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民營經濟的所謂“創一代”已經到了一定的年紀,最近陸陸續續聽到很多人說要退休了。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也宣布退休,由他的女兒劉暢來做董事長。而差不多兩個月前,史玉柱也發微博宣布不再兼任巨人網絡CEO,隻保留董事長的職務……我們最近真是聽到太多人說退休了。到底是因為年齡的問題,還是覺得做得沒有意義了,還是說有更好玩的事值得他們去做?到底中國的所謂退休跟西方的退休有沒有差別呢?
把舞台讓給年輕人?或許隻是笑談
馬雲宣布5月10日把阿裏巴巴CEO的這個職位讓出時,連美國的CNN都作了報道。對美國人來說,這是個很大的事兒。但在我看來,馬雲根本就不叫退休,為什麼?他還是保留了董事長這個職位,在中國董事長就是CEO。
而史玉柱強調他退休和其他人不一樣,他說自己說不做就真的不做了,他要劃清界限。我覺得這很困難,就像要劃清“史玉柱”和“腦白金”的界限。中國最可愛的廣告是什麼?腦白金!最沒品位的廣告是什麼?很多人說還是腦白金。他用了一個中國特色的方式,老百姓能接受的方式,一下子就打開了他的商業王國。他投入了很多,人都是有感情的,所以他肯定還舍不得放手。像史玉柱一樣,“創一代”裏很多人說退休要去做慈善,要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我唐駿敢說,這些人是熬不住的!
我和陳天橋接觸的時間很長,最起碼八九年了。他也經常跟我說:“唐駿我不想做了,我想休息了。”“唐駿啊,很多事情你做做就行了,我就不要做了,我想退休了,工作累了,讀讀書也好,還是做做什麼事,反正我是不想做了。”……他每年都跟我講兩次,但是我從來沒看到他放鬆過,他恨不得麵麵俱到。
中國式的退休都很有特點,說退不退。聯想的柳傳誌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企業家,有關他的退休,我已經聽了好幾個版本了。第一步,他宣布不做聯想集團的CEO,把CEO讓給了楊元慶。第二步,他說我不做聯想集團的董事長了。不過我們會發現聯想集團還有一個叫聯想控股的公司,這個公司就相當於聯想集團的爸爸。所以把CEO也好,董事長也好,都讓給楊元慶,讓與不讓其實沒有關係,因為他還是控製人,在聯想,很多事還是柳傳誌說了算。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即便宣稱退休,馬雲、王石、柳傳誌等有著精彩創業經曆和個人魅力的“創一代”,依然從未淡出公眾視野,把舞台讓給年輕人,或許隻是一句笑談。
我唐駿到60歲也不想退休
說是把舞台給年輕人,其實他們都不老!細究這些大佬辭去管理人職位的年紀,大都正當年,如馬雲48歲、史玉柱51歲、王石48歲、柳傳誌69歲。這和遲遲不退休的85歲高齡的香港首富李嘉誠相比,都甚為年輕。
社保基金會理事長戴相龍也曾在網上說了這麼一件事,說中國人的退休年紀應該從60歲往後遞延,也就是說未來的5年退休年紀增加1歲,再5年再增加1歲。現在一般說男的60歲退休,但是我覺得我到了60歲的時候肯定人還很精神,我肯定是不想退休的。
而很多的企業家其實還沒到這個年紀,像馬雲也好,史玉柱也好,其實他們的年紀跟我也就差不多,50歲左右的年紀,但是他們為什麼提出來說不想做了,想退休。這裏邊我覺得他們的退休跟傳統意義上國家所規定的退休是有很大差異的。
有人說是因為他們事業達成了,我覺得這不可能。陳天橋、史玉柱、馬雲這些人,當他們創業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有自己的夢想。陳天橋跟我說過,隻要能賺個一千萬他就不做了,沒想到賺了一百個億,遠遠超越了夢想,這是非常大的誘惑。
我們也看到那些尚未退休的“創一代”,像網易丁磊42歲、騰訊馬化騰42歲、百度李彥宏45歲、搜狐張朝陽49歲、奇虎360周鴻禕43歲、金山小米雷軍44歲。照此推算,5至8年後又會有一個“退休”高峰。
為何“退而不休”?因為“人”大於體係
“退休”是每一個企業家都會麵臨的現實問題。最近,大家陸陸續續聽到很多“創一代”說退休。但他們真的退了嗎?實在讓人懷疑。您覺得他們“退而不休”的原因是什麼?在國外,企業家說退休了是不是就真的退了呢?
中國“創一代”嘴上都在說我要退休,但實際上他們都不退,為什麼?幾個方麵,第一他們舍不得,這個舍不得是多個方麵的,舍不得這種權力。正麵一點就是說他覺得這個企業是我做出來的,所以我一定要把控方向。具體操作可以你們來做,但方向是我把控,沒有人比我更了解這個公司,而如果我沒有權,我就很難把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