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能缺乏遠見和洞察力(2 / 2)

於是,他立即找到了餐廳老板麥當勞兄弟,要求合夥與他們做生意。克羅克向他們陳述了自己的想法,告訴他們要是去別的城市開幾家分店的話,將會大大提高現在的營業額,並自告奮勇為它們開路,隻要他們提供資金。

但麥當勞兄弟並不感興趣,他們已經很滿足了。因為當時憑著這一個店,一年就已經能夠穩賺 25 萬美元,這在當時不是個小數字。不過,他們同意讓克羅克加入進來,幫他們料理生意。

克羅克進入快餐店後,很快就掌握了經營快餐店的一套辦法。他曾多次建議麥當勞兄弟改善營業環境,以吸引更多的顧客;並提出配製份飯、輕便包裝、送飯上門等一係列經營方法,以擴大業務範圍,增加服務種類,獲取更多的營業收入。

由於克羅克經營有道,為店裏招來了不少顧客,生意越做越好。這使麥當勞兄弟對他極為看重,對他更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餐館名義上仍是麥氏兄弟的,但實際上餐館的經營管理、決策權慢慢已經完全掌握在克羅克的手中了。

與此同時,克羅克不忘做大麥當勞的想法,建議麥氏兄弟在全國各地開設連鎖店。在克羅克的努力下,6 年之後,麥當勞在全美國的連鎖店達到 200 多家,克羅克已經看到了一個快餐帝國的前景。

通過與麥氏兄弟的合作,他發現這兩個人目光短淺,跟他們長期合作不會有太大發展前途。看著快餐帝國的美妙前景,克羅克決定買下麥當勞,自己獨自單幹。

1961 年的一個晚上,克羅克與麥氏兄弟進行了一次很艱難的談判。起初,克羅克先提出較為苛刻的條件,對方堅決不答應,克羅克稍作讓步後,雙方又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最終克羅克答應以 270 萬美元的現金,買下麥當勞餐館。

麥氏兄弟盡管有種種憂慮與不安,但麵對如此誘人的價格,他們終於動心了。“270 萬美元,整整 270 萬美元呀!這麼優惠的價格,傻瓜才會不接受呢!”雙方就此達成協議,並很快進行了產權交割,辦理了有關移交手續。

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而快餐館也借眾人之口,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其在美國的知名度。1968 年麥當勞有 1000 家店鋪,1978 年就達 5000 家。經過 40 餘年的發展,目前麥當勞已有 7 萬多家店鋪,遍布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幾乎達到了每四小時開一家新店的速度。

1965 年 4 月 15 日,麥當勞公司股票上市時,每股為 22.5 元,不到一個月就漲了一倍。20 年後,股價約為原來的 175 倍。

麥當勞兄弟創立了麥當勞,最後卻又失去了麥當勞,他們可以經營好一個店,卻沒有戰略的眼光,看不到未來的趨勢,所以經營了 25年,一個店還是一個店,直到克羅克的出現,才把麥當勞打造成了一個王國。 管理智慧

識時務者為俊傑。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現在怎樣,而是將來會怎樣。要看到事物的將來,就必須有高遠的眼光。看清了它的將來,堅定不移地去做,事業就已經成功了一半。明智的人總會在放棄微小利益的同時,獲得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