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常見病調理藥膳(3 / 3)

山藥百合飲

■適用人群/氣陰兩虛小兒自汗。伴有盜汗、體瘦乏力、低熱或手足心熱、食欲不振、口渴等。

■用法宜忌/分數次1日飲完。

材料:山藥、百合各20克,浮小麥30克,紅棗15克,白糖適量。

做法:

1.將上述原料(白糖除外)加水共煎。

2.過濾取汁。

3.加少許白糖即可。

功用解析

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收澀;百合養陰清熱、潤肺止渴、寧心安神。

黃芪山藥粥

■適用人群/益元氣,健脾胃,消水腫。適應於勞倦內傷、慢性腹瀉、體虛自汗、老年性浮腫、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瘡瘍久潰不收口等一切氣血不足之病症。

■用法宜忌/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黃芪甘溫,益氣健脾,生血攝血,氣虛無熱者宜食,若屬陰虛火旺不宜食用。

材料:黃芪30克,山藥、薏米各60克。

做法:

1.黃芪洗淨,切片,加水煎汁,去渣取汁500毫升;山藥洗淨,切片。

2.將薏米放入黃芪汁中煮至粥將熟時,放入山藥,繼續煮至粥熟即可。

08小兒腹瀉

養生課堂

小兒腹瀉是小兒常見病、多發病。幾乎每個寶寶都有腹瀉的經曆。小兒腹瀉多發於2歲以下的寶寶,以6~11月的嬰兒為多。正常來講,小孩一天大便1~2次,腹瀉者一天會高達3~4次,甚至7~8次。小兒腹瀉主要是因為寶寶的脾胃發育不完全,消化機能比較弱,很容易導致脾胃運行失常而出現腹瀉。腹瀉反複發作,會導致小兒發育不良。

飲食調養方法

注意飲食衛生,不要給寶寶吃不幹淨、不新鮮的食物,以免傷害腸胃。日常飲食注意循序漸進,逐漸添加食物種類。

推薦食材

胡蘿卜中所含的揮發油有殺菌和促消化的作用,父母可以做成胡蘿卜泥喂食。

用大米熬的米湯有止瀉的作用。

荔枝性溫,味甘、酸,有止瀉的作用。

推薦藥材

車前子性微寒,味甘,有利水清濁的作用,對治療腹瀉效果不錯。

山藥可以健脾止瀉,可用於脾虛腹瀉。

食用宜忌

宜:給腹瀉兒減少每次用餐的量,增加用餐的次數,有助於緩解病情。

忌:1.腹瀉兒要注意保溫,少吃涼的食物。

2.少給腹瀉兒吃油膩、刺激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

雞蛋黃油

■適用人群/此方適用於6個月以上的小兒腹瀉、消化不良、百日咳。

■用法宜忌/每次服2~5毫升,每日早、晚各1次,4~5天為1個療程。

材料:雞蛋2~3個。

做法:

1.取出雞蛋黃。

2.將蛋黃放鐵勺或鋁勺中加熱。

3.待到熬出蛋黃油,即可。

糯米車前葉粥

■適用人群/適用於小兒急性腹瀉及小便不通等症。

■用法宜忌/每日2~3次,6~7日為1療程。

材料:鮮車前葉15克、糯米50克。

做法:

1.糯米洗淨,用清水浸泡1小時備用。

2.將車前葉洗淨,切碎,加水煎取汁。

3.將車前葉汁加入糯米粉熬煮成粥。

功用解析

糯米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斂汗的功效,適宜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體虛自汗、盜汗者,神經衰弱者,肺結核患者食用;車前葉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小兒腹瀉有良效。

人參扁豆粥

■用法宜忌/每日2次,空腹服。

材料:白扁豆5~10克、人參1~3克、大米50克。

做法:

1.先煮白扁豆,將熟時入大米同煮成粥。

2.同時單煎人參取汁。

3.粥熟時將人參汁對入,調勻即可。

大米茶

■適用人群/適用於嬰幼兒各型腹瀉。

■用法宜忌/每次口服100~150毫升,1日3~4次。

材料:大米30克、白糖20克、鹽適量。

做法:

1.先將大米放入炒鍋炒黃備用。

2.將炒好的大米放入鍋中,加300毫升水,煮取200毫升米湯,在米湯中加入白糖、鹽調味即可。

功用解析

大米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煩渴。用於嘔吐、瀉痢或溫熱病所致的脾胃陰傷、胃氣不足,口幹渴等,大米米糠層的粗纖維,有助胃腸蠕動,能提高寶寶身體免疫功能,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便於吸收。

09小兒遺尿

養生課堂

寶寶3歲大以後,夜裏還會尿床,並且自己不能控製這種行為,這就是小兒遺尿。輕則數夜一次,重則一夜數次。長期遺尿會出現精神不振、記憶減退、身體疲乏等。遺尿的原因主要與膀胱和腎脾肺髒腑有關,膀胱受寒或者腎氣不足,都不能化氣行水,從而導致遺尿。

飲食調養方法

體質虛弱的寶寶,要注意補虛。晚飯要注意少鹽、少湯水,日常注意合理飲食,保護寶寶嬌弱的腸胃。

推薦食材

豬膀胱可以治療尿頻、遺尿。

韭菜根補肝及命門,可以治尿頻,遺尿。

推薦藥材

益智仁性熱,味辛苦,有溫脾固腎的作用。

白果有止遺的作用,但有微毒,不宜多吃。

食用宜忌

宜:對於夜間遺尿兒,睡前要減少水分的攝入。

忌:1.少給寶寶吃辛辣、刺激性食物。2.禁食薏米、玉米、紅豆等有利尿作用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益智膀胱

■適用人群/治療心脾不足引起的遺尿。

■用法宜忌/每日服1個,連服1周。

材料:益智仁15克、豬膀胱1個(約100克)、白胡椒10克、糯米30克。

做法:

將豬膀胱洗淨;上藥、糯米裝入豬膀胱內,把口紮緊;放入沙鍋內,燉熟即可。

功用解析

養心強神,攝納膀胱。豬膀胱(豬小肚、豬尿泡)性味甘鹹、平,縮小便,健脾胃。益智仁暖腎縮尿。

益智仁燉牛肉

■適用人群/適用於小兒健忘、遺尿、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用法宜忌/感冒或大便稀薄者忌食用。

材料:益智仁10克,牛肉30克,鹽、醬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益智仁洗淨,牛肉洗淨,切小塊,與益智仁同放入燉鍋內燉。

2.加適量醬油,隔水燉至肉熟爛。

3.加鹽調味,食肉飲汁。

功用解析

益智仁性溫味辛,歸脾、腎經,有溫脾止瀉、暖腎、固精縮尿的作用。用於脾寒泄瀉、腹中冷痛、口多垂涎、腎虛遺尿、小便頻數、遺精白濁等症的食療。

胡椒雞蛋

■適用人群/小兒遺尿者。

■用法宜忌/每日吃1個。

材料:雞蛋1個、白胡椒10克。

做法:

1.將雞蛋大頭一端,輕輕敲破一個小孔,放入白胡椒。

2.然後用破殼片堵住小孔,或用紙封好,蒸熟即可。

功用解析

胡椒性熱味辛,歸胃、大腸經,可用於補心、溫攝膀胱。

韭根豬脂飲

■用法宜忌/隔日1次,宜現製現食。陰虛內熱者忌食。韭菜不宜空腹食用,容易燒心、泛酸。

材料:鮮韭菜根50克、豬脂25克。

做法:

1.韭菜根洗淨搗汁。

2.豬脂用炒鍋煎,取油汁,與韭菜根汁調勻同食即可。

功用解析

韭根汁溫補腎陽,可止遺尿;豬脂鹹濕,以縮小便,二藥合用,補腎陽,縮小便。

10小兒貧血

養生課堂

小兒貧血是指營養性缺鐵貧血,顧名思義,也就是由於缺鐵導致的。小兒貧血多發生於6個月到3歲的寶寶。主要表現為煩躁不安、厭食、腹脹、腹瀉、易倦怠、乏力等。中醫認為,小兒貧血主要是因為寶寶的脾胃功能比較弱,無法進食足夠的食物使氣血運行,從而形成貧血。

飲食調養方法

日常注意給寶寶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瘦肉、木耳、動物肝髒等,同時,維生素可以促進鐵的吸收,還要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番茄、橙子等。從中醫角度來講,要注意補脾、健胃、益氣、補血,可以通過食療來調整。

推薦食材

動物肝髒可以補血。

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鐵,貧血兒可以食用。

黑木耳、黑芝麻等都有很好的補血作用,可以給寶寶調配食用。

推薦藥材

黑棗性溫,味甘,有很好的益氣養血作用。

食用宜忌

宜:櫻桃含鐵量高,而且味道甜美,寶寶很喜歡。

忌:烹調菠菜時,最好先用水焯一下,因為菠菜含有一種會影響鐵元素吸收的酶,這樣可以去除。

麻花糊

■適用人群/適用於缺鐵性貧血,但出現腹瀉者應停用。

■用法宜忌/趁溫食用。每日1劑,1次食完,可長期食用。

材料:黑芝麻、花生仁(連衣)各若幹,白糖15克。

做法:

1.將芝麻、花生仁洗淨,放入炒鍋中,炒熟,研成粉末將芝麻、花生仁洗淨,放入炒鍋中,炒熟,研成粉末。

2.每次各取15克,加入沸開水120~150毫升,調成糊狀。

3.再加入白糖調味即可。

參棗蓮子粥

■適用人群/適用於缺鐵性貧血,病後體質虛弱。

■用法宜忌/嬰幼兒食粥漿,兒童食粥及紅棗,每日1劑,分2次吃完,至貧血痊愈。

材料:黨參15克,紅棗20克,蓮子、大米各30克。

做法:

1.將黨參切成片;紅棗洗淨,剖開去核;蓮子打碎。

2.將大米淘洗幹淨與黨參、紅棗、蓮子一起放鍋中。

3.加清水適量,煮至米爛熟即可。

豬肝瘦肉粥

■適用人群/健脾益氣。適用於缺鐵性貧血、佝僂病及夜盲症等。

■用法宜忌/每日1劑或隔日1劑,1次或分2次食完,可長期食用。

材料:鮮豬肝、鮮豬瘦肉、大米各50克,植物油15毫升,鹽少許。

做法:

1.將豬肝、瘦肉洗淨,剁碎,加油、適量鹽拌勻。

2.將大米洗幹淨,放沙鍋中,加適量清水。

3.煮至粥將熟時加入拌好的豬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菠菜豬肝湯

■適用人群/鐵性貧血,症狀較輕者。

■用法宜忌/喝湯,吃菠菜及豬肝,每日1劑,1次食完,可長期食用

材料:鮮菠菜200克、鮮豬肝100克、植物油15毫升、鹽少許。

做法:

1.將菠菜洗淨,烊一下,切碎;豬肝切成小薄片,用油、鹽拌勻。

2.鍋中加500毫升清水,煮沸後加入菠菜及豬肝,煮至豬肝熟即可。

功用解析

此品具有養血補血的功效。隻要寶寶不偏食不挑食,營養攝入均衡,健康成長其實不難。

棗圓糖水

■適用人群/適用於各種貧血。

■用法宜忌/趁熱飲糖水,食棗及桂圓肉。每日1劑,2次吃完,可長期食用。

材料:黑棗20克、桂圓肉10克、紅糖25克。

做法:

1.將黑棗、桂圓肉洗淨,放入鍋中。

2.加清水500毫升,再加入紅糖調勻,煮熟或隔水燉40分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