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劑:天使還是魔鬼
食品添加劑是指用於改善食品品質、延長食品保存期、便於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營養成分的一類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質或者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大大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並被譽為現代食品工業的靈魂,這主要是它給食品工業帶來許多好處,這是其天使的一麵。
利於保存,防止變質
例如,防腐劑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敗變質,延長食品的保存期,同時還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汙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劑則可阻止或推遲食品的氧化變質,以提供食品的穩定性和耐藏性,同時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動氧化物質的形成。此外,還可用來防止食品,特別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變與非酶褐變。這些對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狀
食品的色、香、味、形態和質地等是衡量食品質量的重要指標。適當使用著色劑、護色劑、漂白劑、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劑、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可明顯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
保持或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
在食品加工時適當地添加某些屬於天然營養範圍的食品營養強化劑,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這對防止營養不良和營養缺乏、促進營養平衡、提高人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增加食品的品種和方便性
現在市場上已擁有多達20000種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費者選擇,盡管這些食品的生產大多通過一定包裝及不同加工方法處理,但在生產工程中,一些色、香、味俱全的產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著色、增香、調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劑。正是這些眾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應,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
有利食品加工,適應生產機械化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劑、助濾劑、穩定和凝固劑等,可有利於食品的加工操作。例如,當使用葡萄糖酸δ內酯作為豆腐凝固劑時,可有利於豆腐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
滿足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應盡可能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則可用無營養甜味劑或低熱能甜味劑,如三氯蔗糖或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甲酯製成無糖食品供應。
但現在一些企業存在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比如,為了增加產品的賣相、保鮮期以及為讓某些指標達到國家標準等,一些商家不願通過工藝改良和科技投入來解決,而主要依賴添加劑以減少成本,甚至違規胡亂使用添加劑,從而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除了違規使用的添加劑外,那些允許使用的添加劑也不是百分之百地安全。比如,眼下我們的食品、飲料中常常可見甜蜜素、安賽蜜、糖精鈉等,代替蔗糖增加甜味。這些成分用量少,一般不會有問題。如果含量超標,就會對人體的肝髒和神經係統造成危害,特別是對代謝排毒能力較弱的老人、孕婦、小孩危害更明顯。還有用作防腐劑的苯甲酸和在糕點、飲料中大量運用的植物奶油,同樣隱含健康風險。而且,人們對添加劑認識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以甜蜜素為例,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就以有致癌危險全麵禁止使用,但在包括我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目前仍將此作為“安全品”廣泛使用。這就是食品添加劑作為魔鬼的一麵。
正確防範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特別是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控製使用量。但其毒性除與物質本身的化學結構和理化性質有關外,還與其有效濃度、作用時間、接觸途徑和部位、物質的相互作用與機體的機能狀態等條件有關。因此,不論食品添加劑的毒性強弱、計量大小,對人體均有一個劑量與效應關係的問題,也就是說,隻有達到一定的濃度和劑量水平,才顯現毒害作用。根據以上特性,消費者應該采取以下方法進行食品添加劑的危害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