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事業的做大,賈尼尼發現,隻有建立自己的銀行網,才能在市場危機的衝擊下立於不敗之地,於是他開始逐步收購、兼並一些經營不善的地方銀行。因為他。意大利聖諾耶的一家高利貸銀行第一個被他兼並的銀行。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裏,阿馬迪·賈尼尼又收購了舊金山機械銀行和舊金山銀行,將它們合並為意大利銀行市場街分行。隨後,又成功地收購了聖瑪提歐銀行。這樣,賈尼尼已初步建立了他的銀行體係。
當然這離賈尼尼最終的目的還遠著呢,在到歐洲旅行歸來的途中,他對妻子立下豪言壯語:“我要先在加州擴大意大利銀行的分行網。要像蜘蛛網一樣。然後,再伸展到紐約、美國、全世界。”他的最終目的是在全美國以至全世界設立分行。
要實現這個宏大的目標,不可能順風順水,勢必要遭受一些坎坷,但賈尼尼都從容應對。1913年,賈尼尼買下了即將破產的派克銀行,改名為意大利銀行洛杉磯第一分行。正當他計劃要買下另一家即將破產的聯合銀行時,卻遭到當地一些銀行的反對。當地報紙打出了“打出意大利的侵略”這樣的標題。麵對這樣的情況,賈尼尼采取了反擊行動,立刻打出廣告進行反擊:“貧窮的意大利借錢給貧窮的小市民和勞工。意大利是貧窮人之友”“買自己的房子吧!租房子等於把錢丟進水溝裏。請到五號街希爾道的派克銀行來,6%的低息,誰都能貸到買房子的錢!”
廣告刊出後市民反應非常強烈。派克銀行門口前來貸款者排起了長隊,其中有穿著髒牛仔服的白人、墨西哥勞工、亞洲移民、中小企業家、小商店老板等。賈尼尼的廣告向洛杉磯金融界發起了正麵挑戰,令對手惶惶不安。賈尼尼再一次獲得了勝利。
賈尼尼於1927年開始進攻華爾街。此時的意大利銀行總資產已達2.17億美元,成為了控股公司。賈尼尼先後收購了屬於華爾街的布魯林克商業交換銀行和華爾街中級投資公司——安索尼·歇色商行。緊接著,又收購了舊金山的自由銀行和洛杉磯的商業銀行。這一舉動大大地震動了華爾街和舊金山。華爾街金融界發出驚呼:“賈尼尼把勢力範圍擴展到整個大陸!”。最終意大利銀行以總資產最多而登上全美第一銀行的寶座,賈尼尼完成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為了金融巨頭。
賈尼尼做任何決策前都善於分析當時的地理、居民情況,目光敏銳,眼力獨到,果敢地實施自己的計劃,終於如願以償。這與孫子在兵法中提到的“上將之道”完全符合。
料敵製勝的第一蘭德
在競爭激烈的商場,凡是亦步亦趨,跟在被人的後麵,是永遠不會取得成功的,必須要凡是走在前端,在一個行業中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能有機會成為一個行業的引領者,孫子講“料敵製勝,計險厄、遠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去打破一個市場中業已存在很長時間,且根深蒂固的遊戲規則是很困難的,尤其對於新企業來說更是如此。不過作為新生企業也有自身的優勢,即可以不受舊規則的限製,可以通過改變規則來確立自己的獨特優勢。取得成功會更加容易。
第一蘭德是非洲大陸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其實要做到大型的金融機構雖並非易事,但也不是什麼太大的難事,如果是在矽穀、華爾街或網絡區裏,做到這樣大的規模並沒有這麼難,但在是在內部衝突不斷、外部壓力頻繁的南非,發展成為今天的規模不能不說這是一個令人嘖嘖稱奇的事跡。
20世紀70年代末,第一蘭德還是一家以一萬美元成立了小公司,在不到20年內就增加到55億美元,成為了世界一流公司,這其中的奧妙到底是什麼呢?迪波納是第一蘭德公司首席執行官,據他介紹說他們能夠取得了這樣的成就,方法是,從創業那一天開始,就運用財政控製和企業管理結合的方式,不停地尋找改變遊戲規則的方法,為自己創造優勢。
一開始的時候,南非稅法給公用事業以稅務優惠,但是公用事業局不能直接利用這些優惠,因為他們不直接付費,所以商業投資公司可以進入市場作為合作者,這樣就可以獲得一部分稅務優惠。於是,在創業初始他們把銀行裏的一萬美元全部為公用事業提供了金融服務。但是,這樣做的並不止他們一家,所以他們意識到了,自己必須與別人有所區別,要做的並且能堅持做下去的就要改變遊戲規則。因為自己不可能用那點錢財和資源去競爭,除非完全改變遊戲規則,否則麵對他們的隻會是失敗。
當時的金融機構的做法很像顧問,他們走進銀行或其他的金融機構,告訴人家如何做交易,怎樣進行利潤分成。但第一蘭德沒有這麼做,第一蘭德在控製每個合作者的利潤分布的前提下,卻隻給出報價,成為製定價格者,而不是接受價格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區別,也是第一蘭德的優勢所在。這個戰略的實施,為第一蘭德賺取了大量的利潤,也使其迅速成長壯大,使得第一蘭德在接下來幾年裏能夠將業務擴展到其他各項金融服務中。
1984年,第一蘭德收購了蘭德商業銀行,這是一個投資銀行,第一蘭德設法將蘭德商業銀行變成南非最傑出的商業銀行之一。1992年,第一蘭德收購了非洲第五大人壽保險公司——Momentum公司,並隻用了五年時間使它走出當時的困境成為了南非最有吸引力的保險公司。1998年.第一蘭德與別人合資收購了南非四大銀行之一的第一國民銀行和四大保險公司之一的南方人壽。這一係列收購行動,讓第一蘭德的業務麵大大擴寬,囊括了金融服務的各個領域:銀行業(商業銀行服務、投資銀行業務、個人投資和金融服務)、保險業(人壽保險、健康保險、財產保險和意外保險)以及基金和聯合基金的管理業務。
第一蘭德公司在管理方麵是獨樹一幟,無人可比的,是鼓勵慎重革新和跳躍思考的分散型管理方式。公司通過改變常規而盡顯其優勢,把其鐵板似的結構,劃分成不同的核算單位,利潤就用一個個小單元來計算,而不是籠統的一堆數據。這個管理模式大家稱之為“所有者——經理文化”。
迪波納對這個管理模式是這樣解釋的:“我們管理哲學的核心是把大機構分成小單位,稱為‘切片’技術。這些獨立的小單元聯係起來的核心管理小組的作用就像“山頂的狐狸洞”。我們相信自己的員工,不相信鐵板似的組織。我們不要一艘戰艦,而是要很多驅逐艦。就像一個大市場。我們喜歡有許多艦長發布命令,總部幾乎不用什麼管理。這是迄今為止惟一的方法,也是第一蘭德的根基。領導小組沒有命令加控製的想法,隻是戰略的推動和協調者,隻要授權適當,並加以協調和支持,普通人也能做出超常的事。在收購的第一個保險公司Momentum時,我們就用了這種管理模式,員工的反映非常好,因為被信任,他們負起了職責,同時還解放了創造力。因為我們從小第一蘭德開始,我們相信小第一蘭德的運作方式。我們也找出了大第一蘭德的資產負債表的優點。所以我們第一蘭德經常有一個資產負債表和許多不同分部的分類賬。這是我們管理哲學的一部分,它是由我們的曆史決定的。”
迪波納和他的小組相信,改變規則,是促使他們創辦企業的理念,也是他們20年中成功的秘密武器。在第一蘭德發展的過程中,其主要管理人員一直都堅定地沿著這個方向前進,不斷地用獨特的觀點尋求市場革新的方法。
以第一蘭德中的保險業作為例子。第一蘭德的人壽保險公司,從傳統的人壽保險到信托基金或聯合基金等的業務都有。在行業內,人壽保險公司將聯合基金視為第一號目標,而且當時第一蘭德也感到市場正向這個方向發展。但結果並不怎麼樣,第一蘭德中的人壽保險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僅為5%,所以第一蘭德決定轉變觀念,將不同的聯合基金組合成一組基金,然這是高起點而不是低起點的投資產品,但他們提前意識到這一潛在的市場機會,並提前做好了準備,因此當市場來臨時,轉換得比競爭者更早更快,成就了人壽保險的一個新選項。
所以綜合看來,在傳統的人壽保險市場上有60%份額的第一蘭德,現在在聯合基金市場上隻有25%的份額;而在傳統的人壽保險市場上隻有5%份額的第一蘭德卻同樣有了在聯合基金市場上25%的份額,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變化。第一蘭德的成功用一個很小的例子就可以解釋的很清楚,這就如同,就像你已有了80%的電報市場,可突然發明了傳真。你已經有的80%的市場占有率就是等於零,因為競賽重新開始了。
當遊戲規則改變時,每個企業都得從零開始,而這將使後起來的企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起自己的獨特優勢,如果是企業通過改變遊戲規則的方式進入市場,效果會更好。先人一步,料中全局,“知天知地,勝乃不窮”。
紀曉嵐機智脫險
在兵法中,善於打仗的人“動而不迷,舉而不窮”,兵法變幻無窮才能應付同樣變幻無窮的戰事局麵。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情況更是多種多樣,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處變不驚,隨機應變,才能梳理問題,解決問題。民間傳說的“乾隆發配江南”的故事,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事例。
乾隆皇帝在經曆五次南巡後,他念念不忘南方秀麗的景色和誘人的人文景致,很想做第六次南巡,而且很敬佩他的祖父康熙帝,所以亦步亦趨事事效法。當年康熙六下江南,乾隆也想如此。但考慮大臣們一定會勸諫,自己又想不出南巡合適的理由,所以將紀曉嵐召進宮來,看看紀曉嵐能有什麼主意,既能順利南下,又能免去大臣們的阻諫,君臣的麵子誰也不傷著,做到兩全其美。
紀曉嵐知道,皇上出行,可不同於一般人,一方麵給國家政務造成許多不便,而且也要耗費大量的財富,讓地方官員窮於應付,給地方百姓增加負擔,苦不堪言。但此刻皇上對他如此器重,秘密召見他,要他出個主意,來愚弄那些忠正的大臣,此事卻非同小可!一旦傳揚出去,他將受到全國上下的噓聲,恐怕“留下千古罵名”,到時朝中文武紛紛奏他一本,皇上也眾願難違,若為平息大臣們的怨氣,翻臉不認人,給他定個“妖言惑君”之罪,推出去當了替罪羊。丟官革爵不說,搞不好會身首異處,株連子孫,那他可太冤枉了。可事關重大,不為皇上出謀獻策還不行,紀曉嵐一時拿不定主意,不知道這一記是獻還是不獻。
紀曉嵐回到家中,苦苦思索該如何是好,他想既然皇上去意已決,那是誰也無法阻攔的。但要給皇上尋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確也不容易。他把皇上曆次南巡的傳聞,在腦海中想了個遍,還是想不出一個好主意。
第二天,有一友人來訪紀曉嵐,向紀曉嵐說起一件事:明代皇陵的一座楠木殿被拆了,本來這些木材要充備清東陵建殿之用。因為這時期楠木實在不好采伐,像明皇陵中所用的那樣粗大的,更是國內難尋。於是這些木材都運到遵化去了。紀曉嵐聞知此事,先是一驚。《大清律條》上有明文規定,盜掘陵墓者屬要犯,是要發配充軍的。如此亂來,那皇家不是自亂朝綱嗎?但這事必定是奉了聖諭的,否則誰有這個膽量?越思越想,紀曉嵐對此事越反感。想著想著,他突然靈光一閃,有了一個好主意。
第三天,早朝過後,紀曉嵐留下來單獨見乾隆皇帝。紀曉嵐先是囉囉嗦嗦的說了一大堆沒用的廢話。“吾皇乃聖明天子,自登極以來,文治武功,皆勝往昔。天下承平,萬民安樂,皆承聖卜隆恩。今萬歲年事已高,乃思禦臨江南,視察海疆,巡檢吏政,政躬勞瘁,國運昌盛,臣下感戴聖恩,祈望龍體康健,聖上果欲南巡,當有特別緣由才好。”
乾隆皇帝本來以為紀曉嵐已經有了好主意,正迫不及待的聽,可是說了這半天,紀曉嵐也沒說出個一二三,乾隆皇帝就有些不耐煩了,說道:“紀愛卿,別繞彎子啦,照直奏上來吧!”紀曉嵐一聽,心中暗笑,他趕忙將事先寫好的奏折跪著舉過頭頂。“聖上所命之事,臣已寫成奏折,恭請禦覽!”
乾隆皇帝將奏折放在禦案上,展開看時,發現上麵根本沒提南巡之事,開始盛讚大清國綱紀嚴明,定國安邦,恭頌聖上是聖明之主,接下來寫盜墓案迭起,屢禁不止,奏請朝廷嚴令地方官府,禁絕盜墓之風。乾隆皇帝看著,臉色由紅轉白,由白轉青,再往下看,竟然指責拆毀明陵園的寢殿堂,疏請追查案首,嚴明法紀,教化萬民。奏折義正辭嚴,言語激烈,全然不像紀曉嵐往常的奏疏。
乾隆龍顏大怒,“啪”地一響,將奏折摔在了書案上,厲聲喝道:“朕對你悉心栽培,著意提拔,委以重任,你竟敢膽大包天,無視聯躬,肆意攻訐。大膽紀昀,難道你長了兩個腦袋不成?”
紀曉嵐趕忙跪到地上,聲調發顫的說。“聖上息怒,微臣紀昀罪該萬死!隻是臣所奏一折,是受了萬歲旨意,才敢如此行事。微臣屢蒙聖上垂憐,萬死不敢有辱聖上。恭請聖上明察!”
但乾隆皇帝根本不理紀曉嵐的話,怒喝到:“大膽奸佞,朕何曾命你奏上這等胡言!來人!將紀昀拉下去,亂棍打死!”
紀曉嵐眼看死到臨頭,不由得哭喊起來。“萬歲爺,為臣冤枉啊!臣縱有死罪,恭請聖上開恩,容臣稟完口中之言,再死不遲啊!萬歲爺容稟啊!微臣想聖上禦駕江南,當有特殊因由,方能免去朝臣議論阻諫,才敢冒死呈奏此折。”
乾隆皇帝聽了這話,平靜了許多,但還捎帶怒氣,說道:“折掉明陵殿堂與朕南巡之事根本,毫不相幹!”
紀曉嵐奏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疆土之上,莫非聖朝所有。拆殿修陵,乃國之所需,臣本知無可參奏。但人偷雞盜牛,皆定處罰,盜墓毀陵更應從嚴懲治。《大清律條》是立國綱紀,不容違犯。今域內盜墓之風肆虐,如不及時煞住,無數的古墓將被盜挖一空。其中的財寶古物將遍匿於民間,朝廷所收萬不及一,讓人豈不痛惜!若臣明知國利受損,而又默不陳言,才是罪該萬死!!況且萬歲諭命,為臣當為聖上巡幸江南表奏,臣不敢有辱聖命,正是為此事上奏。”
乾隆皇帝絕頂聰明,一聽就知道紀曉嵐的用意。紀曉嵐是想讓皇帝以“犯法”而“發配江南”得理由南巡。雖然有失體麵,但君臣都明白這是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沒人會認真計較。於是,乾隆順利地進行了第六次南巡,紀曉嵐也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保護了自己。
乾隆皇帝在封建帝王中,還算是較為開明的君主,常以從諫如流自我標榜,致使忠心報國的大臣們,直言敢諫,出現了像劉統勳、裘日修、陳大綬等敢於冒死直諫的一代忠臣,為乾隆朝的政治清明,做出了卓越貢獻。這時劉統勳已經去世,但由他開創的直諫之風尚存。正因為如此,乾隆皇帝在決定某些事情時,也會麵臨一些壓力。盡管他可以完全置大臣們的反對意見於不顧,獨自決定一切事情,但總要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說明白己所以如此的合理性。每每在這時候,就需要像紀曉嵐這樣有才智的人為他出謀劃策。
紀曉嵐機智聰明,處驚不變,正應了孫子那句“舉而不窮”,巧妙的為乾隆皇帝解了圍,也讓自己脫離了險境。
善造氣氛的馬克·吐溫
爭取克敵製勝的主動權,考察地形的險易,計算路程的遠近,這高明將領的用兵方法。為人處世與兵戰一樣,也要注意環境的創造。因為氛圍不同,產生的辦事效果也會不同。
馬克·吐溫是美國著名的幽默作家,有一天,他們一行20來人參加道奇夫人的家宴。因為人多,人人都在跟旁邊的人談話,慢慢地,大家為了讓對方聽見自己的話,便把嗓音越提越高。
馬克·吐溫覺得這樣實在有傷大雅,他想讓大家靜一靜,可是怎麼靜呢,如果這一時間大叫一聲,讓人們都安靜下來,結果肯定會惹人生氣,甚至鬧得不歡而散。馬克·吐溫聰明絕頂,這種小事怎麼會難倒他呢,很快他想到了一條妙計。
馬克·吐溫對鄰座的一位太太說:“我要讓這場吵鬧靜下來,請您配合我一下,您把頭歪到我這邊來,仿佛對我講的話非常好奇。我就這樣低聲說話。這樣,旁邊的人就會好奇,因為聽不到我說的話,所以才更想聽到我的話,大家就會靜下來。”
這位太太聽後,立刻把頭歪到馬克·吐溫這邊來。然後,馬克·吐溫就低聲講了起來:“10年前,我到芝加哥去參加歡迎格蘭特的慶祝活動時,第一個晚上設了盛大的宴會,到場的退伍軍人有500多人。坐我旁邊的是XX先生,他耳朵很不靈便,有個聾子常有的習慣,不是好好地說話,而是大聲地吼叫。他有時候手拿刀叉沉思五六分鍾,然後突然一聲吼叫,會嚇你一跳……”
果然,漸漸地,人們小型的談話會一個個停下來,道奇夫人那邊桌子上鬧哄哄的聲音小下來了,再後來寂靜沿著長桌,一對對一雙雙蔓延開來,一會便一片寂靜。除了馬克·吐溫嘰嘰咕咕的聲音外,其他什麼聲音也沒有了。”
餐廳裏一片寂靜,馬克·吐溫看已經達到了目的,便開口說明他之所以要玩這個遊戲,是請他們從此要講究禮貌,顧念大家,不要一大夥人同聲尖叫。
馬克·吐溫用故弄玄虛的辦法製造了一種和諧有序的說話氣氛。這告訴我們,任何人處在彌漫著某種情緒的環境中時,都會受到環境的感染,使自己的情緒不知不覺地被環境所同化。所以我們除了適應“地形環境”的同時,還應該學會製造不同的“地形環境”為我所用。
弈中論人生
一個人想要在某一方麵取得成功,跟前輩的教育提攜是分不開的,孫子在本篇就將領對士兵的態度做了詳細論述,提出將領會對士兵的管教要有技巧,既要愛士兵,又要嚴格對士兵,把握住度,恰到好處,才是一個好將領。名將陳毅與一位老先生兩次下棋,老先生都暗中給了陳毅人生上的提點,古時有“一字之師”,這位老先生也算陳毅的“弈事之師”了。
陳毅當時任新四軍代理軍長,住在離南線不遠的新四軍一位軍屬的家裏。他認識了一位教私塾的老先生,這個老先生擅長下棋,陳毅也喜歡下棋,於是便趁著戰事之暇去拜訪他,希望可以與老先生對弈。
老先生對陳毅說:“我與人下棋,從來都是執黑,而且是用釘子把老將釘死了的。隻是,今天跟首長下棋,我就破例了。”說完,便將黑將上的釘子拔下來,兩人開始過招。
陳毅氣勢十足,執紅棋猛衝猛打,老先生招架不住,第一局陳毅打了個開門勝。沒想到第二局、第三局,雖然陳毅很想取勝,也衝殺勇猛,但老先生穩紮穩打,絲毫沒有破綻,都戰成了平局。雖然陳毅意猶未盡,可因有公務在身,隻好就此收手,約定以後再下。
過了一段時間,陳毅帶兵休整又來到了那個村子。他興衝衝的又去找這位老先生對弈。這一次,老先生見到陳毅顯得很高興。他邊整理棋盤邊說:“上次我破了例,這次不動‘將’了,請將軍先行吧!”聽老先生這麼一說,陳毅也開動了腦筋。第一局,他想以穩對穩,可誰知,老先生穩中蘊動,機關早成,待陳毅發覺時,敗局已定;第二局,陳毅以攻代守,仍未奏效,又敗一局;第三局,陳毅迭進絕招,到最後還是輸了。
陳毅看那位老先生,三局雖早已過了百餘招,但老將卻始終未動,大惑不解,就問老先生:“上次,您撥動老將,戰成一負二和;這次您不動老將,卻連勝三局,怎麼會這樣呢?”
老先生笑吟吟地捋捋胡子說道:“上次和這次的情況不同啊,上次對弈,戰事正緊,您是前線總指揮,銳氣不可挫。眼下戰事已畢,全軍凱旋,您正在興頭上,我得戰勝將軍,以戒勝利之後頭腦之昏”
陳毅聽到深受啟發,不由得感歎萬千,這位老先生堪稱一位世外高人,他通過下棋給陳毅元帥啟示,可謂妙哉。
事業上的成功永遠沒有終點,翻過一座山,還有另一座更高的山在等待著他。每個人都會有誌得意滿的時候,這時就難免意氣風發,神采奕奕,整個人不覺都飄飄然起來。這個時候,作為他的引路人就有必要給他潑點冷水,以使他發熱的大腦能夠冷靜下來。
敢於冒險獲成功
“險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陽以待敵”險地雖然危險,可得到了就會占據主動權,失去了就會處於被動地位。在職場上,我們也要有戰場上的精神,要敢於冒險,先人一步,勢必得到險地,才會在事業上取得成功。
日本能媒化學工業公司在創業之初,它不過是一家僅擁有五名員工、靠製造衛生球生存的小廠。但現在它已經是日本的一流大企業了
當時,日本對衛生球的需求量很大,但全日本隻有富士、八幡和日本鋼管三家公司賣製造衛生球的原料。當時能媒化學工業公司緊缺原料,眼看就要停產了。
能媒化學工業公司的老板八穀泰造為此十分苦惱。他想去尋求富士、八幡和日本鋼管的支援,但以他的身份奢求那些大老板的幫助簡直是天方夜譚!可是八穀沒有就此放棄,他還是決定要爭取一下。
主意一定,立刻行動,八穀先是給富士製鐵公司董事長永野先生寫信。他前後分別地給董事長寄去了三十多封信,但這些信都一去無返,連一點點音訊都沒有。但八穀毫不氣餒,他繼續苦苦思索良策。一天,八穀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消息:富土製鐵公司永野董事長將來大阪。
八穀想這倒是個見永野的良機,不過,怎麼樣才能見到永野呢?旅館、車站還是火車上。對,就去火車上,這樣就不會被拒於門外了,還會增加一種親切感,任何人都是希望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的。八穀根據報紙上報道的時間,登上了永野董事長所乘坐的那輛火車,又根據報紙上登載的永野相片,在一等車廂裏找到了永野董事長。
八穀也不怯場,他對著永野大方的自我介紹並說明來由:“我是大阪的八穀泰造,特意從大阪趕來,想跟您談談……”寥寥幾句,永野就對這位大膽的小人物立刻產生了幾分好感,兩個人天南海北地談了半天,竟談得十分融洽。永野很喜歡八穀的爽誠和風趣,滿口答應滿足八穀的願望,倆人建立了友誼。從此,八穀時來運轉,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成為日本化學工業的巨子。
乍看之下,八穀走了冒險的一步,之所以大家覺得他冒險是因為之前沒人走過,沒人敢走,可八穀走了,他這一步跨出,就向成功跨出了一步,占據“險地”,占據了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