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們看電視,總有一個廣告:怕上火喝王老吉。
但最近我在看電視的時候發現這個廣告變了,變成什麼樣了呢:怕上火喝加多寶。王老吉和加多寶鬥起來了,到底王老吉和加多寶是什麼樣的關係?加多寶又為什麼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躍升為全國知名的飲料品牌呢?
加多寶和王老吉之間的淵源,要追溯到1995年,當年廣藥集團將紅罐王老吉的生產銷售權益租給了加多寶的母公司香港鴻道集團。2002年,王老吉銷量僅1.8億元,主要市場在深圳、東莞、浙南三個區域。2003年,在累計廣告投放4000萬的強力推動下,王老吉勁銷6億並迅速衝出廣東。2006年,王老吉乘勝追擊,斥巨資購買央視黃金時段,由此廣為人知,紅遍大江南北,當年銷售額達25億。2011年更是以160億元的銷售收入超過可口可樂,成為中國飲料第一品牌。然而,兩家公司之間的隔閡,也因快速增長的銷售額而產生。
2002年至2003年間,加多寶母公司香港鴻道集團與廣藥集團簽署補充協議,將王老吉租賃時限延長到2020年,然而,協議簽訂不久,時任廣藥集團總經理的李益民東窗事發,被查出收受加多寶300萬港幣賄賂,被判處無期徒刑。據此,廣藥集團認為王老吉商標被嚴重賤租了。雙方從2008年起開始就商標問題進行交涉。直至2012年5月,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做出仲裁決定,要求加多寶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標。
王老吉和加多寶,淵源之戰
王老吉和加多寶,一個是國企,高舉對方侵吞國有資產的大旗,一個是實力民企,宣稱自己是紅罐最早的設計者和使用者。2013年初,加多寶和王老吉在廣告宣傳領域展開了新一輪唇槍舌劍。加多寶此前的廣告語“全國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被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定停止使用後,隨即推出的新廣告語“怕上火,喝加多寶”、“中國每賣出10罐涼茶,就有7罐是加多寶”,充滿著濃濃的火藥味。而王老吉則高調宣布,將追加兩項訴訟請求,要求加多寶消除虛假宣傳負麵影響。
加多寶和王老吉之間的涼茶之爭,在品牌歸屬權塵埃落定之後,似有愈演愈烈之勢。一向擅長營銷的加多寶,更是在2013年“兩會”期間,發布了致“兩會”代表委員的萬言書,稱廣藥動用權力奪走“王老吉”商標,又欲對加多寶趕盡殺絕。該文在網絡上轉發過萬,網友普遍同情加多寶。盡管廣藥匆忙發布“王老吉五問加多寶”反擊,但收效甚微。針對加多寶在萬言書中所稱非公企業遭不公待遇,廣藥集團副總經理倪依東表示,我們心裏感覺到很委屈,國企並沒有得到政府太多的照顧和滋養。
所以在中國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們的爭執已不隻是品牌爭執,上升了高度,王老吉是國有企業,加多寶是民營企業,就變成了國企和民企之間的糾紛。
“兩會”期間加多寶打了一個悲情牌,告訴我們做民營企業真的是很慘,為什麼呢?因為國有資本或者說國有企業在壓製著我們,給我們的生存空間真的很小。全國人民都同情啊,因為中國人有一個特別好的地方是什麼,同情弱者。聽上去加多寶好像是很弱,好不容易養了一個小孩,養大了,小孩長大成人了,結果就被生母拿走了。差不多可以這樣形容。
而廣藥一直在強調它是在賤賣,也有很多人同情廣藥集團,因為王老吉的價值如此翻倍增長的同時,它的商標使用費幾乎沒有增加,這麼多年來,廣藥肯定心有不甘。
剛才說的廣藥集團一直在強調賤賣,我覺得賤賣不賤賣得從後麵來看,你不能說我是在射箭畫靶子,現在加多寶賣得很好,你說是賤賣,如果十七年前真的不能說廣藥是賤賣,你憑什麼說它是賤賣,因為那個時候銷量還不到兩個億,不到兩個億的飲料品牌的使用權就要接近五百萬,我覺得一點都不賤;但是再回過來看,續簽時銷量已經超過了一百多億,使用權還是隻增長了10%、20%,這個我覺得叫賤賣,也可以叫做國有資產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