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能缺乏遠見和洞察力
一個人若身處隧道,他看到的就隻是前後非常狹窄的視野。不能缺乏遠見和洞察力,視野開闊,方能看得高遠。
美國的一個攝製組,想拍一部中國農民生活的紀錄片。於是他們來到中國某地農村,找到一位柿農,說要買他 1000 個柿子,請他把這些柿子從樹上摘下來,並演示一下貯存的過程,談好的價錢是 1000 個柿子給 160 元人民幣,折合 20 美元。
這位柿農很高興地同意了。於是他找來一個幫手,一人爬到柿子樹上,用綁有彎鉤的長杆,看準長得好的柿子用勁一擰,柿子就掉了下來。下麵的一個人就從草叢裏把柿子找了出來,撿到一個竹筐裏。柿子不斷地掉下來,滾得到處都是。下麵的人則手腳飛快地把它們不斷地撿到竹筐裏,同時還不忘高聲大嗓地和樹上的人拉著家常。在一邊的美國人覺得這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來。接著又拍了他們貯存柿子的過程。
美國人付了錢就準備離開,那位收了錢的柿農卻一把拉住他們說:“你們怎麼不把買的柿子帶走呢?”美國人說不好帶,也不需要帶,他們買這些柿子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些柿子還是請他自己留著。
天底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柿農心裏想。於是他很生氣地說:“我的柿子很棒呢,質量好得很,你們沒理由瞧不起它們。”美國人聳聳肩,攤開雙手笑了。他們就讓翻譯耐心地跟他解釋,說他們絲毫沒有瞧不起他這些柿子的意思。
翻譯解釋了半天,柿農才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同意讓他們走。但他卻在背後搖搖頭感歎說:“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傻瓜!”
那位柿農不知道,他的 1000 個柿子雖然原地沒動地就賣了 20 美元,但那幾位美國人拍的他們采摘和貯存柿子的紀錄片,拿到美國去卻可以賣更多更多的錢。
那位柿農不知道,在那幾個美國人眼裏,他的那些柿子並不值錢,值錢的是他們的那種獨特有趣的采摘、貯存柿子的生產生活方式。
那位柿農不知道,一個柿子在市場上隻能賣一次,但如果將柿子製成“信息產品”,一個柿子就可以賣一千次一萬次甚至千千萬萬次。
那位柿農很地道,很質樸,很可愛,但他在似懂非懂的情況下就斷定別人是傻瓜,他的可愛也就大打折扣了。
柿農的蠅頭小利比起那幾個美國人的利益來說實在不算什麼,故事看來是講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其實對我們的企業決策者同樣有教育意義。
在企業的投資構成中,我們的決策者是像文中的柿農一樣隻看到眼前的比較直接的“小利益”還是能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發現更大,但可能比較隱蔽的“大利益”呢?這可是個很大的學問。明智的人總會在放棄微小利益的同時,獲得更大的利益。
現在的麥當勞,已經發展成了全世界快餐業的巨無霸。可你知道嗎,這並不是它的創始人麥當勞兄弟的功勞。將麥當勞一手做大的,是另一個叫瑞·克羅克的人。
克羅克是一個一生坎坷的人,年過五十後還事業無成,做著一門小小的生意——推銷奶昔機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業務報表上有一家叫麥當勞的汽車餐廳,一口氣訂購了八台奶昔機器。他認定這是一家不一般的店,立刻動身前往觀看。
他發現,這家餐廳的生意很是紅火。克羅克敏銳地意識到,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麥當勞這樣的快餐店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