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日元貶值,餡餅還是陷阱?(3 / 3)

日元貶值的國際影響

日元貶值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韓國、中國台灣、新加坡等經濟體,因為它們在經濟結構上與日本有較多的重疊之處,屬於日本的直接競爭對手。但是迄今為止,這些經濟體的貨幣並沒有出現競爭性貶值。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這些國家的出口商目前尚能承受日元貶值所帶來的競爭性損失,這一切決定於日元貶值必須是有限度的。福田康夫說:“日元的貶值確實對於日本的出口是有利的,這導致日本生產的東西賣得便宜了。但是日元貶值不可能長時間實行,通過和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可以進一步推動日本的經濟。”

不僅是日本,中國、韓國也是如此。業界普遍擔心日元貶值失控引發日本經濟崩潰,對於亞太區乃至全球金融秩序造成衝擊。以中國為例,日元貶值不僅會影響到中國對日本的出口,還會讓日本陷入兩難之地。如果人民幣升值,熱錢會從日本流向中國,導致中國外彙占有率繼續增長。如果人民幣貶值,那麼競爭性貶值的貨幣戰爭便會打響,最終導致兩敗俱傷。而安倍政府推出的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其赤裸裸的蠻橫態度給了市場巨大刺激,更觸發了其他國家的擔憂和譴責。2013年2月,G20成員國財長曾圍繞壓低日元彙率的經濟擴張性政策展開唇槍舌劍,最後卻無果而終。這重重阻力之後,幕後操盤手究竟是誰?他們在醞釀什麼樣的陰謀?

這個國家是美國。從美國的角度,它是不希望看到日元貶值的,但是奧巴馬政府有自己的算盤,跟美國的霸權野心聯係在一起。

美國借日本來打壓一些亞洲的新興市場國家。其中最大一個目標就是中國,因為中國到現在為止其實還是一個以加工出口為主導的國家。日元對人民幣的貶值給中國的出口產業造成的創傷是巨大的。這樣就可以間接地達到美國的目的。

近年來,美國對於人民幣的升值不斷施壓,與此同時,美國和日本卻同時實行了量化寬鬆政策,對中國以出口為主導的企業造成了巨大傷害。日本采取以鄰為壑的貨幣政策,必將引發貿易戰、貨幣戰,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國。2013年4月12日,日美兩國政府就日本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達成協議,這一協議的達成,在給日美兩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將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和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以及其他TPP協議國的GDP加起來,將占據全球GDP總額的40%,貿易額將占全球的1/3,由此不難看出,在美國雙重標準縱容下的安倍政府,已然與美國結成貨幣外交同盟,促使日元貶值顯然是蓄謀已久的事情。

我也可以做一個大膽的猜想,就是在安倍經濟政策出台之前,他一定會去征求美國人的意見。日本想聯合美國來製約中國,這是它最大的陰謀。它的第二大陰謀是什麼?日本已經沉默20年了,不想再沉默下去,自從安倍上台以後,要給日本經濟帶來一個刺激的政策,一定要給日本帶來一個質的變化。過去20年,日本已經弱勢了,不用說對全球的影響,就是對周邊國家、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也大大減弱;與此同時,中國的影響力在大大地提升。日本的第二個陰謀就是希望通過貨幣寬鬆政策、日元貶值的方式,將日本的經濟提升起來,提升日本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日本的這個政策,可能是短視、損人也不一定利己的,但至少在短期內達到了它所期望的目標。我們一定不能低估日本所謂的量化寬鬆政策或者是安倍經濟學,應該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它對於全球或者說對於中國所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