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是一位工人,退休之後,每天下午四點左右,就洗臉洗腳,上床睡覺。睡到深夜兩點,爬起來,穿上衣服,到外麵去練功。他練的也是“太極拳”,不過不是我練的這種“陳式”;大約練一個小時,再回來,脫衣服,上床睡覺。早晨七點,他又起床,洗臉漱口,然後去公園裏逛逛。
交往了很久,他開始教我練拳。我說我是練“陳式”的,他說不要緊,所有的“太極拳”都是一個道理。他一招一式地給我講解,把“太極真傳”教給我,還把我領到菜市場,要我觀察水桶裏的黃鱔,體會什麼叫“滑”;看木盆裏遊動的活魚,體會什麼叫“周身貫穿”,什麼叫“一動無有不動”。
嚴格按照他的方法練,果然不一樣。
但是,跟他在一起練拳,絕對不能穿由“對襟褂”和“燈籠褲”組成的“太極練功服”,隻能穿“運動服”!每回跟他走在一起,隻要一見到穿著一身“太極練功服”的人從對麵走來,他就會趕緊拉著我繞道而行。若是見到穿著紅色、綠色、白色、黑色、黃色、紫色等五顏六色的練功服、伴著悠揚的樂曲把“太極拳”練得像翩翩起舞的人群,那就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他說:
“練太極的人,要永遠守在陰處、暗處、靜處,而不要呆在陽處、明處、鬧處。《太極拳譜》裏講:‘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要讓別人站在燈光下,你自己站在黑暗裏,你能看清他,他不能看清你。那些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是在練太極,穿件衣服來告訴別人的人,沒有一個是真練太極的。”
他這種說法也許有些偏頗,有點過激,但是,其中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問過他,為什麼要撲在地上,對著泥土大口吸氣?他說是吸地氣。他帶我看地下的草,說:
“你看,同樣是這塊地,為什麼這一片長得這麼綠,那一片長得那麼黃?因為,它們地下的‘氣’不一樣!所以說,地下是有氣的!”
我沒有跟他學過“吸地氣”,不知道“吸地氣”是否對身體有用。但是,他確實顯出一種“異人之相”。他70多歲,光頭,背是方的;他臉上的皮膚呈鵝黃色,嫩得像水蒸蛋;他的眼睛顧盼生風,絲毫沒有老態,裏麵還閃爍著一種晶瑩的光;他腿腳穩健,快步如飛,我和他過馬路時,經常是他牽著我的手,見左右沒車,便喊一聲“跑”,接著,一溜煙,穿過馬路。
後來,我闖蕩深圳,經商受挫,一段時間,借宿在同學世東的公司裏,以教拳為生。這段日子裏,我陸續寫下了自己傳授和研究“太極拳”的一些心得,於是就有了這部書的雛形。
在以後的成書和出版過程中,得到了許多朋友的大力支持。學員楊紅、翟陽,一個拍攝拳照,一個電腦描圖。責編長虹、我弟朱宇、朋友悟敏,為本書的修改、出版、印刷和發行,做出了有益的指導和幫助。在此,謹對以上和其他所有幫助過我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眾多的“太極拳”著作中,這部書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本書緊扣“養生”這個主題,將“太極拳”的修煉,由初級,到高級,分為“身”、“息”、“氣”的三個不同階段,不僅可以指導初學者如何學習拳架,而且能夠指導習練者在學過拳架之後,如何深入修煉,解除習練者普遍存在的、學完拳架就不知道如何再往下練的困惑,真正收到修煉“太極拳”所應有的效果。同時,我們對“太極拳”的起源、命名、創始等問題,提供了一些獨到的見解;對“太極拳”的內功淵源,也作了比較詳實的介紹。
我們可以很自信地說,你可以在這本書裏,看到一些在其他的地方所看不到的、非常獨特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