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人群/氣短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者。
■用法宜忌/皮膚過敏者慎食,內熱便秘的人不宜食用。
材料:熟雞腿肉300克,核桃仁100克,醬油、花椒粉、白糖、鹽、醋、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雞肉去骨,切成長條塊。
2.核桃仁放入開水稍燙撈起,撕去皮。
3.把雞塊、核桃仁與醬油、鹽、白糖、醋、花椒粉、味精裝入盤,淋入香油拌勻即可。
白糖西葫蘆
■適用人群/適用於哮喘(熱哮),喘逆上氣,鼻翼扇動,吐痰黏稠,咳而不爽者。各年齡段均可食用。
■用法宜忌/脾胃虛寒、痰濕中滿者不宜食用,老年人及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不宜多食。同時忌食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將蒸熟的白糖西葫蘆1日吃完,連吃3天。
材料:鮮西葫蘆500克、白糖60克。
做法:
1.將新鮮的西葫蘆洗幹淨,用刀切成兩半,取一半備用。
2.將取用的一半西葫蘆用勺子挖去瓤、子,內裝適量白糖。
3.取一個大碗,放入西葫蘆,放籠屜上蒸20分鍾左右至熟即可。
滾龍絲瓜
材料:絲瓜500克,蘑菇200克,植物油、鹽、味精、水澱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
1.絲瓜刮淨外皮,洗淨切成段;蘑菇切片備用。
2.炒鍋加油燒熱,下入絲瓜滑油後,即撈出瀝油。
3.鍋內放少許油加熱,先加入蘑菇片煸炒一下,後加清水燒開,投入絲瓜,加鹽、味精燒至入味後,將絲瓜、蘑菇撈出,裝入湯盤內。
4.鍋內鹵汁用水澱粉勾出薄芡,淋入香油,澆在絲瓜上麵即可。
07貧血
養生課堂
貧血是指單位容積的血液內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含量低於正常,表現為麵色蒼白,伴有頭昏、乏力、心悸、氣急等症狀。造成貧血的原因可能有缺鐵、出血、造血功能障礙等。要治療貧血,在飲食方麵一定要給予患者富於營養和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豐富礦物質的食物,以助於恢複造血功能,此外,在生活方麵則要避免過度勞累,保證睡眠時間。
飲食調養方法
貧血患者日常要保證足夠的營養,尤其是鐵。如動物肝髒、黑木耳、芝麻醬、豆製品等食物中都含有鐵。另外,還要多吃蔬菜,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能夠促進鐵吸收利用的功能。
推薦食材
幹棗裏最為推薦的是黑棗和蜜棗,它們含鐵量豐富,是補血食物中的佳品。此外,幹棗中還含有促進鐵離子吸收的維生素C,能讓機體對鐵的吸收事半功倍。如能煲湯、煮粥食用,則效果更佳。
動物肝髒有補鐵、補血的作用。
推薦藥材
桂圓性溫,味甘,益心脾,補氣血,具有良好有滋養補益作用,可治療貧血。
食用宜忌
宜:貧血患者宜攝入豐富的優良蛋白質,可以從瘦肉、蛋、豆製品中獲得。
忌:1.貧血者忌過分節食。
2.貧血的人最好不要喝茶,茶會阻礙鐵的吸收。
桂圓桑葚粥
■適用人群/用於貧血、肺結核患者輔助治療。
■用法宜忌/濕中滿或有停飲、咳痰、虛火者忌食;孕婦不宜食用,以免生熱助火;小兒不宜多食。
材料:桂圓肉15克、桑葚30克、糯米100克、蜂蜜適量。
做法:
桂圓肉、桑葚、糯米一同入鍋,加適量清水煮粥,粥成調入蜂蜜即可。
功用解析
本方潤肺補中,養血滋陰,補肝腎,延緩細胞衰老,防止血管硬化。
木瓜蜜奶汁
材料:小木瓜500克、雞蛋1個、鮮牛奶500毫升、蜂蜜適量。
做法:
1.木瓜去皮、子,切小塊備用;雞蛋打入碗中,取蛋黃備用。
2.將木瓜塊、雞蛋黃放入榨汁機中,加入蜂蜜、牛奶攪打成汁即可。
菜心扒魚圓
■適用人群/中老年人春季食用。
■用法宜忌/早晚溫服。
材料:草魚肉200克,油菜心300克,植物油、鹽、料酒、蔥薑汁、雞精、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草魚肉去刺,剁成蓉,放入適量水、鹽、料酒、澱粉攪勻,擠成丸子,放入沸水鍋中焯煮熟撈出;將油菜心洗淨備用。
2.鍋內放少許植物油,油熱放入油菜心炒熟後擺在盤的周圍。
3.將魚丸倒入鍋中,加入水、鹽、蔥薑汁、雞精,勾薄芡出鍋,倒入裝有菜心的盤中即可。
黃精豬瘦肉
■適用人群/適用於陰虛體質的人平時調養以及心脾陰血不足所致的食少、失眠等症。
■用法宜忌/吃肉喝湯。
材料:黃精50克、豬瘦肉200克,蔥段、薑片、料酒、鹽、雞精各適量。
做法:
1.將黃精、豬瘦肉洗淨,分別切成小塊。
2.將黃精和豬瘦肉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水,放入蔥段、薑片、料酒隔水燉3小時至熟,加鹽、雞精攪拌均勻稍燉即可。
功用解析
山藥含有澱粉酶、膽堿、黏液質、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脂肪、糖類、維生素C及碘、鈣、磷等,被稱之為“消化素”。
蟲草煲骨髓
■適用人群/補肝腎,養血益精,適用於肝腎陰虛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
■用法宜忌/隨意佐餐食用,分2天吃完。
材料:冬蟲夏草4克,黃精6克,陳皮3克,牛骨髓250克,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冬蟲夏草、黃精、陳皮、牛骨髓分別用清水洗幹淨。
2.在瓦罐內加入清水,用大火燒沸,放入冬蟲夏草、黃精、陳皮、牛骨髓,改用小火繼續煲3小時,食用前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08低血糖
養生課堂
血糖水平低於4.0mmol\/l的就為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分為藥物誘導和非藥物誘導。非藥物誘導主要是饑餓,在禁食或鍛煉時發作。低血糖主要表現為虛汗、頭暈、顫抖、昏迷等症狀。
飲食調養方法
低血糖患者最好隨身帶糖果,感覺嚴重時能及時補充糖分。日常飲食最好少吃多餐,吃不同種類的食物,力求保持營養的均衡。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入,以粗糧為主,少吃精製和加工食品。尤其要嚴格限製單糖類的攝入量。
推薦食材
絲瓜味甘、性涼,有清暑涼血、解毒通便、潤肌美容等功效,還用於調節血糖、婦女乳汁不下等病症。
推薦藥材
阿膠性平,味甘,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效果,可用於貧血和低血糖患者。
食用宜忌
宜:低血糖患者要按時進食,保持規律生活。
忌:低血糖患者忌過多吃荔枝,以免引發低血糖。
糯米阿膠粥
■適用人群/血虛、虛勞咳嗽、久咳、吐血、出血;大便出血及婦女月經過少、崩漏、孕婦胎動不安、胎漏等症。
■用法宜忌/每日分2次,3日為1療程,間斷服用。連續服用可有胸滿氣悶之感覺,故宜間斷服用,脾胃虛弱者不宜多用。
材料:阿膠30克、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先將糯米洗淨,加適量水煮粥。
2.待粥將熟時,放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稍煮2~3沸,加入紅糖煮化即可。
絲瓜嫩肉丸
■用法宜忌/佐餐隨量食用。
材料:絲瓜500克,牛肉末200克,雞蛋、番茄各1個,蔥段、薑片、鹽、雞精、料酒、胡椒粉、澱粉、水澱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絲瓜去皮,切成片;番茄洗淨,切塊。
2.牛肉末中加入蔥段、薑片、鹽、料酒、雞精、胡椒粉、澱粉、雞蛋液、少許植物油和水,拌勻備用。
3.鍋內倒入水加熱,將打好的肉泥擠成丸子放入鍋中煮熟。
4.鍋內倒油,下蔥段、薑片熗鍋,倒入適量煮丸子的湯,加鹽、雞精、胡椒粉調味燒沸,轉小火放入絲瓜片燒至斷生後,用水澱粉勾芡,放入番茄、丸子翻炒片刻即可。
牛奶蒸蛋
■用法宜忌/佐餐服食。
材料:雞蛋2個,牛奶、白糖各適量。
做法:
1.取兩隻碗,把蛋黃和蛋白分別敲入兩個碗中打散。
2.蛋清裏倒入適量牛奶繼續攪拌,加適量白糖攪勻。
3.等糖溶化後,倒入蛋黃,把碗放入鍋中蒸10分鍾即可。
功用解析
雞蛋性味甘、平,歸脾、胃經,可補肺養血、滋陰潤燥,用於氣血不足、熱病煩渴、胎動不安等,是扶助正氣的常用食品。
09脂肪肝
養生課堂
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臨床表現為疲乏、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惡心、嘔吐、體重減輕等。脂肪肝的常見類型有肥胖型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營養不良性脂肪肝和糖尿病脂肪肝等。
飲食調養方法
脂肪肝患者飲食要定量。不要吃零食,睡前不加餐。飲食結構以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為主。平日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等。盡量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
推薦食材
燕麥和蕎麥都含有可降低血清膽固酸。
大蒜可減少血中膽固醇,阻止血栓形成,有助於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黑木耳、海帶以及菜花等綠色新鮮蔬菜都有降脂作用。
推薦藥材
荷葉有降脂作用。
食用宜忌
宜:脂肪肝患者選用牛奶時宜選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忌:脂肪肝患者忌食動物油。
枸杞冬葵子赤豆湯
■適用人群/患有脂肪肝者宜常食此湯。本品還可減輕肥胖症、高血壓、高血糖症狀。
■用法宜忌/分2次飲服,吃豆,飲湯。脾胃虛弱便溏者與孕婦慎用。同時忌食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
材料:枸杞子10克、玉米須60克、冬葵子15克、紅小豆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
1.將紅小豆清洗幹淨,放入鍋內備用。
2.將玉米須、冬葵子、枸杞子用清水洗淨,加水煎取汁備用。
3.將煎好的藥汁倒入裝有紅小豆的鍋內煮成湯,加白糖調味,盛出即可。
菊杞烏龍茶
■適用人群/本品適合脂肪肝患者常飲,以達到輔助治療的功效。
■用法宜忌/每日2次代茶溫服。
材料:決明子20克、杭白菊3克、枸杞子10克、烏龍茶葉2克。
做法:
1.將決明子、杭白菊、枸杞子、烏龍茶葉用清水泡10分鍾。
2.將泡好的決明子、杭白菊、枸杞子、烏龍茶葉連同水一起放入沙鍋中大火煎沸,轉小火煎30分鍾,取汁溫服。
功用解析
決明子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枸杞子有輕度抑製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的作用,能預防脂肪肝;杭菊花有降低血脂的效能。
山楂荷葉粥
■適用人群/適用於思睡乏力、形體肥胖、痰濕型的脂肪肝患者食用。痰濕困阻表現為形體肥胖,胸脅隱痛,思睡乏力,舌苔白膩,脈弦滑。宜祛濕化痰,疏肝健脾。
■用法宜忌/每周使用1~2次。
材料:山楂、陳皮各5克,荷葉2克,竹茹3克,小米50克。
做法:
1.將山楂、荷葉、竹茹、陳皮加水煎煮後,取汁。
2.鍋置火上加熱,將汁注入,加小米煮成粥即可。
山楂薏米燕麥粥
■用法宜忌/每周2次,早晚溫熱服食。胃酸高者、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患者,不要在空腹時服食。
材料:山楂25克,薏米、紅小豆各20克,燕麥片15克,大米50克。
做法:
1.將薏米、紅小豆分別洗淨,用清水浸泡4小時。
2.將泡好的薏米與紅小豆一塊放入鍋裏加適量水,大約煮30分鍾至七八成熟,再加入大米、山楂,先用大火煮沸,然後用小火熬煮。
3.待薏米、山楂、紅小豆、大米熟軟,加入燕麥片,再煮15分鍾即可。
功用解析
山楂具有降低血壓、促進膽固醇排泄而降低血脂的功效。
芹菜炒豆幹
材料:芹菜250克,豆腐幹50克,紅椒適量,植物油、鹽各適量。
做法:
1.芹菜洗淨切斜段,焯水備用;豆腐幹切條;紅椒洗淨,去蒂、子,切片。
2.鍋中油燒熱後,先倒進芹菜翻炒至菜色變綠,再倒進豆腐條、紅椒片,加鹽炒熟即可。
蕎麥糕
■適用人群/適用於肝鬱氣滯型脂肪肝,表現為脅肋脹滿、隱痛、噯氣、腹脹等。尤其適合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及中老年人經常食用。
■用法宜忌/建議每3天吃一次蕎麥糕,即有一定保健效果。
材料:蕎麥粉50克,幹玫瑰花10克,糯米粉80克,大米粉100克,白糖、發酵粉各適量。
做法:
1.白糖加水溶化;蕎麥粉、糯米粉、大米粉放入鍋中,加入白糖水,充分攪拌均勻,至半透明黏糊狀。
2.調入揉碎的玫瑰花及發酵粉少許,繼續攪拌均勻,放置片刻。
3.將其倒入模型內,置盛有沸水的蒸鍋上用大火蒸5分鍾以上即可。
水晶蔬菜餃
材料:澄麵500克,蝦仁、豌豆、玉米粒各100克,胡蘿卜200克,香菇50克,雞蛋1個,鹽、雞精、胡椒粉、料酒、香油、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蝦仁剁成泥,加雞蛋液、澱粉、鹽、料酒、胡椒粉、雞精、香油攪拌均勻;將胡蘿卜、香菇分別洗淨,切成小碎丁,和豌豆、玉米粒一起放入蝦肉餡中拌勻。
2.澄麵用熱水燙成水晶皮,用水晶皮包入餡製成餃子,入蒸鍋大火蒸5分鍾即可。
蔬菜腐皮卷
材料:豆腐皮3張,白菜300克,豆腐幹80克,水發香菇50克,鹽、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1.將白菜洗淨後在沸水鍋中燙一下,瀝幹水分後切碎;豆腐皮切去邊角後,再每張切成四等分;水發香菇和豆腐幹也在沸水鍋裏焯一下撈出,然後切成絲。
2.將白菜、香菇和豆腐幹放入大碗內,放鹽、香油和味精拌勻作餡料。
3.將豆腐皮攤開,每張豆腐皮分別放入適量的蔬菜餡料,然後逐條卷起來放入盤中,上籠用大火蒸5分鍾取出可食。
10肝炎
養生課堂
肝炎即是肝髒的炎症,是一種常見的傳染病。導致肝炎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病毒。免疫力低下會增加肝炎的發生率。肝炎主要表現為食欲減退、麵色黯黑、唇色暗紫,出現蜘蛛痣和肝掌症狀。肝炎的類型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飲食調養方法
肝炎患者飲食宜清淡,吃飯要定時定量,日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攝入豐富的營養,尤其是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等。可以多吃魚類,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易於為人體所消化和吸收。多吃蔬菜補充維生素C。重點注意要控製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
推薦食材
牛奶是肝炎患者理想的天然美食,它含豐富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蜂蜜和蜂乳中含有的葡萄糖和果糖,可以直接被人體吸收。
推薦藥材
砂仁性溫,味辛,主要作用於胃、腎和脾,能夠行氣調味,和胃醒脾。
靈芝性平,味甘,可以護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主治消化不良。
食用宜忌
宜:喝牛奶時宜小口飲用,便於吸收和利用。
忌:肝炎患者要戒煙戒酒。
雙耳紅棗粥
■適用人群/適用於慢性肝炎患者輔助治療。
■用法宜忌/每日2次,早晚溫服。
材料:幹黑木耳、幹銀耳各5克,紅棗2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幹黑木耳、幹銀耳放入清水中泡發,擇去根蒂,除去雜質,撕成片狀。
2.將大米淘洗幹淨,用清水浸泡30分鍾;紅棗洗淨,去核備用。
3.將泡發的黑木耳、銀耳與大米、紅棗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將鍋置大火上燒沸,轉小火煮至黑木耳爛、大米成粥後,加入冰糖煮至溶化即可。
砂仁豆芽瘦肉湯
■適用人群/適用於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輔助食療。
■用法宜忌/每日2次,每次吃豬肉50克,喝湯120毫升。
材料:黃豆芽300克,砂仁6克,豬瘦肉100克,薑片、蔥段、鹽、水澱粉、植物油、醬油各適量。
做法:
1.將砂仁去殼,打成細粉;黃豆芽洗淨去須根。
2.炒鍋加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薑片、蔥段爆香,加入1000毫升清水,燒沸,放入黃豆芽,再次煮沸後轉小火煮20分鍾。
3.大火再燒沸後,加入豬瘦肉、砂仁、醬油,煮至斷生加鹽,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茄子燉荸薺
■適用人群/急性黃疸性肝炎患者。
■用法宜忌/荸薺屬於生冷食物,對脾腎虛寒和有血淤的人來說不太適合。
材料:茄子200克,荸薺100克,豬瘦肉50克,醬油、白糖、薑絲、蔥絲、鹽、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茄子洗淨,去皮,切成絲;豬瘦肉洗淨,切成5厘米長的細絲;荸薺洗淨,去皮,切塊,備用。
2.炒鍋置大火上燒熱,加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薑絲、蔥絲爆香,加入豬瘦肉絲翻炒片刻,加入荸薺、茄子、醬油、鹽、白糖、適量沸水,用小火燒煮30分鍾即可。
靈芝女貞丹參湯
■適用人群/適用於慢性肝炎見脅肋隱痛、勞則痛甚者輔助治療。
■用法宜忌/每日1次,早或晚溫服。
材料:靈芝12克,女貞子15克,丹參、雞內金各9克。
做法:
1.將靈芝、女貞子、丹參、雞內金處理幹淨,一起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煎1小時取汁。
2.沙鍋中再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煎1小時,再取汁。
3.將兩次煎取的藥汁合並,溫服即可。
功用解析
此湯補肝腎,活血,助消化。適用於肝腎不足、脅痛、疲勞、食欲不振及食少等症的輔助治療作用。
胡蘿卜煲田螺
■適用人群/適用於急性黃疸性肝炎患者輔助治療。
■用法宜忌/每日1次,佐餐服食。
材料:胡蘿卜200克,田螺肉100克,料酒、薑、蔥、鹽、醬油、白糖、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1.把胡蘿卜洗淨,切1厘米見方的塊;田螺肉用清水漂去泥,洗淨,切片。
2.鍋置大火上燒熱,加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薑片、蔥段爆香,加入田螺肉翻炒片刻,加入胡蘿卜塊、醬油、鹽、白糖、料酒、適量沸水,用小火燒煮30分鍾即可。
11胃病
養生課堂
胃病是一種統稱,泛指胃部的各種疾病。包括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潰瘍、胃結石等。他們都有相似的症狀,如上腹胃脘部不適、飯後飽脹、噯氣、返酸等。胃是消化食物的重要器官,一定要多加保護。
飲食調養方法
胃病患者要注意合理飲食,定時定量,有規律地進餐,建立胃反射動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大部分粥品容易消化,又可以暖胃護胃,尤以小米粥為代表性。胃病患者對食物的溫度也比較挑剔,以“不燙不涼”為度。盡量少吃不好消化,對胃有刺激作用的食物。
推薦食材
南瓜含有豐富的膠質,可以保護胃部不受刺激。
蘋果含有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胃蠕動,促進消化。
推薦藥材
山藥味甘性平,其補脾養胃的功效尤其顯著,是養胃的佳品。
人參有補益脾胃的作用。
食用宜忌
宜:胃病患者對食物要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
忌:胃病患者忌食刺激性食物。
香薑牛奶
■適用人群/適宜寒性胃痛、反胃呃逆、嘔吐者食用。疳積瘦弱,食入即吐的病兒也可食用。
■用法宜忌/宜作為調味品食用,可以芳香開胃,增進食欲。
材料:丁香10克、薑汁50毫升、牛奶250毫升、白糖少許。
做法:
丁香、薑汁、牛奶放在鍋內煮沸,除去丁香,加少許白糖,攪勻即可食用。
功用解析
本品有降逆氣、止嘔吐的功效。丁香味辛、性溫,具有溫中降逆、補腎助陽的作用,是一味很好的溫胃藥,對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泄瀉等,均有良效。
佛手排骨湯
■用法宜忌/佐餐隨量服食。
材料:豬肋排、佛手瓜各300克,杏仁20克,薑片、蔥段、料酒、鹽各適量。
做法:
1.將肋排洗淨,順骨縫切成單根,斬成3厘米長的段,入沸水中焯片刻,用溫水衝去血沫;佛手瓜洗淨,切成塊;杏仁用溫水泡軟備用。
2.鍋內倒入適量清水,放入焯好的豬肋排段、杏仁、薑片、蔥段、料酒,大火燒沸後轉小火煲1小時,放入佛手瓜塊,大火燒沸後轉小火煲30分鍾,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用解析
佛手瓜具有理氣和中,疏肝解鬱的作用,適宜於消化不良、胸悶氣脹、嘔吐、肝胃氣痛者食用。
薑韭牛奶羹
■適用人群/胃寒型胃潰瘍、慢性胃炎、胃脘疼痛、嘔吐、惡心等症。
■用法宜忌/趁熱頓飲。凡屬陰虛火旺之人忌食韭菜;胃虛有熱、潰瘍病、眼疾之人、瘡毒腫痛者忌食。
材料:韭菜250克、生薑25克、牛奶250毫升或奶粉2湯匙。
做法:
1.韭菜、生薑洗淨,切碎,搗爛,以潔淨紗布絞取薑汁,放入鍋內。
2.薑汁中加牛奶或奶粉,加水煮沸即可。
丁香薑糖
■適用人群/適用於胃寒型呃逆、嘔吐、胃痛等症。
■用法宜忌/每日飯後食用數塊。
材料:紅糖250克、生薑30克、丁香粉5克、植物油適量。
做法:
1.鍋中加水放紅糖,小火熬至稠時,加生薑碎末、丁香粉調勻,筷子挑時成絲狀,停火。
2.將糖倒在表麵塗過植物油的大搪瓷盤中,待稍冷,切成糖條,再切塊即可。
蘋果蛋餅
材料:蘋果300克,雞蛋4個,白糖、植物油、牛奶各適量。
做法:
1.將雞蛋打散,加入牛奶、白糖攪拌;蘋果去核,切成片。
2.鍋內加油燒熱,倒入蛋漿小火煎,將蘋果片鋪在蛋餅上,待底部熟後再翻轉煎熟,然後裝盤即可。
蓽撥頭蹄
■用法宜忌/分頓連續食用。
材料:羊頭800克,羊蹄500克,蓽撥、幹薑片各30克,胡椒10克,蔥白50克,豆豉、鹽各適量。
做法:
1.羊頭、羊蹄洗淨,去毛。
2.羊頭、羊蹄放鍋中,加適量水,燉至五成熟。
3.加入蓽撥、幹薑片、胡椒、蔥白、豆豉、鹽,再以小火繼續煨燉至熟爛即可。
功用解析
蓽撥性熱,味辛,溫中散寒,下氣止痛,醒脾開胃,屬芳香性調味品,適宜脾胃宿冷、嘔吐泛酸者食用。
參芪清蒸羊肉
■用法宜忌/佐餐服食。
材料:熟羊肋條肉500克,水發香菇20克,水發玉蘭片10克,黨參、黃芪各15克,蔥段、薑片、花椒、鹽、雞精、胡椒粉、清湯、雞湯各適量。
做法:
1.黨參、黃芪放入沙鍋中,用清水煮2次,將藥液煮至剩30毫升,去渣,取藥液備用;羊肉洗淨,切成片;水發香菇、水發玉蘭片分別洗淨備用。
2.取一隻大碗,依次將玉蘭片、香菇、羊肉整齊地碼在上麵,加入蔥段、薑片、花椒、鹽、雞精、胡椒粉、雞湯、參芪藥液,用盤扣住,大火上籠蒸30分鍾取出。
3.揭去盤子,餘汁倒入鍋內,加入清湯,撇去浮沫,澆在羊肉上,即可。
良薑燉雞塊
■適用人群/適用於虛寒型胃、十二指腸潰瘍和胃脘脹痛患者。對體虛瘦弱,腹部經常冷氣串痛的病人,有輔助治療作用。
■用法宜忌/有返酸的人,不宜多吃促進胃酸分泌的濃縮肉汁、香料、濃茶、咖啡、酒(除有治療作用者外)及過甜、過酸、過辣、過硬的或含纖維素過多的、不易消化及易產氣的食物,如整粒大豆、芹菜、韭菜、泡菜、老菜幫等。
材料:子雞1隻(約600克),良薑、蘋果各6克,陳皮、胡椒各3克,蔥段、醬油、鹽、醋各適量。
做法:
1.子雞去毛及內髒,洗淨,切塊。
2.將雞塊放在鍋中,加入良薑、蘋果、陳皮、胡椒及蔥段、醬油、鹽、醋。
3.加水以小火煨燉至熟爛即可。
功用解析
本品溫中益氣,健脾利濕。不僅能用於胃病的輔助治療,還適用於氣血不足、身倦乏力、久瀉、子宮脫垂、小便頻數等症。
猴頭菇燉雞
材料:猴頭菇100克,母雞1隻,紅棗10克,薑片、蔥結、料酒、鹽各適量。
做法:
1.將猴頭菇洗淨去蒂,泡發後將菇內殘水擠壓幹淨,以除苦味,再切成片待用。
2.把母雞去頭腳,切成塊,放入燉盅內。
3.加入薑片、蔥節、料酒、水,放上猴頭菇片和紅棗,用小火慢慢燉,直至肉熟爛為止,加入鹽即可。
蓮子花生豆腐腦
材料:海藻50克,豆腐200克,蓮子20克,枸杞子10克,花生碎、鹽各適量。
做法:
1.海藻泡軟後,入開水中煮熟,拌少許鹽備用。
2.蓮子浸泡後,蒸熟備用。
3.枸杞子用熱水洗過後,撈起備用。
4.豆腐去邊,與花生碎、鹽、少許水拌勻成泥狀。
5.加入枸杞子、蓮子拌勻,倒入方型盒中蒸熟成塊狀,切成片裝盤,撒上海藻即可。
功用解析
海藻含蛋白質多、脂肪少,具有促進排泄、強骨補血等功效;豆腐腦除含蛋白量外,還可為人體生理活動提供多類維生素和礦物量。
薑橘椒魚
■適用人群/溫胃散寒。適用於胃寒疼痛、虛弱無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寒氣冷型腹痛、蛔蟲性腹痛等症。
■用法宜忌/空腹喝湯吃魚。食用時,去除腹中的藥袋,加少許鹽,可單食。
材料:鯽魚1條(約250克)、薑片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
做法:
鯽魚去鱗、鰓、內髒,洗淨;橘皮、胡椒包紮在紗布內填入鯽魚腹中,加適量水,小火煨熟,揀去紗布包即可。
12便秘
養生課堂
便秘是排便次數明顯減少,每2~3天或更長時間一次,無規律,而且常伴有糞質幹硬、排便困難的現象。便秘在程度上有輕有重,有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長久的。對於輕度便秘而言,可適當用些排油清腸道類中藥。而比較嚴重、持續時間較長的便秘,則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免延誤原發病的診治。按發病部位,便秘可以分為結腸性便秘和直腸性便秘兩種。中醫認為,便秘主要由燥熱內結、津液不足和脾腎虛寒所引起。
飲食調養方法
便秘患者飲食中必須有適量的纖維素,且不要過於精細,要適當吃些粗糧。此外,多食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菜子等都有良好的通便作用。多食易於通便的食物,如洋蔥、蘿卜等。
推薦食材
白菜含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防止便秘。
推薦藥材
決明子性微寒,味苦,有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的作用。
食用宜忌
宜:便秘者宜以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等)取代肉類,可達到高纖、無膽固醇與抗氧化的效果,此外,豆漿與豆奶均有利於預防和治病便秘。
忌:便秘患者禁忌煙酒,以及辛辣等對通便不利的食物。
首烏紅棗粥
■適用人群/適用於便秘、老年性高血壓、血管硬化、陰血虧損、大便幹燥等人。
■用法宜忌/每日服1劑,分數次食用。大便稀薄者不宜服用。
材料:何首烏50克、紅棗20克、冰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將何首烏加水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與洗淨的大米、紅棗入鍋,加適量水。
2.用大火燒沸,加冰糖轉小火熬煮成粥即可。
決明子蜂蜜飲
■適用人群/腸燥便秘者。
■用法宜忌/每日1劑,早晚服。大便稀溏、易於腹瀉者不宜服用。
材料:決明子10~15克、蜂蜜20毫升。
做法:
1.將決明子入炒鍋,小火炒至略發黃,盛出稍涼。
2.將決明子搗碎加適量清水煎煮10分鍾左右,拌入蜂蜜攪勻後飲用。
二仁幽湯
■適用人群/適用於血淤阻滯大腸所致胸腹脹滿,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
■用法宜忌/有自發性出血症患者禁用本方,否則易引起日光性皮炎。
材料:桃仁、鬱李仁各9克,當歸尾、小茴香各5克,藏紅花2克。
做法:
將桃仁、鬱李仁、當歸尾、小茴香、藏紅花均洗淨,入沙鍋內,加水煎沸後去渣取汁,代茶飲用。
銀耳山楂羹
材料:銀耳20克,山楂糕50克,西米40克,鹽、白糖、水澱粉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