良的原因除了一些疾病因素導致消化和吸收不好,日常的飲食習慣和不正確的喂養方法也是導致營養不良的罪魁禍首。
飲食調養方法
對於小兒營養不良者,家長不要急於補充營養,以免傷害脾胃,要堅持循序漸進,逐步添加的原則。
同時,可以按照寶寶每日所需要補充的營養量,以此為參考,製作食譜。母乳對於小兒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含有最適合小兒吸收的營養,自小母乳喂養,給寶寶打好良好的基礎。
推薦食材
堅果、菌類、奶類、肉類、魚類、豆類都含有豐富的營養,每日要適量補充。
推薦藥材
蠶蛹性平,味甘,可用於營養不良和消瘦乏力。炒食可治小兒疳瘦。
食用宜忌
宜:給寶寶吃宜消化、容易吸收的食物。
忌:不要給寶寶吃營養過高的食物,以免傷害小兒嬌嫩的脾胃。
香菇炒青菜
材料:青菜500克,香菇50克,鹽、料酒、香油、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青菜洗淨,切成段;香菇洗淨,切成片。
2.鍋內放少許油,燒熱下入青菜煸炒。
3.下入香菇片同炒,烹入料酒用大火急炒,加入鹽、香油調味,即可。
蠶蛹核桃肉湯
材料:蠶蛹50克,核桃仁100~150克。
做法:
1.將蠶蛹置炒鍋中,略炒。
2.取沙鍋,倒入500毫升水,放入核桃仁、蠶蛹。
3.大火燒沸,改小火燉約40分鍾,待熟後加鹽少許調味即可。
蔬菜肉卷
材料:圓白菜葉100克,豬肉餡200克。鹽、醬油、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菜葉洗淨,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微波爐,高火1分鍾,使菜葉變軟。
2.豬肉餡加鹽、醬油調好。
3.將菜葉硬梗去掉,切成適當大小,平鋪在菜板上,把肉餡放上,擺成長條狀,用菜葉把肉餡包好。
4.包好的菜肉卷排列在盤中,放少許水,包好保鮮膜,上鍋蒸15分鍾。
5.取出蔬菜肉卷,將剩下的湯汁倒入鍋內,加入少許水澱粉,勾成薄芡,淋在菜肉卷上即可。
紅燴牛肉糕
材料:牛肉300克,豬肉、洋蔥各100克,雞蛋2個,植物油、醬油、鹽、白糖、番茄醬、水澱粉、薑蔥水、料酒各適量。
做法:
1.將牛肉、豬肉洗淨,除去筋膜,剁成肉蓉,加鹽、雞蛋、蔥薑水、料酒、水澱粉,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放入盤子裏,上鍋蒸25分鍾,冷卻後取出切成小塊。
2.洋蔥切成絲。
3.鍋燒熱,倒入植物油,放入洋蔥煸透,加少許水後加蓋燜煮,至香氣外溢時加入番茄醬,待熬出紅油時加水、白糖、鹽、醬油及切成塊的肉糕,大火燒沸後,轉小火燒15分鍾,撈出裝盆。
4.餘下汁水用大火收濃,澆在肉糕上即可。
功用解析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是小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之一;洋蔥能健胃殺菌,可提高幼兒抗病能力。此菜色澤紅亮、味道鮮美,且肉糕極嫩,適合幼兒食用。
07小兒多汗
養生課堂
如果寶寶身體健康,隻是因為身體大量產熱或者室溫過高等因素來通過皮膚出汗散熱,這是正常的生理性現象。小兒多汗是指寶寶在安靜、正常的狀態下,在白天或者黑夜睡覺時身體大麵積出汗的現象。小兒多汗主要是由一些疾病導致的,如佝僂病、兒童肥胖症、結核病、低血糖等,另外,體虛和脾胃熱也會導致寶寶多汗。
飲食調養方法
多汗的寶寶機體調節能力比較弱,要注意補充營養,增強體質。補充維生素C有助於治療小兒多汗,也可用中藥調節,如三皮飲(主要是桑白皮、地骨皮、秦皮、海蛤殼、白茯苓等藥物)等。
推薦食材
浮小麥可以益氣止汗,對小兒夜間多汗有療效。
泥鰍可以治療自汗、盜汗、多汗等症狀。
推薦藥材
百合性微寒,味平,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煮粥,熬湯。
黃芪味甘,性溫,可用於治療體虛所致的多汗。
食用宜忌
宜:多汗兒尤其要補充足夠的水分,以免導致脫水。
忌:不要給體虛的多汗兒以大魚大肉、補品等大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腸紊亂,甚至引起其他疾病。
芡實兔糕
■用法宜忌/早餐食。
材料:芡實30克,浮小麥50克,紅棗20克,糯米粉50克,麵粉、白糖、蜂蜜、黃油、椰蓉各適量。
做法:
1.將芡實、浮小麥水煎,取適量汁;紅棗蒸熟,做成棗泥,備用。
2.用麵粉、白糖、蜂蜜、黃油、棗泥、適量藥汁做成小兔形狀,外麵覆上椰蓉,放入烤箱內烤熟即可。
功用解析
芡實補脾止瀉;浮小麥為小麥未成熟的穎果,甘涼,能斂虛汗,凡陽虛自汗,陰虛盜汗者,均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