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著實欽佩(1 / 2)

同學們最喜歡他說關於硬幣的問題,他說:“一枚硬幣足可以代表你的一生,有正有反,有棱有角。圓圓的外形就是人生的操場,你會不斷地在這條線上奔跑,所以遇到似曾相識的場景是合情合理的。硬幣的厚度就是人生的尺度,沒有誰比別人多一點,區別是你會在這枚小小的金屬上植入多少價值,那時或許硬幣上就不再代表一元了”,這對於剛進入高中的司馬毅來說是很難理解的。他又說:“把一枚硬幣攥在手裏,放在兜裏,不是真正的把握住了人生,恰恰是在束縛人生。我曾有個設想,那是異想天開,為自己築起圍牆,為自己係上荊棘,為自己拚湊自由,這是在自我束縛。所以你們應該拋出硬幣,去實踐,去感受什麼是生活,什麼樣的人生是自己的。”說這些話的時候,魏金奇是很嚴肅很認真的,也讓別人無法玩笑起來,隻能呆呆地聽著,靜靜地思考著。司馬毅也會偶爾從口袋裏掏出一枚硬幣來回的看,如有所思的想著。

魏金奇來到這個學校隻有幾年的時間,可是卻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能讓每一個來到這所學校學習的學生感動無比的溫馨自豪。那是一年高考時,那一代的學生都在進行最後的衝刺,克服最後的苦難。就是在那一年,能夠讓無數人回憶起來都是感動到落淚。

高考百天誓師大會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眼看著高考的日子越來越近,學生們的身影越來越匆忙。魏金奇所帶的畢業班仍然有很多問題,他的學生還沒有做好參加高考的準備,這讓他徹夜難眠。雖然他對現在僵硬的應試製度很不滿,但每次看到那一張張渴望改變命運的臉,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他也會服軟,也會退縮,也會毫不猶豫的順從,從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可貴的夢想。

那一年,他帶的畢業班有四十位學生,分過文理科後,屬於中等偏下的文科班級。他接手這個班級的時候,每個學生都對他不滿,他也對學生不滿。學生認為他沒有實力,沒有資格帶領他們,他認為這群學生太愛無理取鬧,對自己的人生沒有太多的意識。可就是這個班,到了高考的時候,竟是硬生生的全班順利通過高考,而且是全校甚至全地區最好的成績。可能每個人聽到這,都感覺太不可思議,認為是無中生有。那批學生,那些身處其中的人物,是無法忘記的。

高考倒計時五十天,學校舉行了一模測試。魏金奇班級的成績進步是最大的,平均成績足足提高了三十分,進步的速度超乎學校領導的意料。本來對他很不信任的李娟麗這次沒有再說什麼,也是從心裏佩服。他自己對這個成績到時看的很清楚,他說:“這是個平均成績,是集體榮譽,可是我們班級還是差距很大,甚至比別的班落後一大截。我的目標是每個人的大學夢都能成真,而不僅僅是個人的,所以在為這個成績感到滿意的時候,我們就該進行終極目標的追趕了”。

在他的班級裏,那一群出生在九零後的學生們,生活在時代巨大變化的時代,並沒有品嚐前人的艱苦奮鬥歲月,也無法真實體驗那種磨人心碎的歲月。魏金奇生活的時代,經過了前蘇聯巨大的變革之後,社會主義世界的大地震,震動了中國這片幅員遼闊的土地。改革開放的領袖在完成了撥亂反正的使命後,大刀闊斧的改革起了教育事業。教育是國家興衰成敗的基礎。

魏金奇成長在那樣的時代,沒有什麼比知識知識更加重要,哪怕是金錢也換不來一生智慧的財富。所以魏金奇在教育過程中從不拿別人說事,而是拿自己舉例子,而且還是最糟糕的例子。

班級三模成績的提升,讓他想到自己當年的高考,也就立即花費了一堂課的時間給他的學生講述了這個故事。

魏金奇所在的學校是一所省示範,從高一就開始的強化訓練,每天除了上課背書外,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完成學校免費下發、老師強製要求的試卷,那是一些曆年模擬試卷、高考真題。對於剛剛脫離初中牢籠的學生來說,那簡直就是一種地獄般的生活,也就在那時出現了‘高中是學生的地獄,大學就是學生的天堂’這句話。魏金奇也是在那時才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可是人總會為了自己小小的勝利而輕易得意忘形。艱苦的度過了高一的生活,就不斷能聽到一些教育機構的聲音了,新希望、瘋狂英語等等一些新產生的機構,明目張膽的招收起了學生,對他們的課外學習進行輔導。魏金奇也是懷著考上好大學和追求新奇的心理,報了培訓班。經過一個暑假的學習,在高二的第一個模擬中,就成為班級的佼佼者,成了大家矚目的優秀者。就是在這個時候,學校的製度再次發生改變,要求高二學生與高三畢業班的同進度,據了解是因為教育部下發文件說高二學生可以參加少年班考試,學校正是衝著爭取更大榮譽的角度出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