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我認為,中國人缺少享受life的習慣,這個life跟“生活”有那麼一點差別,life比生活的品位稍微要高那麼一點點。一講到說中國企業家沒有生活,他不會服氣,“吃喝玩樂我都有生活”,但講到英語life是什麼,有一點品位的生活。我身邊有很多企業家,他們還是對life的理解不那麼透徹。
在國外,說退休就真退了。為什麼他們能做到?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經營企業的過程當中,國外是通過體係來經營的,它有一整套的規範的體係。而在中國的經營過程當中,更多的是人在經營,人的力量要遠遠大於體係的力量,而在國外是體係的力量要大於個人的力量。所以國外是通過建立體係的方式來讓自己的企業保證基業常青,在微軟隨便換一個總裁沒問題,微軟的運作模式不會改變,但中國公司如果換一個總裁,所有的東西都會改變。
退休?蓋茨是玩真的!
國外就完全不一樣,就拿我的前任老板比爾·蓋茨來說,2008年他突然宣布:“我退休了,我不做CEO了。”其實我覺得他還蠻年輕的,才50來歲,而且以他對技術的前瞻性和對市場的敏感度,他再做個10年、20年其實一點兒沒有問題。但是他真的退休了。
2008年6月27日,超過800人送別比爾·蓋茨正式退出微軟日常管理工作。此前蓋茨就曾表示:“我其實是微軟的二號人物,在公司所有市場戰略製定上,我已經不再是決策者。”比爾·蓋茨的妻子說,蓋茨每次談到微軟高管交接事宜時,都信心十足地表示,如果不是對鮑爾默感到十分放心,肯定不會輕易退出微軟日常管理工作的。
這位萬眾矚目的財富人物卸任後,從此全身心投入到慈善事業,不再幹涉公司事務,徹徹底底地貫徹了美國式的退休作風。他說:“我不能再擋道了,我離開後,會有人填補我留下的空白。”
蓋茨不做CEO意味著什麼?他連公司也不去了,公司日常管理不用說,就是重大事宜,他也不參與。蓋茨是真正叫急流勇退,他已經在巔峰了,他就在這個時候、這個點子上退休了,他是玩真的!
對美國式的退休我是了解的,美國的CEO是什麼?CEO是手握大權的,而董事長是虛的。大家知道惠普的董事長、蘋果的董事長是誰嗎?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董事長當然有權力,是在董事會上行使的權力,但是公司大權不在他手上,而是在整個董事會手裏。所以國外的董事長更像一個榮譽職位,就像蓋茨一樣,現在蓋茨還是保留著微軟公司的董事長職位,但是大權已經不在蓋茨手中了,或者至少說他不去用這個權力了。
意義?守到100歲也沒用!
像比爾·蓋茨這樣急流勇退,恐怕咱們國內的企業家還做不到。所以我覺得“創一代”的中國式退休很曖昧。像史玉柱也好,或者是馬雲也好,很多的“創一代”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成了一個商業王國,這給所有的年輕人帶來了一種榜樣的力量。那麼在這個現在退休與不退,或者退了以後是真退還是實質意義上的退休的過程當中,我相信也是個摸索的過程。你創建了這個公司,你不可能把它守到80歲,守到100歲,這個意義也沒有那麼大。
中國改革開放隻有30多年的時間,可以說讓這些所謂的“創一代”現在突然間離開自己所創建的企業確實是不太現實,也不太可能,但是我相信未來的10年、20年必然會經曆這麼一個過程。在經曆這麼個過程當中,我們需要思考,思考什麼事情?思考怎麼去建立一套體係,讓你在離開以後,這個企業還可以穩定有序地發展,就像國外的企業,包括微軟這樣的公司,即使蓋茨不再擔任CEO,微軟公司還是按照過去的理念、思路規範地運作。
更重要的一點,我覺得當我們中國的這些企業家真正意義上退休以後,其實還需要去思考,我相信他們還有很多的正能量,可以給社會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