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擊鼓傳花(3 / 3)

“這位老板單身帶個兒子,他太忙,整天在外麵跑生意,顧不了家,老板偶然讀了普希金的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覺得詩人真偉大,決心讓兒子學寫詩。兒子上小學,功課馬馬虎虎說得過去。他就給寶貝兒子請了個筆名叫南島的著名詩人教兒子寫詩,他是看了南島的名片上印著‘著名詩人’四字,才知道南島詩人很‘著名’。老板不知道,南島老師是個好玩兒的主兒,老板整天不在家,他就整天帶著孩子玩兒。一天,天下大雪,南島老師說:‘天降大雪,也沒啥玩兒的,咱們今天學寫詩吧。’‘我頭痛。’孩子裝出病怏怏的樣子。南島老師說:‘你聽著,老師一教,你的頭就不痛了。文章都是套的,就是按範文的路子套,隻要會套,保證能寫好。’‘真的?’學生來了興致。‘老師以《下雪》為題做一首詩,以後,你就按這個套路寫。記好了。’南島老師吟道:天上下雪不下水,下了雪後變成水。下雪變水多費勁,不如當初盡下水。‘記住沒有?’老師問。‘記住了。’孩子覺得怪好玩兒的。周六,南島老師帶孩子‘鄉村遊’,看到農民在地裏插秧種稻,老師說:‘我已經教過你做詩了,就是要記住套路。今天我出個題目考考你,看你學會沒有,好不好?’‘老師,你出題吧。’學生知道用套路就行,不怕作詩了。‘咱們就以《種稻》為題,做一首詩。’學生想了想,搖頭晃腦地說:農民種稻不種米,種了稻後變成米。種稻變米多費勁,不如當初盡種米。‘好,好,寫得好,以後就照這個套路寫就行了。’南島老師高興地表揚道。三個月沒回家的老板回來了。晚飯時,老板說:‘您教孩子這麼長時間了,辛苦了。’‘應該的,應該的。’南島老師客氣道,又表揚說,‘孩子很聰明,一教就會。詩文沒什麼難的,就看什麼老師教。’‘名師出高徒。’孩子邊啃雞腿邊誇自己的老師。‘真的嗎?’老板非常高興。‘孩子的確很聰明。不是學生學不好,是有些老師教學的方法不當,誤人子弟。’南島老師說。‘我很讚同您的觀點。您看,我的生意做這麼大,不是說明我很有頭腦、很聰明嗎?不聰明能做這麼大嗎?我的公司中,北大、清華的畢業生一大堆。可我上學時,老師教得我沒興趣,整天批評我,搞得我半路就退了學,不上了,走上了創業的道路,中國出了一個比爾·蓋茨,卻少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老板自嘲地笑了笑,“‘既然我兒子這麼自信,這麼認可你,我今天就考一考兒子吧,也算是對這三個月教學的一次檢驗。’老板說。‘三個月,一個季度了,應該來一次季考。’老師信心滿滿地說。‘那就以《吃飯》為題吧,做一首詩。’老板興致勃勃地出了題。孩子略加思索,出口成章:爸爸吃飯不吃屎,吃了飯後變成屎。吃飯變屎多費勁,不如當初盡吃屎。”

全班同學都緊繃著嘴,忍住不笑。有的女同學趴在桌子上,肩膀一聳一聳的,偷偷地笑,但沒聲音。

“沒人笑,不搞笑,重講。”“超級噩夢”大聲說。

“說好了拿花的表演一個節目。”“焦爾巴子”發話救了我。

我窘迫地坐下來。

“如果評獎,‘青蛙王子’應該評最高獎,‘倒黴蛋’應該評最差獎。”“超級噩夢”提出建議。他懷疑是我惡作劇弄的“傳票”,因此,處處與我作對。

吳老師說:“同學們今天表演得都很好,今天我也很受啟發,平時看不出同學們這麼有才能,如果沒有今天的展示,我就不知道我們班有這麼多優秀的學生,我就不知道同學們這麼有才能,我就不知道同學們這麼有潛力。像蔡園同學的口技、史尚武同學的快板、杜紫藤同學的故事都非常好,非常優秀,我看比正式演員也差不到哪裏去。我很欣賞這些同學,他們勇敢地表現了自己,不僅增強了自信心,也鼓舞了其他同學,希望同學們向他們學習。有些同學缺乏自信,把自己的才能埋沒了,是自己埋沒了自己。你們要有自信,千萬不要自己埋沒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