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由大瀑布到大工廠(2 / 3)

在這天的《托朗吐明星日報》上看到關於美國煤油大王洛克佛勒(Rockfeller)的一段消息,說他最近(指當時)做九十六歲生日那一天,取得人壽保險金五百萬金圓($5,000,000)!一個人的保險費竟達五百萬金圓,合華幣有一千六百餘萬圓之多,這數量總算是可驚的了。在同一報上的同日的消息,說翁塔利奧省有六百處的“失業救濟營”(即失業者做苦工糊口的地方)因待遇苛刻,全體罷工。要求的條件是每天要吃三頓。做著苦工,連飯都吃不飽,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再和一個人的保險費收入達到一千六百餘萬圓的事實對照一下,這又是怎樣的一個世界!保柏對著這樣的消息,握著他的拳頭,咬著牙根表示他的憤慨。

怪有趣的是看到當天這個報上的評論,居然提到中國的民權保障同盟!這篇評論的題目是《民權的暗淡》(“The Twilight of Civil Liberty”),這大概是該報站在輿論的立場,替加拿大的人民作民權的呼籲。那裏麵有這樣的幾句話:“就是在中國,據記者知道,也還有個民權保障同盟,我們希望加拿大對於民權的保障,不要後於中國才是。”我看了之後,叫保柏也看一下,他也很興奮地表示奇異,說這是多麼湊巧!

我們於七月九日上午十一點鍾離開聖湯墨斯,仍沿著伊利湖向西南進行,傍晚到狄初愛特。我們此時已由紐約州,經加拿大的翁塔利奧省,踏進了密歇根州(即狄初愛特所在地)。我們到這個地方的目的,是要看看福特的汽車廠。該廠原設有參觀招待處,但是如有相當的人介紹,更可以看得詳細些,所以我在事前已設法得到一封介紹信,替我們介紹的是在紐約的一位朋友,寫給福特廠裏的一位工程師。我們到了之後,先去找這個工程師。他倒非常殷勤,答應第二天介紹我們到廠裏去參觀。他是一個極端崇拜福特的人,幾於把他看作“萬家生佛”似的,保柏和我聽了,都不禁目笑存之,因為我們知道他的腦袋裏所積蓄的毒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時和他也講不明白,所以在那個時候不想對他有所辯難。

奈哥拉是美國的最大的瀑布,福特汽車總廠可算是美國的最大的一個工廠。這總廠的麵積達一千英畝以上,所用的工人有六七萬。此外在美國還有三十四處分廠,工人總數也有五萬人。全部工人共達十萬人以上(據說最盛的時候共有工人近二十萬人)。這十幾萬人勞動者的血汗,便是造成擁有二十萬萬金圓財產的大資本家福特的來源!他在三十年前(一九○三年)初建立汽車廠的時候,額定資本十萬金圓,實收資本隻有二萬八千圓。到一九二四年有企業家願出十萬萬金圓購買他的廠,被他拒絕。在一九二七年,有人估計該廠的營業值十五萬萬到二十萬萬金圓。當時據《紐約世界報》(New York World)所估計,福特的收入每一分鍾約有二百金圓,每一小時一萬一千四百十五金圓,每天二十七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金圓,或每年約有八千萬金圓。福特汽車廠素以高工資自負,說每天平均工資有六塊金圓,這種自負的實際情形,下麵再談,即以此六塊金圓而論,每日賺六塊金圓,工作五十年之久,還要一萬一千五百個工人,才賺得到十萬萬金圓!福特初辦該廠時,有一個名叫格雷的(John S. Gray)投資一萬零五百金圓,十六年中所分得的股息和股本便有三千六百六十萬餘金圓;依他所投的資本計算起來,年利竟達兩千一百七十分!(2,170%)他所得的利潤,比福特所得的可謂渺小得不足道,福特剝削所得的可驚,更可以概見了(後來福特連小股都買去,成為完全獨占的公司)。福特汽車廠不但是汽車廠而已,有自己的鐵礦,有自己的煤礦,有自己的森林,有自己的鐵路,(僅在廠內的鐵軌已有九十二英裏長!)還有自己的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