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變篇(3 / 3)

大宇集團事業的蓬勃發展,靠的就是金宇中的超人膽識,過人的眼力,麵對美方限製進口配額的傳言,眾多同行紛紛壓縮出口,金宇中卻擴大出口規模,出人意料的贏得了成功。這就是孫子所說的“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利弊之間可相互轉化,拿捏好“度”,就會成功。

靈活應變求發展

商場如戰場,盡管這裏德戰爭沒有硝煙,但也同樣慘烈,所以想要讓自己的企業在商海立足,必要用一番心思,正如孫子在本篇提出,要通九變。巧的是,西爾斯公司的領導人們都如出一轍的遵循了孫子早本篇中提到了作戰要靈活的思想,也正是因為這樣,成就了今天的西爾斯公司。

西爾斯公司如今已有104年曆史,是由理查德·西爾斯於1886年創建。美國社會生活的幾次大的變革,西爾斯公司都趕上了,但它從容應對,跟上潮流,在穩定中增長和發展,成為美國經營最成功和最賺錢的企業之一。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零售企業,擁有30多萬名職工,子公司遍布歐美各大城市,僅僅印刷在商品目錄上的連鎖商店就有1600多家,另外還有800多家供應契約商。

西爾斯公司雖在采用尖端技術領域並無令人矚目的貢獻,但它對美國消費者的購物及生活方式,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在西方商業界享有“零售業科學院”之譽,被稱為“百貨王”它成功的主要經驗是:決不墨守成規,而是隨著形勢變化而變化。

1、創建郵購商業

在西爾斯公司初創時期,美國農民是它的主要供應對象。西爾斯公司看到農民購買力雖不高,總體上卻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要能開拓這個市場,收益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因為農民的需要與城鎮消費者不相同,所以一定要采取一套有針對性的經營方式。當時美國農村交通不便,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後。西爾斯公司首先是組織生產和提供符合農村需要的產品,其次是要做到價格、供應穩定,產品耐用,再次是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難,準時付貨,建立良好的商業信譽。

理查德·西爾斯利用自己當初當鐵路貨運的代理商的經驗製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型銷售和經營方法。當初理查德·西爾斯做代理商的時候,因為幾次被顧客拒絕收貨,影響了他的生意,但現在,他把這些遭到拒收的產品變廢為寶,將這些因積壓而遭扣壓的商品向農民兜售,因為這些商品質量均無問題而且價格公道所以深受農民的歡迎。西爾斯經常收登一次廣告,做完一筆生意就告收盤。這種類似交易會的零打碎敲的買賣,讓他賺的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外,西爾斯還在郵購商業方麵動腦筋,對於印刷郵購用的產品手冊、溝通郵購渠道、建設郵購專用工廠等均有建樹。不過,由於受當時條件所限,西爾斯公司的規模還沒很大,真正使公司走上大企業軌道的,是他的繼任者米利斯·洛森沃爾德。

米利斯·洛森沃爾德是在1895年加入了西爾斯公司,他對公司的發展,特別是郵購業務的擴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郵購商業的特點,是利用信件訂貨又通過郵件付貨,從而把買賣雙方麵對麵成交的市場,從商店延伸到消費者家庭之中,顧客不出產,坐在家裏根據店方發出的商品樣本或廣告訂貨單,即可訂貨。買主賣主不謀一麵,即可完成一筆交易。郵購商業雖然不是西爾斯公司首創的,但讓郵購逐步發展成為重要和大規模的零售商業形態,卻是西爾斯公司引領的,這其中洛森沃爾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洛森沃爾德認為美國農村交通不便、農民進城購物困難,因此郵購非常適合農民這個消費群,所以他對郵購業務傾注了大量心血。20世紀初,洛森沃爾德在西爾斯公司總部所在地芝加哥成立了郵購工廠,采用標準的流水作業方式生產物美價廉的產品。西爾斯公司與各主要製造商還建立起了一種與其說是購買,不如說是代理的特殊關係,從而保證了質高價廉的商品源源不斷提供給消費者。

他還從市場調查分析人手,精心編印了非常實用的郵購商品樣本,在這本郵購商品手冊上,農民需要的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從農業機械零部件到帽鞋襪鍋碗瓢盆,無所不有,至今仍被一些商業學校用作教學參考。他建立了高效的組織管理係統,讓管理人員既有應有的權力,又擔負起明確的責任。還堅持了“保證滿意,否則原款退還”的經營方針,把買方提心吊膽改變成為了賣方兢兢業業。還盡量做到成本降低,將售價降到最便宜,希望走一條薄利多銷的發展道路,此外品質要保持最好,努力做到既要物美又要價廉。洛森沃爾德的經營戰略迅速擴大,1900年西爾斯的營業額僅110萬美元,10年後增長為6100萬美元,再過10年、即1920年,已增長為2.45億美元。

如今,西爾斯公司大力推行的郵購商業,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都已具有相當規模,公司每年僅郵購營業得數額就有數十億美元之多,遙遙領先於美國和世界其他同行。

2、發展零售商店

20世紀20年代後期,伍德接了洛森沃爾德的班,成為了開創西爾斯公司事業的新的繼承人。伍德的一生,經曆很多,他畢業於西點軍校學習,之後到菲律賓服役,又到巴拿馬參加當地的開發計劃。第一次世界大戰晉升為將軍,主持軍需物質的供給、采購及運輸,得到過聯邦政府勳章,戰後被西爾斯公司聘為副董事長。

到了西爾斯公司之後,他緊隨市場變化而變化,針對當時美國市場的發展,尤其是農村市場的發展,采取了新的經營策略,他一方麵繼續抓好郵購商業,另一方麵,則以更大力量著重發展門市零售——零售商店。這樣可以擴大服務對象,同時為城市居民和農村消費者服務。

從1925年起,西爾斯陸續開設了324家零售店鋪,到1931年,零售營業額已經超出過去郵購銷售的營業額。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問題。之前公司所做的郵購業務是高度集中的,不多的郵購業務即可供應全國,而遍布縱橫幾千裏美國大陸上的零售商店,卻不能事事均由總公司親躬,必須有更有效、更合理的管理層次,各地區商店的經營和公司的統一領導,又是缺一不可。因此,伍德采用“采購部門的集權管理”與“銷售部門的分權管理”相結合的新的經營組織。來實現中央集中采購,又要多店鋪分散銷售。而且過去公司培養的都是可以成功做出郵購業務的人才,並沒有商店管理人才,所以伍德意識到,當務之急是趕緊培養出在零售店做出業績的人才來。因此在他任公司經理的頭十幾年時間裏,對提拔、挑選、培養人員的工作,抓得緊而又緊。以至於這種重視培養人才的作風,西爾斯公司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西爾斯公司不斷發展、不斷成功的重要因素。

3、實施連鎖經營體係

是連鎖經營體係是伍德在任職期間,實施的一個重大的改革措施,所謂連鎖商店是在同一資本下經營性質相同的店鋪的綜合體,它們掛同樣招牌,用同一店名,陳列和裝潢形式也基本相同,經營的商品類別大體一致。連鎖商店因其規模巨大,可以統一進貨,這樣進價可大大降低、還可統一宣傳,而巨額廣巨費分攤到每一店鋪的費用又很小,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必然處於有利地位。西爾斯連鎖商店不僅在美國本土上獲得很大發展,其觸角還延伸到加拿大和歐洲。

之後西爾斯公司又首創了郊區型購物中心。郊區型購物中心的出現,不僅是商業設施上的一大改革,而且對美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生活方式甚至城市發展都產生了影響。這種融商業、服務業、娛樂業為一體的購物中心,甚受世人歡迎,很快遍及美國。

隨著西爾斯公司的不斷發展,公司的經營方式也隨之而發生一些變化,涉足的經濟領域更加廣泛了。西爾斯公司,不僅是百貨大商,而且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寶石商和美國最大的書肆之一。到了60、70年代,西爾斯公司又將經營範圍擴展到金融業和不動產業中。還是藝術品的大買家和大賣家。

1954年,領導西爾斯公司近三十年的伍德退休了,此後,西爾斯公司的總裁等高級領導人員每幾年就更換一次。而最近的一次重大人事變動,發生於1987年1月1日,這一天,西爾斯公司宣布,該公司的經理由麥克爾.布吉克擔任,布吉克原是西爾斯公司的加拿大分公司經理,而加拿大分公司在西爾斯集團中僅屬支流,所以布吉克的升職堪稱為破格提拔。

當時西爾斯公司的經營狀況連續惡化,從1984年起,營業額年增長率隻相當於美國商業零售總額平均增長率的一半,1986年西爾斯公司的總營業額隻有270多億美元,獲利比上一年減少18.7%。布吉克上任後不久,就仔細分析了西爾斯走下坡路的原因。他認為就公司內部而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麵的問題:一是公司總部官僚習氣嚴重,偏於守舊;二是商品儲運手段老化,設備陳舊,技術落後,使公司的商品儲運費用竟占了總銷售額的8%,而與西爾斯類似的美國其他商業公司的此項比例還不到3%;三是經營方式呆板,不夠靈活,跟不上形勢的發展。西爾斯連鎖店過去采取的是以“平均的美國人”的特點的均市市場機製,各分店經營方式及至商品類別,陳列形態力求統一,其優點是便於管理,但隨著美國人消費習慣的變化,西爾斯上述經營方式明顯落伍;

4、大刀闊斧改革

布吉克不負眾望布,在找到問題的症結之後,就對此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把分布在美國各地的12個大型商品倉庫砍掉了5個,解雇了5700名倉庫冗餘人員,保留下來的倉庫運輸隊伍也加以整頓,物流係統力求合理化、科學化和高效化,並按地區和市場要求建立專門商店或櫃台,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之後,西爾斯公司當年就擺脫了困境,再次走了上興旺發展之路。

1987年,西爾斯公司營業額達480多億美元,比1986年增長了77.8%,1989年公司總營業額已達539億美元,比1986年增長了差不多一倍。業務範圍也迅速擴大,連汽車服務、家具租賃、住房維修和擴建也囊括手中。

西爾斯公司現在已經成為美國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據統計,美國人日常的商品消費,西爾斯控製了8.8%,7個美國家庭中,至少有一個使用的是西爾斯的信用卡。西爾斯公司有今天的成績,完全仰賴領導人靈活多變的經營策略,可以說西爾斯公司的每一位領導人都通“九變之利”,也深諳“雜於利而務可信也,雜於害而患可解也”的道理,所以無論遇到任何情況都可以從容應對,因而西爾斯公司有了今天的成功。

競選市長

孫子在本篇中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軍事理論,就是“君命有所不受”。戰場之上,情況千變萬化,如果將領的一舉一動都要按照遠在千裏之外的國君的要求,而不能機動處置的話,是很難打勝仗的。在曆史上,機械地按國君命令行事,最後遭致慘敗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為了勝利,將領的命令必須隨著戰局發展變化,不能僵化固守成命,一成不變。

一個城市公開招聘市長助理,條件隻有一個,就是應征者必須是男人。當然,這裏所說的男人並不僅僅從生理上界定,它指的是精神上的男人,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經過了一關一關的角逐,隻剩下一小部分競爭者參加到最後一關的比賽,比賽那天,競爭者們聚集在市政府大院內,輪流去一個辦公室應考,這最後一關的考官就是市長本人。

第一個競爭者進來,隻見他一頭金發熠熠閃光,高大魁梧,天庭飽滿,儀表堂堂,光看外表,他是一個合適的人選。市長帶他來到一個房間裏,這個房間的地板上灑滿了碎玻璃,尖銳鋒利,望之令人心驚膽寒。市長以萬分威嚴的口氣說:“看到房間那頭的桌子上的表格了嗎?脫下你的鞋子!勇敢的走進去,將桌子上的表格取出來,填好交給我!”競爭者聽了,沒有絲毫猶豫的就將鞋子脫掉,踩著尖銳的碎玻璃取出表格,盡管他忍受著鑽心的痛,但依然鎮定自若,表情泰然,他把表格填好交給了市長。靜靜地望著市長。期待市長可以給他一個想要的答案,沒想要市長指著一個大廳淡淡地說:“你先去那裏等候。”

接著市長又帶著第二個競爭者來到另一間屋子前,這間屋子的門緊緊地關閉著。市長對他說:“屋子裏邊有一張桌子,桌子上有一張登記表,你進去將表取出來填好交給我!”這位競爭者推門,但門是鎖著的,根本進不去。“用腦袋把門撞開!”市長命令道。男人不由分說,立刻低頭硬撞,一下、兩下、三下……足足有半個小時,撞得頭破血流,門終於開了。他取出表認真地填好交給了市長,市長說:“你可以去大廳等候了。”競爭者非常高興。

就這樣,一個接一個,那些身強體壯的競爭者都用自己的意誌和勇氣證明了自己的男人魄力。但市長表情卻越來越沉重。直到最後一個競爭者來到一個房間。

市長指著站在房間裏的一個瘦弱的老人對男人說:“他手裏有一張登記表,你去把它拿過來填好交給我!不過他不會輕易給你的,你必須用你剛硬的鐵拳將他打倒。”

“為什麼?”最後這名競爭者嚴肅的問市長:“你得有讓我認為有足夠的道理?”

“不為什麼,這是命令!”市長厲聲回答道。

“你簡直是個瘋子,我憑什麼打人家?他隻是弱小的老人!”競爭者堅持自己的意見。

市長隻好又帶他分別去了那個有碎玻璃的房間和緊鎖著門的房間,同樣遭到了他的反對和拒絕。無論市長怎麼對他大發雷霆,他都認為無論是進那個房間都是一件荒唐事,到底他也沒有聽市長的任何一個命令。

最後市長將這些應考的人都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最後的得勝者是最後一個競爭者。那些無一不傷筋動骨的人都捂著自己的傷口審視著被宣布考中的人,當大家發現他身上一點傷也沒有時都驚愕地張大了嘴吧,非常不服氣的異口同聲問市長,為什麼。

市長回答說:“因為你們都不是真正的男人,他才是。真正的男人懂得反抗,是敢於為正義和真理獻身的人,而不是選擇唯命是從,做出沒有道理的犧牲的。”

原來如此,所有的競爭者這才恍然大悟。

在戰場上,國家元首的命令有時可以不接受,因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如果君命不適於戰機,戰場指揮官為爭取決定性的勝利,為利國利民,可隨機應變而獨斷處置。孫子提到的“君命有所不受”講求的就是這個意思。

智擒盜賊

“圍地則謀”,是本篇中一個重要的軍事思想,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隻要用對方法,就一定可以突破重圍重見天日。

相傳古時候,有一戶有錢人家住在郊區,人稀地僻,遠離鬧市,所以常有盜賊出沒。

一日,這家的主人設宴,招待親朋好友,賓主盡興,聊得很開心。客人散去,已是夜半時分。主人不勝酒力,上床倒頭便睡。哪知沒過一會兒,一夥強盜就破門而人,一行約有二三十人。他們將這家的下人及孩子統統捆了起來。開始搶奪財物。

這是這家的管家趕忙起來說道:“我家主人的物品陳放都經我手放的,既然各位特為這些東西而來,我也不敢阻攔。隻是我家主人剛剛睡熟,千萬不要驚動他。你們要什麼盡管拿,我來領路,隻是別傷害眾人、毀壞家具。”說罷,管家拿起蠟燭,領眾賊來到一個偏房,指著一排箱子說:“這箱是酒器,這箱是錦緞,這箱是衣服,要什麼你們自己拿吧。”

盜賊一看這麼多的財物,立刻什麼也不顧的拿起來,他們就地取材,將被子裏的棉胎拿掉,成為大口袋,把金銀器皿往袋裏猛裝。很快照亮的蠟燭點完了,管家趕緊又續上一隻。這群盜賊更是忙的不亦樂乎,根本不知道其實管家這邊已經暗暗動了手腳。一時,財物拿完,才盡興而歸。

第二天主人醒來一看家中多年積蓄付諸盜賊,不覺憂心如焚。

這時管家說道:“這人不必憂心,那夥強盜很好抓?”

主人疑惑道:“要抓盜賊,談何容易啊?”

管家笑道:“這些強盜身上穿的都是白衣裳,趁他們裝財物時,我把燭油塗在他們後背上了。憑這個標誌,一查不就明了,這夥強盜一個也跑不掉。”

主人一聽大喜,趕忙把這個情況上報官府,不出兩天,就將所有的盜賊全部抓獲。

這家管家就是用“圍地則謀”的思考方式,幫主人擺脫困境,抓住盜賊的,可謂一個很有策略想法的聰明的管家。

枉信他人

孫子在本篇中諄諄地告誡軍隊的統帥們,麵對敵人“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千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敵人的“不來”、“不攻”上麵,而要把勝利奠定在己方的充分準備,使敵人無懈可擊、無機可乘的基礎上。因為戰爭是智和勇的搏擊,一次小的疏忽失誤就有可能導致兵敗身亡,甚至國破家亡的惡果,在處世上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步不慎,追悔莫及,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黃歇就是因為不注意防範而喪命的。

在楚考烈王在位期間,春申君執掌楚國的大權。楚考烈王雖然有很多妃嬪,但卻沒有一個可以為楚王懷有子嗣的。春申君擔心國君去世後,楚國會圍繞君位一事會發生內亂,因此暗暗著急。春申君有一名門下食客叫做李園。李園是趙國人,他的妹妹頗有姿色,李園想把妹妹獻給楚王,但他聽說楚王宮中的美女都不生育,惟恐自己的妹妹入宮後也不能生育,於是想出了一條妙計,

李園先故意向春申君請假回趙國去,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從趙國回來。春申君很生氣,問李園為何在趙國耽擱了這麼長的時間。李園回答說:“齊王想聘我妹妹入宮為王妃,我不願妹妹嫁給齊王,就與齊國的使者周旋,所以延誤了歸期。”這春申君也是個好色之徒,聽了這話心想:既然是齊王都想聘李園的妹妹為妃,可見他妹妹一定容貌過人,既然他不想讓妹妹遠嫁齊國,不如我納來為妾好了,他是我門下食客,一定不會拒絕的。於是便向李園提出了這個要求,沒想到,李園很爽快的答應了春申君,立刻將妹妹送進府來。

其實這正中李園下懷,李園要的就是這個結果,他之前就已經囑托好妹妹了,兄妹二人的計劃正一步步展開。就這樣,春申君將李園的妹妹納為侍妾,沒過多久,李園的妹妹就懷孕了。隨後,按照李園的囑托,李園的妹妹對春申君說:“夫君在楚國為相二十多年了,地位無人可及,這是楚王信任你中重用你的緣故。可是楚王現在沒有兒子,他死了之後,肯定要是他的兄弟即位。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時候他的兄弟要委任自己的親信為相,那夫君的相位可就保不住了。妾身現在已經有了身孕,別人又不知道,夫君何不把我獻給楚王,到那時如能生下個兒子,天下不就是夫君的了嗎?”

春申君還以為此妾是在為自己著想,毫不懷疑。而且一想到又有這麼多的好處,便同意了,秘密把李園的妹妹地移出相府,把她推薦給了楚王。楚王非常寵愛李園的妹妹,整日與她私守在一起。數月後,李園的妹妹分娩,果然是個男孩!楚王欣喜萬分,當即立這個孩子為太子,李園也因此地位日益顯赫,逐漸成了楚國的權貴。

漸漸地,朝堂之上已經沒有對手,隻有春申君的地位可以跟他抗衡,李園覺得春申君成了他最大的政敵,而且他又擔心春申君會把太子的真象說出來,於是便網羅刺客,下決心殺掉春申君。春申君的門客朱英探知了李園的陰謀,便把李園的陰謀告訴給春申君,並獻計道:“現在,楚王病人膏盲,沒有幾天活頭了。楚王一死,李園就會首先進入宮中,殺掉你,奪取大權。如果讓我到宮中充當侍衛,楚王一死,李園入宮,我就立即殺掉他,你就可免去災禍了。”

但春申君根本不在意朱英所說,隻是淡淡回答說::“李園對我很好,是你多心。”公元前238年4月楚考烈王與病逝,果然如朱英說的一樣,楚王一死,李園就搶先入宮,等春申君趕到時,李園的刺客一擁而出,將春申君當場刺死,又把春申君全家斬盡殺絕。而朱英怕自己與春申君一起蒙難,早已逃離了楚國。

俗話說:“人心隔肚皮。”在處世過程中,防人之心不可無。春申君就是因不聽取屬下的意見,盲目自得,疏於防患,不僅自己亡於非命,還禍及家族,可悲可歎。“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凡事要做完全的準備,才是最後的贏家。

圍地則謀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商家紛紛打出各種促銷旗號,但由於這樣做的商家太多,所以往往已經不能吸引顧客的特別注意了,所以,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變通,“圍地則謀”出奇製勝,用新的促銷方法吸引顧客的眼球。

湯姆沿街開了一家是零售商店,但這條街上的商店很多,競爭很激烈,無論湯姆怎麼努力,商店的生意都不是很好,湯姆為扭轉這個局麵,招攬顧客,他想出了一條妙計:

湯姆在一塊膠合板上摳了5個小洞,每一小洞的旁邊分別寫上10%、20%、30%、40%、50%,然後把五個小玻璃瓶分別放在小洞後麵。

一切準備得當之後,湯姆把將它們放在櫃台上。每當有顧客來購物時,湯姆就放出一隻小老鼠,小老鼠鑽人哪隻玻璃瓶,就按那個洞旁標明的百分比打折扣售貨物,也就是,如果小老鼠鑽入標明40%數碼的那個小洞後的玻璃瓶,當然就要折價40%賣出本店的商品。

許多顧客對這樣新奇的打折方式感到很有趣,紛紛跑來購買商品,一睹究竟,老鼠在鑽小洞的時候,都期盼著它鑽到數額個較大的洞口裏。

湯姆是個聰明人,他早已洞悉了老鼠的生活習性,他知道老鼠喜歡呆在有同類的地方,所以當小老鼠在每個小洞前踟躕時,它們是在探尋是否有同類呆在裏麵,湯姆早已把幾粒老鼠糞便放入了標有10%、20%小洞後的玻璃瓶中,小老鼠嗅到了同類的糞便味,認為裏麵有同類,於是欣然而入。因此,顧客們隻能買到折價10%或20%的貨物,而在當時的市場上,其他商店的貨物大多也折價10%或20%出售。湯姆的店雖然沒有真正別比別的店給顧客帶來優惠,但憑著這種新穎的打折方式,讓小店的顧客絡繹不絕,給湯姆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在困境的時候,就要為自己謀劃出路,這樣才能突出重圍,找到新的發展。

技巧推銷

孫子在本篇中提到“趨諸侯者以利”,意在表明,想讓別人聽你的安排,自己把握主動權,就要用各種利益去引誘人別人。生活中“小利”很多,哪怕僅僅是一張小卡片,一句問侯,隻要用得恰如其分,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裏記載了這樣一個人物,叫做:喬·吉拉德。他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因為他在15年中賣出13001輛汽車,並創下一年賣出1425輛的記錄,說起來這樣的銷售記錄真是有點驚人,他在自己的事業上做的這麼成功的,到底是靠的什麼呢?他有什麼銷售的秘密技巧嗎?看到接下的這個故事,你也許會明白。

喬·吉拉德說有一次一位中年婦女走進他的展銷室,說想在這兒看看車打發一會兒時間。於是喬·吉拉德就跟她閑聊起來,在閑談中,這位女士告訴喬·吉拉德,她想買一輛白色的福特車——就像她表姐開的那輛——作為送個自己55歲的生日禮物。但對麵福特車行的推銷員讓她過一小時後再去,所以她就先來這兒看看。

喬·吉拉德聽後立刻對這位女士說“生日快樂!夫人。”說完,他出去請秘書為他買一束玫瑰花。回來後,喬·吉拉德對這位女士說:“夫人,您喜歡白色車,既然您現在有時間,我給您介紹一下我們的雙門式轎車——也是白色的。”正早介紹的過程中,女秘書走了進來,遞給喬·吉拉德一束玫瑰花。喬·吉拉德把花送給那位女士,並說道:“祝您長壽,尊敬的夫人。”

她很受感動,眼眶都濕了。“已經很久沒有人給我送禮物了,剛才那位福特推銷員一定是看我開了部舊車,以為我買不起新車。我剛要看車他卻說要去收一筆款,於是我就上這兒來等他。其實我隻是想要一輛白色車而已,隻不過表姐的車是福特,所以我也想買福特。現在想想,不買福特也可以。”

最後她在喬·吉拉德這兒買走了一輛雪佛萊,並寫了一張全額支票,其實上從頭到尾我喬·吉拉德的言語中都沒有勸她放棄福特而買雪佛萊的詞句。隻是因為她在這裏感到受了重視,於是放棄了原來的打算,轉而選擇了喬·吉拉德的產品。

施以“小利,”,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好方法。但“小利”之中須飽含真誠,喬·吉拉德就是這樣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上獲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