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紫府識海》
嶽淩風懶得解釋,順著下通道出得師傅洞府,夜空浮雲散盡,穹頂幹淨如青玉,明月皎潔,繁星點點,說不出的清爽璀璨,讓他身心一振,仰首望天,目光自然而然落在北鬥七星的方位,隻覺得天樞星光華流轉,蜿蜒交織,心頭豁然一亮,展開身法極速趕往自己修行的山頭。
進入廬舍,陳小雪睡得正酣,間或發出一聲輕微的鼾聲。
嶽淩風目光柔和地看了一眼,就床前席地而坐。他剛才在師傅洞府已經調息了一番,出洞府又得夜色洗滌心境,此時正是精神飽滿,意識就順勢進入識海。
識海位於眉心祖竅穴,乃自身神魂盤踞之地,統領全身心精神思感。常人神魂不顯,識海混沌,自視不清也就罷了,但就是開啟識海的修真者,也未必知道自己祖竅穴完整的模樣,因為那裏一團混沌,在他們神魂意識觀望中,也隻能看清順眉心而入的一條通道和自己神魂蘇醒後於混沌之中開辟出的一個識海空間,這個空間可以隨著修為的壯大而無限擴展,但外圍的混沌也是無有窮盡。據《符道證仙錄》裏麵記載,地球上的修真者還沒有人能夠煉化或者說是拓展識海外圍的混沌之地。為什麼說識海又稱為紫府,兩個名稱有互通之處,從意義上說,識海內神魂盤踞,可謂“府”,神魂蘇醒開辟出的空間可謂“海”,統領全身心精神思感,可謂“識”,而此處於一身竅穴來說可謂重中之重,尊貴無比,則當得起一個“紫”字。從形狀上說更好理解,識海空間與眉心通道之間的門戶看上去更像一方府邸。此時嶽淩風的意識順通道而入,在他的意識空間裏,隻見眉心那條通道紫意盎然,寬一米,長一米五,盡頭立一扇門戶,分兩頁,如兩塊山石Bing立,色做紫玉,高有三尺,頁寬一尺二寸,門頭上紫玉琉璃,鬥拱飛簷,雖說小巧,卻莊嚴古樸,渾然天成,從賣相看,較之古時王公貴族的主府門第猶有過之。再往門頭上方看,一片混沌,如烏雲壓頂,在烏雲與門頭之間又隱現拇指大一團清氣,這是日後天眼孕育開啟的地方。總之,紫府與識海不分彼此,互為一體,相輔相成,隨著自身修為的增加,府門與識海都會擴展壯大,而不同的人,其府門形狀和識海空間都不盡相同。
嶽淩風意識念動之間,紫玉般如山石Bing立的門頁向兩側分開,他的整個心神便沉入識海。目前他開辟的識海空間上下方圓差不多有兩丈大小,上方空間金黃巨書吞吐金芒,左下角一滴色澤鮮豔的血珠靜靜飄浮。下方空間底部,紫金色神識彙聚,如一泓湖水,平滑如鏡,鏡麵直徑剛好一米。這時他心神沉入其中,紫金色的湖水微微蕩漾。他大致看了一下便不再理會,意識順著剛才夜觀北鬥七星的一點明悟,運轉《七星演神訣》第一層功法口訣,一絲絲淡紫色的光線自湖麵升起。嶽淩風知道這一絲絲淡紫色光線就是他已經蘇醒了的神魂,如果不是他的識海經過先天紫氣變異,那這一絲絲淡紫色的光線應該是純白色的,修真界所說“神魂源自先天,清淨無垢,而不昧也。”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是說世上物種有靈,其神魂都是秉承純淨無暇的先天清氣而生,方保那一點靈光不昧。不過這一絲絲神魂雖然應心升騰而起,卻軟綿無力,難以操控他們依訣波動交織,更別說讓他們彙聚在一起了。幾次嚐試都以失敗而告終。
嶽淩風猛然驚醒,自己操之過急了,失了清淨無為的道心。
他的意識退出識海,呼吸吐納,平心靜氣,放飛心靈,不思不想,直到靈台一片清明,再慢慢回想《七星演神訣》第一層的心法口訣。當回想到口訣最後一句“神如絲,合氣方生。”覺得問題就出在這句話上麵。原來他的理解是:神魂柔弱,牽引成絲,需精神飽滿,神完氣足,方能賦予其波動交織的動力。此時靈台清明,就想起修真者的神魂在識海開啟後隻是蘇醒過來罷了,那些看上去如煙如霧,如光幕鋪張,如水波蕩漾等等形態,隻不過是神魂在識海內的本能演化,並不是一種形態的凝聚,在自身意識的觸摸中仍是一片虛無,神魂想要真正凝聚形態形狀,則要到道基築定,那時精神凝練,神魂彙聚,看上去依舊虛幻縹緲。此刻自己仗著《七星演神訣》欲凝聚出第一顆北鬥星座,等於是提前凝聚出神魂的另類形狀,屬於秘法催生,想來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那麼這個“氣”字當作自身氣血來解釋,以肉身氣血激發神魂,給予他生命的活力。如此,要是自身境界不足,氣血不夠充盈,強行修煉的話,有可能會氣血大幅虧損,傷到自身根基,折損壽元!這或許不是專供妖修修煉的功法,但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極高。嶽淩風沉思片刻,決定修習,以他的身子底蘊,練這第一層功法還傷不了他的根基。若是修習有成,等於是提前體驗到另類神魂的凝聚過程,讓他對神魂的認知和運用多了一份感悟,到時他以武入道,正式踏入修真門檻的起點,比起同輩修真者高的不是一點半點,而且他也因此多了一大保命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