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多年,我一直在做投資,投資有虧有賺,但是在賺的過程當中,我也不知道是怎麼賺的,但虧我是知道的,為什麼會虧?因為有很多盲目投資等等這些方麵,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在過去的投資過程中,我所看到的投資的一些技巧。
談投資,姚明財富大縮水
近日,關於姚明財富縮水的消息成了熱點。入主上海東方男籃的姚明麵對每年在俱樂部虧損近1000多萬元的局麵,不得不連同幾位CBA投資人提出,CBA聯賽應該實體化,俱樂部應該有更多話語權。CBA聯賽目前的非市場化運作或許會讓姚明繼續每年虧損下去,但好歹這也是為他所熱愛的一項運動而付出。而另一筆讓姚明心寒的投資就是:他手握的105.3萬股A股市場上的合眾思壯首發限售股解禁,股價從曾經的113.98元跌至16.26元。姚明的持股市值較最高峰時跌去近6000萬元。據有關專家推測,按照今年的經濟形勢,加上別的,如“姚餐廳”的經營虧損等,姚明的損失也許已經過億元。看來在籃球上有著超級天賦的姚明,在投資方麵還得好好向老前輩學習。另一方麵,姚明投資如此巨虧也折射出中國百姓財產增值保值的艱難。在中國要如何投資才能增值,或者最低限度保值呢?
投資時你需要看到什麼?一定要做一個深度分析,比如像CBA。因為他們都知道我是喜歡籃球的,打了十多年籃球,所以曾經有球隊來跟我說,唐駿你要不要來投資我們CBA,可以擁有一支籃球隊。我的一個朋友,朱駿擁有了申花。有人說人家朱駿可以擁有申花,你唐駿擁有一支某某球隊,不是蠻好的嘛。其實我有沒有動搖過?我動搖過,為什麼動搖?我覺得這個多好啊,又是投資又跟愛好混在一起,而且這個投資最幸福的事是什麼?既可以賺錢又能滿足愛好。
關於回報,我算了一下,這兩項我覺得都很符合:跟自己的工作相關,又是我的愛好。但後麵我想一想,既然要作為投資的話,在目前環境中,CBA確實很難經營下去,考慮到它的門票收入、廣告收入等等,電視台的轉播收入也很少,都很難來支撐一個中國的職業球隊。現在的CBA肯定不能和NBA去比較,畢竟那是一個明星品牌,是有明星效應的,所以那是很能賺錢的,但現在的CBA還是在虧損的狀態之下,很難去經營。
所以我有點不理解姚明,如果單純就姚明的這個舉動來講,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持讚同意見的,因為姚明本身是中國籃球的代言人;但是從純投資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失敗的投資。當然,從影響力或者推動中國籃球事業發展的角度我覺得是一個正麵的投資。
中國炒股,和美國投資不是一個概念
“在現在的股市裏,如果還是想憑著誰說的什麼消息去買股,你賠的概率是99%。”5月13日,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主持人李雨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道出了心聲,她還說自己炒股賠掉了嫁妝錢,這段言論在網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外人看來,作為央視財經頻道兩檔專業財經類節目的主持人,李雨菲或許能夠很方便地獲得一些股市專家的炒股技巧和諸如內幕消息的股市信息,炒股時肯定穩賺不賠。但事實卻證明,李雨霏也有這般炒股嚴重被套的遭遇。
曾創作《王貴與安娜》、《雙麵膠》、《蝸居》、《心術》等作品的知名女編劇六六在微博上也會不時調侃一下中國股票,“股票漲得我心慌!再漲兩倍我就保本了!屆時我就金盆洗手退出股壇,再也不用寫戲抄底補倉成為一線編劇!沒有中國股市和我的前夫就沒有我的今天啊!”她也曾在微博上宣布,現在換股票為了明年這時候換阿斯頓馬丁。隨後又稱,若不買股票,其實阿斯頓馬丁早就能開著了。2013年4月15日13時,六六在微博上宣布將清空所有股票,“做那些與自己匹配的事”。“如果不炒股,現在已經可以退休了。”這也正是A股讓百姓依舊可以看見她對社會殘酷的寫實和對未來憧憬的向往。
中國A股10年成為一個循環,從終點回到原點,不但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異數,也讓“股市是經濟晴雨表”成為笑談。近年來,股市的低迷仍不能抑製投資人入市的步伐,然而,由於現在監管機製不完善,內幕交易等情況時有發生,散戶隻能通過信息披露了解公司業績等情況,很難實現獲益。上市公司也很少分紅,投資者的收益更難實現。散戶入市很可能“進一個套一個”,為企業提供套現離場的機會。《華爾街日報》也撰文發問:中國股市還有救嗎?
我相信,你們周圍一定有很多人在炒股,炒股現在是我們最常見的投資手段之一。我在美國的時候就開始炒股了,後來回到中國仍繼續炒過一段時間,但現在我不炒股了。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中國炒股存在很多怪現象。
中國人的投資跟外國人的投資有一個很大的差別,中國人有個特點就是永遠隻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所以必須自己親自來投資炒股。當我回到國內後很納悶:在美國時,我周圍的同事沒有關注股票的,他們也做投資,隻是他們不炒股,而是通過購買基金的方式,所以,在美國很少看到有人會一直盯著幾隻股票天天在看;而在中國,我經常在午休時可以看到有員工在看有關股票的信息,電腦屏幕上紅紅綠綠的,綠色還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