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土氣也,為鹽運司。”言之無不吻合。忽一人噓氣久之,老僧沈吟再四,似不解其何官。曰:“異哉似金氣而不秀,似木氣而不直,似水氣而不清,似火氣而不烈,似土氣而不厚,其在不儒不吏之間歟?”詢之,以大挑知縣而請就教者。乃知伶官閑秩,皆無誌氣男子為之,推其命數,都不在五行中也。
武弁拋文
一江蘇武官,最喜拋文,說話最要引經據典。升官陛見,貧無資斧,徒步北上。人問之曰:“何不乘車?”答曰:“君命召不俟駕而行。”到京召見,時值淮水漲發,上問曰:“淮河水勢如何?”對曰:“蕩蕩懷山襄陵。”上問曰:“水勢如此,百姓何如?”對曰:“百姓如喪考妣。”上大怒,馬上充發。叩首謝恩曰:“惟仁人放流之,此則小臣之罪也。”
土包作闊
京中匪類,謂之土包。每到四月開廟,穿花梢,坐熟車,逛西頂,故意在人前賣弄,謂之作闊。澆風惡習,不知伊於胡底。有把弟兄三人,均要逛廟作闊,商量攢錢,每人做湖縐套褲一雙,名為套褲會。到了四月,把兄作一雙玫瑰紫的,老二作一雙藕荷色的,老三作一雙油綠的。雇了一輛十三太保時樣紗窗的熟車,大家爭坐車沿,為的是好拿套褲作臉。把兄說:“不公道。咱們拈閻,拈那裏坐那裏。”把兄拈中間,老二拈車沿,老三拈車箱。上了車,一搖鞭,如飛似水,奔西頂而來。走在熱場人多之處,老二坐車沿,盤著腿,露出藕荷色套褲來,得意洋洋。老大坐車中間,現在玫瑰紫套褲來,揚眉吐氣。惟有老三,一樣出錢,坐在緊裏頭,又看不見熱鬧,又不能露出套褲來作臉。氣悶已極,對趕車的說:“你這紗窗,多少錢一塊?”趕車的說:“八百五十錢一塊”。老三說:“我賠你八百五十錢。”用腳一踹,打紗窗上伸出腿來,大聲呼曰:“你們快看油綠套褲!”
翁嫗向火
老翁好飲,老嫗總不與之飲。一日天寒,老夫婦對麵向火,嫗興發動,拉翁行房。翁以天寒不舉答之,嫗曰:“有何術能使之舉?”翁曰:“非飲酒不可。”嫗忙與之酒,且令翁上床飲,屬曰:“如舉時,先要通知我。”翁曰:“你那老家夥,也宜烤一烤,如烤熱了,也要通知我。”翁遂上床,一味痛飲,瓶已告罄。忽聞嫗語曰:“熱了。”翁曰:“熱了,再給我斟一杯。”
妄自尊大
有妄自尊大,以“人王”自稱者。縣主不忍不教而誅,拘而誡之曰:“宇中有四大,王居其一。汝僭稱王,有殺身之禍。本縣在‘王’字下與汝添一點,改為人玉,以解人疑,而戒下次。”人玉唯唯而退,回至家中,尋思良久,說:“‘玉’字上這一點,乃縣主所添,豈可置之下部?我今移在‘王’字之上,以示尊崇。”於是又以“人主”自稱。鄉裏聞之,無不驚疑,聯名出首。官怒極,拘案下,以謀為不軌,置之重典。臨刑前三日,寄信家中雲:“特諭鄉裏眾卿臣,孤家不日見閻君。三日以前見人主,三日以後看寡(與剮同音)人。”
大騙小騙
都中用大話薰人,謂之口旁。東城有一大口旁,西城有一小騙。這一日,小騙找大騙,而難之曰:“你名大騙,你能騙得動老虎,我拜你為師。”大騙說:“這有何難。你不信,我們立刻找老虎去。”二人同入深山,來尋虎穴。小口旁說:“此處乃虎豹出沒之地,你在此等虎,我上山去看你如何騙法。”大騙即倚山靠樹而坐,忽見一隻猛虎咆哮而來。大騙忙回手拔小柳樹一顆,說大話騙之曰:“我剛才吃了一隻豹,沒吃飽,又找補了一隻虎,肉老塞了我的牙。”用柳樹作剔牙之狀。老虎一聽,回頭就跑,逃回洞中。遇一猴子,老虎說:“好利害的人!吃了一虎一豹,在那裏拿柳樹剔牙,我如何敢吃他,還怕他要吃我!”猴子說:“你也太膽小了,我要同你看一看,到底是一個什麼人?”老虎說:“我不放心,你要同去,必須把你拴在我背上。”猴子應允。老虎把猴頭拴好,套在背上。猴子騎在老虎身上,來至大騙麵前。大騙一見,高聲大罵說:“好一個撒謊的猴兒崽子!昨日我捉住你,要當點心吃,你再三哀求,許下今日一早送虎二隻,豹二隻,供我早膳。想不到天已過午,隻送了這一隻瘦山貓來搪塞我!”老虎一聽此言,說:“了不得!我受了猴子的騙了。”回頭就跑。誰知老虎跑得快,猴子掉下虎來,被樹枝牽掛,虎身上隻剩子一個猴頭。老虎逃至洞中,喘息良久,回頭來找猴子,但見繩子上拴著一個猴頭。老虎大驚,說:“幸虧我跑得快,饒這樣,還把猴子下截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