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父上學
一人問:“少爺與老太爺孰樂?”答曰:“作老太爺雖樂,比及兒子讀書做了官,年已衰矣。還是作少爺最樂,老的讀書作官弄錢,都是少爺受用。”其人聽罷,急趨而走。追問其故,答曰:“趕緊買書,好送家父上學。”
鄉人進城
鄉人進城赴席,在席上看見鹹鴨蛋,怪而問之曰:“我們鄉下鴨蛋是淡的,城裏鴨蛋是鹹的,想必是醃鴨子生的。”又看見桌圍椅披,歎曰:“都是你們城裏人舒服,連桌椅都是舒服的。你看桌子,還穿著錦緞背心呢?”席散,鄉人來到街前,見一太監手攜鵪鶉。鄉下人問曰:“老太太,你這小雞兒是多少錢買的?”太監怒曰:“你這小子,既認不得人,又認不得貨!”
胡子漱口
一人最愛幹淨。一日上街,走在牆下,牆內有婦人撒尿,打陰溝內濺出尿水,濺在這人鞋上。大怒罵曰:“是那個混帳東西,濺了我一鞋水!”低頭一看,水打陰溝內出來,自想道:“這水不知是髒是淨?”爬在地下,望陰溝裏一看,喜曰:“還好,卻不是髒水,是一個胡子嘴在那裏漱口。”
南北兩謊
南北兩人均慣說謊,彼此企慕,不辭遠路相訪。恰遇中途,各敘寒溫。南人謂北人曰:“聞得貴處極冷,不知其冷如何?”北人曰:“北方冷起來,撒尿都帶棒兒,一撒就凍,隨凍隨敲,不然人牆凍在一處。冬天浴堂內洗澡,竟會連人凍在盆內。”南人曰:“開浴堂主人何在?”答曰:“未問浴堂東道主,但見盆內有冰人。”北人謂南人曰:“聞得尊處極熱,不知其熱如何?”南人曰:“南方熱起來,將生麵餅貼在牆上,立時就熟。夏日街上有人趕豬,走不甚遠,都成了燒豬。”北人曰:“豬已如此,人何以堪?”答曰:“彼豬尚且成燒烤,其人早已化灰塵。”
大小相錯
一男人陽物甚小,欲娶一陰小者為妻。然女物之大小,男子何由而知?或告之曰:“如有買小尿盆者,其物必不大。”其人從之,訪之許久。忽遇一女子,買一極小之尿盆,央媒用重聘娶之。上床後,不意女物之大,迥異乎尋常。夫問曰:“尊具如此之大,因何用盆如此之小?”婦人曰:“我不是用盆撒尿,乃用盆舀。”一婦人陰戶最大,欲嫁一陽大者為夫。然男物之大小,婦子何由而知?或告之曰:“如有買大口夜壺者,其物必不小。”女暗服其教,托人遍訪。忽遇一男子,買大口夜壺,央媒貼聘嫁之。及雲雨時,誰知男物之小,竟出於意外。婦問之曰:“尊物如此之小,為何用夜壺如此之大?”夫曰:“我不是用夜壺撒尿,我乃用夜壺出恭。”
豈敢豈敢
禽鳥之鳴,竟有與人言相似者。山鳥呼名,林鳩喚婦,雖係物類相感,亦由人心體會而出。一和尚抱一雄雞,一尼僧抱一雌鴨,同船過渡。行至中流,雄雞誤認鴨為雌雞,上前采縢。采畢,一看不是雞,甚覺抱愧,仰首打鳴曰:“得罪娘子了。”鴨亦自鳴得意,擺尾緊叫曰:“豈敢,豈敢。”
合事老人
一讀書人愛管閑事,人稱之為合事老人。一富翁家有事,請他排難解紛,恰值大雨,連日不能回家。留宿樓上,寂寞無聊,展轉不能成寐,深悔自己多事,以致受此淒涼。乃吟詩曰:“是非隻為多開口”,剛說了一句,忽要解手。天黑不便下樓,撕樓窗出具溺之。不意窗外有貓,見了尊具,上前一撲,連忙縮回。乃指陽物而言曰:“煩惱皆因強出頭。”
弟兄兩謊
把弟兄均愛說謊,把兄謂把弟曰:“我昨日吃極大的煮餑餑,再沒有比他大的,一百斤麵,八十斤肉,二十斤菜,包了一個。煮好了,用八張方桌才放的下。二十幾個人,四麵轉之吃,吃了一日一夜,沒吃到一半。正吃的高興,不見了兩個人。遍尋無蹤,忽聽煮餑餑肚內有人說話,揭開一看,那兩人鑽在裏頭掏餡兒吃呢!你說大不大?”把弟說:“我昨日吃頂大的肉包子,那才算得大呢。幾十人吃了三天三夜,沒見著餡兒。望裏緊吃,吃出一塊石碑來,上寫‘離餡子還有三十裏’。你看大不大?”把兄說:“你這大包子用什麼鍋蒸的?”把弟說:“用的是你下煮餑餑那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