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喀曲道上(上)(3 / 3)

中夜,忽然雷聲轟響,風雨大作,窗戶與天井也一片漆黑,雷雨過後,窗戶與天井才漸漸發白,雨後漏水,下半夜我一醒再醒,早晨起來有點發燒,活佛摸摸我的額頭,很不安。出門時,聞到一股濃烈的汗臭味,是馬群來了,看著馬鐙,心裏很不踏實。我猶豫著走還是不走。

我想到自己一直為自己的信念在吃苦,既然這樣,應該像接受幸福一樣去接受它,再說這樣的日子在我生命中也不會多,這樣一想倒恢複了一點力氣。

我服了幾片感冒通,渴睡,喇嘛為我牽馬,把我雙腳從馬鐙裏退出,我垂頭打著睦睡,身體隨著馬身而晃動。半睡半醒中,聽著馬蹄疲憊地打在乏味的馬途上。近午,我感到身體正在漸漸複原,渾獨的神誌也在漸漸變得清晰,我看著砂礫荒原上長出的一株植物的嫩芽,心裏一陣感動,我是多麼感謝自己如同這植物一樣頑強的生命力。

山穀裏一片幽暗,從深處流出來的泉水被襯得異常醒目,正前方有一山兀然而立,正是我們將要攀越的喀曲大神山。

活佛昨晚做了一夢,夢見他在一長梯上攀登,還未上梯頂,來一個穿白衣的人握住他的手說,我不拖你,你是不能登過這梯頂的。活佛說這是一個吉祥的夢。

山腳下,到處是雪水融化而成的流泉,彙成一條寬闊的河,水流湍急,氣溫驟減,水中有被山洪衝倒的樹木浸泡著。嗽嘛幾次渡河都沒有成功,清洌而寒冷的河水泠泠作響,刺痛馬骨,馬到中流便再也不敢前行。

這時,頭頂忽然飛來一隻白鳥,當聽到鳥的鳴叫,馬足登著一塊大石,終於得渡。當我們全部渡過後,活佛久久注視白鳥飛去的方向合掌。我覺得那晚在朱拉山絕壁上看到的白鳥,也是這一隻,內心一陣溫暖。

緣溪行,我們已經繞到神山的南坡了,天地因綠色而變得有點幽暗,從印度洋進入喜瑪拉雅山峽穀的季風,明顯地形成了一種小氣候。盡管周圍的山峰上積雪四季不化,四周山穀寸草不生,裸露的岩石顯現出猙獰麵目,但在這個山穀裏,白雲穿行,青稞金黃,山洪流過的裂隙流出一條條綠色,牛羊們就在這些裂隙處啃著地衣,溪流兩側綠草成蔭,溪流時而在草上流瀉,在陽光下,如同佛花盛開。

當我們來到一個小坡頂上,這時陽光普照,我們當即在此熬茶。活佛坐在陽光中,天空出現了一片美麗的白雲,活佛笑著問我,你看到了什麼?我說沒有看到什麼,但此刻心裏覺得很高興。活佛於是供上香端坐,香畢,我問活佛,發生了什麼沒有?活佛答,文殊菩薩與彌勒佛在談話,我都聽見了,隻可惜全忘了,你過來,年青人。我於是盤腿坐在法師跟前,微笑著閉目凝神,一會兒,活佛把手放在我的頭頂,我感到昏昧中忽然看到一支燭光啦地亮了一下,我一驚,又熄滅了。

這時候圍上來一群鋤草的姑娘,見到活佛都上前禮拜,熱情地獻上糌巴與青稞酒,其中一個用漢語對我說:“青稞酒雅古獨,我們也雅古獨。”一個膽大的姑娘說:“古休啦,你從哪裏來,這樣高興,你把我們做為隨從帶上,行嗎?”姑娘期待的眼睛盯著活佛,活佛說:“你們不要這樣說,良家姑娘怎能伴隨修行者呢。”“這樣說,你是不答應帶我們一塊走了,那麼就請你唱支歌,留在我們心上吧。”於是活佛唱道:

溫暖的七馬(太陽)

清涼的玉兔(月亮)

給人感觸雖兩樣

願在驅趕黑暗時相會晤

滔滔恒河水

奔流的縛芻河

發源雖是各一方

願共同融彙為大海洪海

分別的錯誤念頭

不分別的三昧智慧

雖有幻誤與解脫之別

願在廣大法界中相會

明淨智慧的佛鈴

無分別的三昧金剛杵

語言的含意雖異

願融合在雙運之中

我瑜伽行者朝佛去

姑娘為我施舍食品

所作所為雖有異

願融合成一個純潔的心。

活佛的聲音柔和動聽,節奏舒緩,高雅優美之中蘊含著他那崇高的宗教精神,至今令我記憶猶新。

喀曲,就是這座大神山,它的曆史,幾乎濃縮整個西藏佛教史。早在《五部遺教》中就有記載,《巴協》則提到赤鬆德讚時耶協旺布被娘·丁增布所逼迫,曾到這裏隱居修行,魯·南喀寧布在此曾為牟底讚普傳授過無上大瑜伽灌頂,再後來,寧瑪派、喝舉派的著名高僧大德如蓮花生、瑪爾巴、米拉日巴、梅龍多吉、藏布嘉熱、恰那多吉、洛熱巴、郭倉巴等都在此修行。黃教教主宗喀巴,也曾在三十九歲那年,在此參拜過恰那多吉,這個神秘的山穀,曆來被大德們認為是二十四勝境中,勝樂金剛最殊勝的道場。許多修行洞一直保存至今。當我們騎馬行進在這條山道上,耳畔仿佛還回響著那些過往人們的足音和留在空中的話語聲。

快近寺廟時,遠方的山穀灰雲低垂,山路旁的樹叢與野花野草都彌漫在一片昏暗中,山脊上滾動著風暴看上去像是黑色的,流泉從黑色的山峰上懸掛,在山頂處已凝成冰掛,往下融化成流泉從高處摔下,濺起一片潔白的浪花而從灰暗的山腳下涓涓流出。

寺廟建在一處平礦的坡地上,寺廟的廢墟很大,湮沒在雜草中,寺內的石板路麵和已朽的木門被雨水淋得一片潔淨。白山黑水,一派隆冬的景象,我忽然有一種錯覺,好像我在某個冬季到過這裏。

這個晚上,我佇坐在僧舍的小窗前,燭光如豆,山風停歇了,窗口下方,凝脂一般的山霧漸漸落人幽暗,黑色的山頭在霧中若隱若現,窗口上方,是經年的布幔,在虛空中飄蕩,我就一直這樣端坐著。後來,下雨了,大雨滂沱,雨水被風吹刷到我的臉上,我這時想起我的命運之波,在這遙遠的喜瑪拉雅山麓的種種因緣。我也想到,那些已逝的高僧、智者不也曾經這樣端坐,與我一樣,凝視過這如霧變幻的人生圖景。今夕,我的靈魂觸摸著無數已逝的星辰,盡管我無法了解精深的內涵,但能夠以這種方式相遇,也是一種因緣。

雨停了,月光升起來,將我的身體照得一片晶瑩,山穀雨霧也被山風吹得一幹二淨,我與周圍世界的聯係漸漸淡去,隻留下月亮、清空、窗欞和我。我想到佛教中把生命比作“光明”,這裏有著多麼深邃而不可言傳的體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