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嬤嬤,這可是今年第一場雪啊,第一場!”
聽著特意強調的話,一旁的宮女忍笑出聲。
太後跟秋筠嬤嬤也是對視抿笑。
“好了,難為你一早上忙活了,哀家記著呢。”
“真的!”小安子喜笑顏開,“我就知道,太後跟嬤嬤最好了。”
看著麵前搶著擺東西、搶著夾菜的小安子,秋筠嬤嬤都不知道,那個躲在小廚房裏,小半年才開口說第一句話的小孩子,怎麼長成了今天的模樣。
“好了好了,你這麼殷勤,哀家可吃不消。”
太後擺手,吃了兩口麵前的東西,接過水漱口,又擦了擦嘴,示意其他人退下。
“雲安啊,過了今天,你可就十六歲了。不是小孩子了,要穩重些,知道嗎,你嬤嬤啊,可等著你養老呢。”
“是,太後放心,嬤嬤是我親嬤嬤,隨便使喚,讓往東絕不往西、讓、”
“好了好了少貧。”秋筠嬤嬤趕緊製住要開始耍寶的人。
太後看挽著手親親熱熱的祖孫倆,不禁黯然。
卻還是笑著吩咐到,“今日,放你一天假,不必在跟前伺候,想吃什麼跟廚房說,晚上再跟你嬤嬤吃飯。”
嗯嗯,雲安點頭,跟著行禮,“謝太後!”
“太後,您不知道,從昨晚到現在,這雪......”
在小安子與太後正說到外麵的雪,下得多大積得多厚時,宮女進來通報:宸王殿下來了!
宸王魏煜辰,永順帝的第四個兒子,今年十六。
皇帝未立太子,皇後雖有一子,但母子倆身體都不是很好。所以,這宮裏,稍有些背景的皇子們,都搶著在皇帝麵前表現。這其中,表現最為出色的,就是這宸王。
小小年紀就封了王,有點眼色心思的人,都在暗自相爭著露臉。是以,所到之處,無不夾道相迎。
在其他人眼裏,長樂宮裏的小安子,就是這其中之最。
當今皇帝孝順,太後雖不是生身母親,卻也從不怠慢,更是要求後妃,子女要常走動,多陪陪老人家。
太後不怎麼喜歡那些鶯鶯燕燕,但對幾個孫子輩,卻還說得上話。
如此,一來二去,再加上小安子與宸王年紀相仿,在這長樂宮也算是個比較特殊的存在。
所以,這二人,竟不知道什麼時候,玩在了一起。
不知,明裏暗裏的羨煞了多少人。在還沒有出現比較大的利益牽扯時,這兩人也就這麼玩著。
小安子在聽到宸王來了時,便住嘴等著了。看著宸王一路快步進來,“孫兒給皇祖母請安,願祖母身體康健。”宸王說著,跪下結結實實地叩了個響頭。
“好好,快起來吧,今兒地上涼。早說了不用這麼些大禮。”說著,喚人來近前坐。
“一路過來可還順利?”
“順利。”宸王說著站了起來,“您看,衣裳鞋子都幹著呢。”
太後看了兩眼,點點頭。
“是,那今日不上學?怎麼這時候過來了?”
“今日大雪,父皇說路上難走,給兒臣們放假了,孫兒瞧著這麼大的雪,特來祖母這討碗熱湯喝。”
太後看麵前嬉笑逗趣的孫子,還有後麵提著食盒的人,了然地笑了笑。
“行了,想是剛喝了蜜水,也不缺我這碗湯的。”
嘿嘿,終究還是孩子,給人倒回來打趣兩句,也露出囧意了。
小孩兒逗過了就好了,太後不動聲色地撫了撫膝蓋,“好了,這禮也見過了,好不容易放回假,你們自去玩吧,不過,不可貪涼。”
宸王站起來行禮,“是,皇祖母,天冷了,您注意身體,孫兒晚點再給您請安。”
“去吧。”太後揮了揮手,示意小安子也出去。
小安子看向嬤嬤,秋筠嬤嬤輕點了下頭。
小安子這才行禮,低頭笑著,躬身退了出去。
看著出門的人,太後轉身拍了拍身側秋筠嬤嬤握在身前的手。
“當年,還是你心軟,才有了今天的日子。想必,下麵的人,也安心了吧。”
秋筠嬤嬤沒說話,上前一步攙起人。
“趁著雪還沒掃盡,太後要不要在窗邊坐會兒。”
太後擺手,“不坐了,年年都是這樣,你陪我進屋歇會兒吧。”
“是。”
珠簾晃動,說話聲在內室響起。
“秋筠,我們進宮多少年了,有......三十年了吧。”
“回太後,是三十四年了。”
“......這麼久了啊,一晃,我們都老了。”
一入宮門深似海,從此高牆絕紅塵。
先出的門的人等在一旁。
“走,去你院子裏,看我給你帶了什麼。”說完不等人回應率先往後院走去。
小安子不理會身側人的眼色,抬腳跟了上去。
兩人一進到院子,宸王身邊的明鬆、明柏便立馬進屋填炭煮茶。
小安子跟在後麵,沒有一點動手的意思。
等看著明柏把茶倒好,小安子順手接了過來,遞給宸王。一旁蹲著的明鬆看到了,低頭撥弄兩下炭火,撇著嘴翻了個白眼。
小安子無知無覺,正給人續茶。
“殿下,你今日怎會過來,還這麼就進了奴才的院子,怕是不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