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這種天真舉動,爸爸媽媽沒有責怪他,而是耐心地向他講述,人不能孵出小雞來的道理。他們知道,對孩子的求知欲望,應當給予愛護,循循善誘,加以引導。如果一棍子打下去,也許以後他再也不敢問這問那了。愛迪生聽媽媽講過關於怎麼才能孵出小雞的道理之後,知道自己這麼做是沒有用的。從此以後,做任何試驗,他都注意科學了。
愛迪生8歲那年開始上學。他的求知欲很強,對老師講的每一個問題,總愛尋根問底。有一次上算術課,講到2加2等於4,別的學生都在專心致誌地聽老師講課,愛迪生突然問老師:“老師,為什麼2加2能等於4?”老師回答不上來,還以為愛迪生是存心搗亂,故意為難老師。老師不喜歡這個學生,還罵他“糊塗”!
愛迪生受不了這個委屈,回家後告訴了媽媽。南希並不是無原則地溺愛孩子的人,她到學校先去向老師了解情況。老師講的情況,使這位當過教師的母親覺得,問題是在老師的教育方法不對。於是,南希建議老師要更多地了解學生的性格。誰知,這位老師竟然勃然大怒。他說:“我隻知道教書,不知道什麼性格不性格!”南希看這位老師無可理喻,也很生氣。她說:“你教不了這樣的學生,隻能說明你自己無能。”愛迪生隻好被迫退學。這,就是愛迪生的全部學曆了。
後來,愛迪生回憶說:
“我終於發現母親是多麼的可親。她帶我回到學校,斥責那位老師信口胡言。她是我當時的最大的支持者,我當場下定決心,決不辜負母親的期望,一定要使她看到,她對我的信任並沒錯。”
從此,母親除了料理日常家務以外,又挑起教育兒子的重擔。她了解孩子的性格,因勢利導地教孩子閱讀英文、算術、曆史和科學方麵的通俗讀物,讓他涉獵各方麵的知識。愛迪生在11歲時,就讀了吉本的《羅馬史》、休謨的《英國史》、笛福的《魯濱遜飄流記》、雨果的《悲慘世界》等名著,還讀了牛頓和法拉第的科學著作和關於物理、化學方麵的普及讀物《博物教科書》。母親的教育啟迪著他幼小的心靈,他最喜歡做化學試驗,漸漸地成了一個試驗迷。他把父母給他的零用錢積攢起來,用於購買化學藥品;又弄來二百多個瓶子,在自己家的地窖裏辦起了“實驗室”。他每天工作到深夜,對外麵孩子們的遊戲卻一點兒也不感興趣。
實驗往往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小愛迪生和母親一起做的實驗,是那樣的有趣,更激發了他對科學實驗的興趣。而且,這種興趣越來越強烈,光照著書本已經不能使他感到滿足了,他常常別出心裁地進行一些實驗。有一次,小愛迪生用銅絲拴住兩隻貓,並用力在貓的脊背上揉搓。他是想進行摩擦生電的實驗,結果被貓抓破了手。
孩子的這些實驗曾經使南希感到過憂慮,但她並沒有因噎廢食,禁止孩子做實驗。
有一次,愛迪生看到氣球裏麵裝滿了氣就能上天。他想,如果讓人的身體裏也裝滿氣,人不是也能上天了嗎?怎樣才能讓人身體裏裝滿氣呢?愛迪生想到當時的一種瀉藥叫做“沸騰散”。他想,水沸騰了就冒氣,這藥吃到肚子裏,大概也能冒氣。他找了一大包藥,讓鄰居一個孩子吃下去。結果,那孩子不但沒有能飛起來,反而肚子疼得不得了,隻好趕快找來醫生搶救。
這件事使南希非常生氣,她下命令停止愛迪生的化學實驗。愛迪生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一麵向媽媽保證以後絕不再做這種蠻幹的事,一麵要求媽媽允許他繼續做實驗,來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南希看到孩子的悔過是真誠的,就收回了成命。同時,也更加耐心細致地指導愛迪生的學習和實驗。可以想象,如果愛迪生不是有這樣一位好媽媽,這個天才的大發明家很有可能在萌芽時期就被扼殺了。
愛迪生12歲時,家境更困難了,他所熱衷的實驗,失去了經濟上的支持。當時,從底特律到休倫港的鐵路開始通車,他征得父母的同意,到列車上賣報。這樣既可以糊口,又可以購買實驗用品。等火車一到終點,還可以到藏書豐富的底特律圖書館去讀書。他把行李車當作“實驗室”,在列車上繼續做他的實驗。有一次,列車行進時,把架子上的一瓶磷震了下來,引起行李車著火。車長狠狠地打了他幾個耳光,孩子的右耳竟被打聾了。但愛迪生並不氣餒,將行李車上的實驗室又搬回家裏繼續實驗。
16歲那年,愛迪生在火車飛快駛來時,奮不顧身地搶救了一位在道軌上玩耍的孩子。孩子的父親是位出色的報務員,非常感謝愛迪生,將電報報務技術教給了他。從這時起,愛迪生的研究就集中在電學方麵了。他先後在鐵路、威因炮台、印第安納州電報公司和波士頓電報公司當過報務員。盡管他刻苦鑽研,精通技術,但常常因為搞實驗耽誤工作而被解雇,不得不到處流浪。23歲那年,愛迪生在紐約幫助金價標示所修好了通報機,並發明了金價印刷機,這才名聲大振,經濟上也有了保障。他高興地給父母寄了一大筆錢。
1871年4月9日,愛迪生收到父親拍來關於母親病故的電報。頓時,母親慈愛的麵容,在他童年時母親燈下教書的情景,一齊湧上了心頭。愛迪生急忙趕回家中,撲在母親遺體上嚎啕大哭起來。他覺得,隻有努力加倍工作,多發明對大眾有用的東西,才是對母親的最好紀念。
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和期望沒有落空,孩子向母親發出的誓言也不是空談。通過頑強的學習,刻苦的鑽研,愛迪生終於在母親死後的1872年到1875年這幾年中,先後發明了自動電報機,二重、四重、六重發報機和英文打字機;以後,他又相繼發明了留聲機、電燈、電話、蓄電池、電影等。在進入電器化時代的技術革命中,他為人類作出了重大貢獻。
評析
好奇心可以說人皆有之,隻不過有的人強烈一些而有一些人弱一些罷了。可以說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往往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們創造的源泉。好奇心的培養取決於父母的因勢利導。愛迪生隻上了三年的學,在校也被認為是個差等生,為什麼後來卻成了世界聞名的發明大王。
在愛迪生的一生中,除母親因勢利導外,關鍵時刻的理解、支持和信任,給了愛迪生以極大的信心和力量,從而使他作出了讓世界矚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