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電的光並不強,黑暗中我並不能看到他的表情,但從他的語氣中,我分明能感受到臉上寫滿的驚愕。
“又是這東西?四眼鬼還有完沒完了!”攻城一邊說一邊將手電光移到洞口處,同時手指著洞口的方向道。
從他那“還有”、“又”之類的詞彙中,不難理解,這種東西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這裏再次出現,絕對在我們的意料之外,而且會引起我們的驚愕甚至是抵觸。
果然,我的目光移到攻城手電照射的地方時,感到了一陣刺眼,並不是因為光線太強的緣故,而是洞口處的一個圖案,對我來說極具衝擊性,那居然是一個大大的“7”字。
這個“7”字符號,在我們剛進這個古墓的龍涎石盜洞就已經出現了,我們當即判定是天叔留給我們的暗號,而後我們在三足鼎格局其中一個石室內也發現了同樣的暗符,並且由這個“7”字暗符結合河圖、洛書的啟示,這才打開了青銅巨羅盤的最外層密碼,所以我們直觀地認為:這個“7”字暗符,隻是根據河圖、洛書幻方圖的提示去打開最外層的密碼而服務的。
而讓我震驚的原因是,“7”字暗符再次在這裏出現,足以說明我們先前的直觀感覺是錯誤的,這個暗符還會被我們用到。
“怎麼又是這個!難道還有什麼密碼盤要我們解,再搞個什麼幻方圖出來?”攻城有些無趣地道。
紫涵也很吃驚,她秀眉一蹙,顯然不是很釋懷。孔明燈即道:“這應該不會的,這個墓室的規格很高,承載了很多的秘密,有限的空間內應該不會設計相同的東西。”
紫涵道:“恩,但是數字還是有它的用途的,這次可以不是幻方圖,以其它的方式出現,要知道古代的八卦、五行等很多東西,都和數字有精密聯係的,這個7出現的頻率這麼高,作用必定是非同小可的,甚至可能就是這個古墓的密碼!”
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表示對紫涵的提法的讚同,因為就目前這個“7”字暗符出現的地方看,幾乎都在和出口有關的地方,不知道這是不是也算是一種提示。說它是古墓的密碼,的確有這種可能性,如果僅憑一個數字作為古墓密碼的話,不難推測出這個數字隱晦內容的深不可測。
想到這我不由得把目光投向了阿木,他沒有作聲,正從攻城的背包裏摸出了一隻冷焰火,“嗤”地打著了高舉起來。頓時,一堵巨大的影壁牆堵在我們麵前。
這堵牆不僅高大,而且表明螭文縱橫,充斥著一種極端的豪奢和霸氣,就像一塊巨大的令牌立在這裏一般,極具威嚴。
阿木看到這堵大牆,臉色一沉,隨即道:“怎麼……怎麼會在這裏?”
我一看他好像知道些什麼,就待上前詢問,阿木搶先道:“這不是普通的牆,從牆上的刻繪來看,很像是一幅龍脈圖!”
“龍脈圖?”我頗為詫異,所有人和我一樣,都把目光凝聚到了那堵巨大的牆上,對於覓龍、察砂這一套,一行人中孔明燈是扛把子的,聽阿木這麼一說,他先看出了名堂。
我充其量隻能看出這是一副巨大的山勢走向俯瞰圖,雖然我知道地脈是以山川走向為其標誌的,但是,要想在一副山勢走向圖中看出氣脈,我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水準。
孔明燈道:“九種龍勢都有:回龍、出洋龍、降龍、生龍、巨龍、針龍、騰龍、領群龍,來龍。阿木說的沒錯,這還真是一幅天下龍脈圖!”他一邊說一邊欣喜地歎服一聲,似乎心潮澎湃,為其中的氣勢所觸動。
“吹大了吧,難道真有龍脈這種東西?”攻城不太相信,滿不在乎地道。
孔明燈道:“嚴格地說,確實是有的,龍脈的概念其實很廣,從地理上說,如龍般妖嬌翔,飄忽隘顯,綿延千裏的的地脈就是龍脈,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秦嶺,就是一條大龍脈。再往大了說,上古伏羲女媧、炎黃二帝,開創中華文明,這種人文精神經過世代發揚傳承,至今已經傳遞數千年,這種精神也被稱作華夏龍脈!”
紫涵接過道:“龍脈概念的形成自然是和我們的龍圖騰是有緊密關係的,我國曆史悠久,這種概念同樣也經過多年的傳承和積澱。”
《陽二宅全書·龍說》有雲:“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一般認為,中國的龍脈源於西北昆侖山,東南延而出三龍,北龍從陰山、賀蘭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龍由岷山入關中,至秦山入海。南龍由雲貴、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中華文明綿延至今,上下五千年餘年,浩浩蕩蕩二十四朝,龍脈各不相同。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黃河流域中嶽嵩山一帶;商湯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在岐山;秦在鹹陽;漢在豐縣;晉在河內;隋在弘農;唐在長安、隴西、太原;宋在開封、鞏義、洛陽一帶;元在內蒙古草原;明在安徽鳳陽;清在關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