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方法,隻得聽了他母親的話。一邊洗過臉,仍坐在房內。
他覺得母親壓迫他,叫他不要到田野去散步是沒有理由。他無聊,坐著還是沒有事做。桌上亂放著他外邊帶回來的書籍,他稍稍的整理了幾本,又拋開了;隨手又拿了一本,翻了幾頁,覺得毫無興昧,又拋開了。他於是仍假寐在床上。
一時以後,瑀也起來了。他起來的第一個念頭是,
“今天校裏沒有課,我打算同哥哥去釣魚。”
他一邊還揉著眼,一邊就跑到他哥哥的房裏。
“你起來了?”瑀問。
“似乎早已醒了,但夢裏很熱鬧,所以到此刻才起來。”
“夢什麼?”
“許許多多人,好像……”
“好像什麼?”
瑀無意義的問,瑀微笑的答,
“哥哥……”
“我什麼?”
“同嫂嫂結婚。”
瑀似乎吃一驚,心想,
“弟弟的不祥的夢。”
一邊又轉念,
“我豈信迷信麼?”
於是一邊又命令他弟弟,
“你去洗臉罷。”
瑀出去了。一息,又回來。
“今天是星期幾?”瑀問。
“星期五。”
“你讀書去麼?”
“想不去。”
“為什麼?”
“同學未到齊,先生也隨隨便便的。”
“那麼你打算做什麼事?”
可是弟弟一時答不出來,躊躇了一息,說,
“釣魚。”
一息,又轉問,
“哥哥去麼?”
“我不去。”
“哥哥做什麼呢?”
“也不做什麼。”
“嗬,廣華寺不去了麼?”
“是呀,去的。”
“上午呢,下午?”
“我想上午就去,你的清哥就會來的。”
“那麼下午呢?”
“陪你釣魚去好麼?”
“好的,好的。”
弟弟幾乎跳起來,又說,
“我們早些吃早飯,吃了就到廣華寺去。”
“是的。”
這樣,瑀又出去了。他去催他的母親,要吃早飯了。
當他們吃過早餐,向門外走出去的時候,他們的母親說,
“在家裏休息罷,不要出去了。假如有親戚來呢,也同他們談談。”
瑀說,
“到廣華寺去走一回,就回來的。親戚來,我橫是沒有什麼話。”
一邊,他們就走出門了。母親在後麵叫,
“慢慢走,一息就回來。瑀呀,不要帶你的哥哥到很遠去!”
“ !”瑀在門外應著。
到那樟樹下,果見清又來。於是三人就依田岸向離他們的村莊約三裏的廣華寺走去。
秋色頗佳。陽光金黃的照著原野,原野反映著綠色。微風吹來,帶著一種稻的香味。這時清微笑說,
“家鄉的清風,也特別可愛。在都市,是永遠呼吸不到這一種清風的。”
瑀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廣華寺是在村北山麓。在他們的眼裏,這寺實在和頹唐的老哲學家差不多。大門已沒有,大雄寶殿也倒坍了,“大雄寶殿”四字的匾額,正被人們當作椅子坐了。一片都是沒膝的青草,門前的兩株鬆樹與兩株柏樹,已老舊凋零,讓給鴉雀為巢,黃昏時梟鳥高唱之所。菩薩雖然還是笑的像笑,哭的像哭,但他們身上,都被風雨剝落與蹂躪的不堪。三尊莊嚴慈靜的立像,釋迦牟尼與文殊普賢,他們金色的佛衣,變做襤褸的灰布。兩廂的破碎的屋瓦上,也長滿各樣的亂草。這寺是久已沒人來敬獻與禮拜了,隻兩三根殘香,有時還在佛腳的旁邊歪斜著,似繞著它荒涼的餘煙。
在寺的左邊,還有五間的小廂房,修理的也還算幽雅整齊。在中央的一間的上方,掛著一方小匾,這就是“妙相庵”了。當他們三人走到這庵的時候,裏麵走出一位婦人來。這是一位中年的婦人,臉黃瘦,但態度慈和,親藹,且有知識的樣子。她見他們,就招呼道,
“三位來客,請進坐罷,這是一座荒涼的所在。”
“好,好,”清答,接著走進去,就問,
“師父是住在這裏的麼?”
“是的,”她殷誠地答,“現在隻有我一人住在這裏了。兩位先生是從前村來的麼?這位小弟弟似乎有些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