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園長對選拔與聘用教師的理解
為了進一步優化幼兒教師隊伍,推動幼兒園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上的穩步發展,為優秀教師提供更好的發展平台,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增強幼兒教師職業的吸引力,園長們要重視選拔與聘用工作。園長選拔與聘用教師是在遵循幼兒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幼兒教師工作特殊性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結合各園實際情況製訂的,是在幼兒園外部實行教師選拔和在幼兒園內部實行全員聘用的一種管理機製。
二、選拔與聘用教師的重要性
近年來,世界各國將教育置於戰略發展的高度。教育的質量取決於教師的質量,那麼,世界各國對教育質量的關注,必然引發對教師質量的關注。教師質量的關鍵是什麼?職前教師的綜合素質,對其成為教師之後的工作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重視教師隊伍的質量,必然要重視對職前優秀教師的選拔與聘用。選拔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高的優秀教師,是教師隊伍整體水平提升的一個源頭所在。
(一)選拔與聘用教師影響未來師資隊伍水平
1983年,美國國家卓越教育委員會在《國家處於危機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報告中建議,為了提高未來教師的學術水平,四年製學院和大學應該提高教師教育計劃入學標準,特別是提高必修課程和基礎課程的成績要求,這在美國教育史上是一個裏程碑式的報告,“提高教師學術水平”的呼籲為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的教師教育改革浪潮奠定了基調。1996年,全國教學和美國未來委員會在報告《什麼是最重要的:為美國的未來而教》中指出,“培養有愛心、有能力的合格教師是教育改革之關鍵”,學校招聘的教師應是“高素質的、有能力的專業人員”。為培養合格教師,教師教育機構必須選拔那些在培養中有潛力、有資質成為合格教師的候選人。2000年,美國教師聯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AFT)建議,為提高教師培養的質量,教師教育機構應該設置較高的進入標準,嚴格準入考試或考核,強化實踐環節,申請者應該學習教學法課程和藝術類核心課程,具有教育教學臨床經驗等。[1]
(二)選拔與聘用教師影響學校教育質量
瑪利亞·卡梅倫(Marie Cameron)在新西蘭教師價值取向的研究中發現,真正的教師都是從他參加培訓時對教育的態度開始的,以往新西蘭對職前教師的選拔因忽視申請人員的信仰與態度,以致職前教師在培訓中對培訓項目,特別是數學與科學持消極態度,沒能認真接受培訓,走上工作崗位後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
新西蘭的一項研究表明,1998年以前,由於職前教師選拔標準混亂,導致師資水平不高,造成幼兒教育質量平平,不少家長拒絕將孩子送進幼兒園,以致新西蘭幼兒入園率低於世界其他發達國家。此後,新西蘭開始了職前教師教育計劃(ITE),完善了新西蘭職前教師教育體係,而且結合實際為職前教師的選拔從學術入學準則、學科知識、讀寫及算術能力、個人和專業素質、信仰與態度等方麵規定了統一且靈活的標準。[2]這幾個方麵的選拔標準為我國當前職前教師的選拔與培養提供了有益的參考。而且,通過上述標準嚴格選拔職前教師後,師資水平有所提高,幼兒教育質量亦因此提高,幼兒入園率呈上升趨勢。所以說,重視對幼兒教師的選拔,對於幼兒園教師隊伍專業化的發展有著關鍵的作用。
三、選拔與聘用教師的意義
園長選拔與聘用教師的主要意義表現在對幼兒園教師隊伍整體發展、對幼兒園可持續發展以及對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三方麵。
(一)選拔與聘用教師對幼兒園教師隊伍整體發展的意義
如果把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比作一棵大樹,那麼,園長對教師的選拔與聘用就是大樹的根;如果把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比作一條涓涓溪流,那麼,園長對教師的選拔與聘用就是溪流的源頭。大樹的根決定著大樹生長的走向,根基好,則枝葉茂盛;源頭的溪水決定著小河的水質與走向,源頭清澈,則河水魚蝦盛產、涓涓細流、川流不息。園長在選拔與聘用教師的過程中有明確、清晰、長遠的思考,直接決定著教師隊伍整體的發展,決定著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