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目標和人生追求,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發展方式。因此,從管理上講,支持教師成就自己就是要延續與升華教師對事業的愛,就是要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搭建多元平台,支持教師成就最好的自己。

成就感是教師的一種重要的職業感受,那麼如何激發教師的成就感呢?“成就感與教師的工作態度、敬業精神等聯係在一起,適當的、合理的成就感能促進教師努力工作和主動創新。幼兒園教師成就感的指向不應是文本的和紙麵的成果,而應是日常的幼兒行為和表現。也就是能通過溫暖、積極而有效的師友互動,引發幼兒積極投入、努力創造、主動表達,讓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是幼兒園教師最大的成就,文本的、紙麵的成就隻是日常幼兒表現的副產品,不能主次顛倒……”因此,教師的成就感要回到幼兒一日生活過程之中,回到教師和幼兒的行動之中,回到幼兒活動的現場……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引導教師擁有一種務實的、積極向上的成就感。

園長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以德為先。園長要認識到,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前提,幼兒園的師德師風如何,不僅體現了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教風學風,而且決定著一所學校的文化氛圍和精神風貌,決定著幼兒的未來與發展,決定著教師的職業高度。

園長要堅持以德為先。首先,要以身作則,樹正風,揚正氣,以德服人,以高尚的品德和高站位的思想覺悟影響人、啟迪人、引領人;其次,要營造“德為先”的管理理念,傳遞正能量,激勵管理幹部與教師樹立積極的陽光心態;最後,園長要重視幼兒園的德育,不僅在教師之間傳遞美德、弘揚高尚品德,更要讓美德的種子播種在孩子們的心裏。《禮記》中這樣提道:“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所謂教師,就是教會學生事理,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的人,園長要緊緊把握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抓住“德”的核心,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水平。

“德”的重要體現就是“愛”,“愛”是辦好幼兒園的基石,園長要用自己對學前教育事業的“愛”去經營幼兒園,喚起並激發教師去熱愛孩子、熱愛事業、熱愛幼兒園。同時,支持教師把“愛”變成工作的動力,落實到每個與孩子互動的瞬間,落實到一點一滴中,這才是“德”的重要表現。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人的發展和需求是新時代發展的核心,隻有充分了解人的發展需求,才能更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園長在幼兒園管理過程中,要緊緊抓住這個核心,尤其是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麵,隻有充分了解教師在實踐中的真問題和真需求,才能把工作做到教師心坎兒上。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古往今來,我們從未停止過對這一問題的探尋。我們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人,而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人本主義的回歸。歸根結底,我們要促進人的發展,而學前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奠基階段,也是終身教育的基礎。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站在為人的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的高度去辦學前教育,這是我們的使命。

一是發現真問題。園長在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調研,傾聽教師的心聲,發現教師實踐中的真問題,分析影響教師發展的內在因素。隻有真正走進教師的心裏,站在教師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發現真問題,否則隻是“浮於表麵”。園長要沉下心來,與教師進行心靈的對話,才能不斷地收獲教師的信任與支持,才能與教師攜手辦好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