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夏日清涼(1 / 2)

老校長喜歡經常拿著一枚出產很早的一元硬幣在手中,時而拋出時而接回,有時像個孩子一樣玩弄,有時默默的看著硬幣思考。

老校長說:“人的一生也如這一枚硬幣,在它被人們拋出去的時候,就是一個人漂泊奮鬥的開始,無論硬幣在空中怎麼翻滾,怎麼變換,也脫離不了物質的本性。一個人在江湖翻滾,沉浮,無論他怎麼掩蓋,也擺脫不來自個的本性。正與反,功與過,落入手中的硬幣,歸於塵土的軀殼,硬幣被捏在人的手中,軀殼深埋進自然地懷抱,一切都是虛無”。老校長反對爾虞我詐,憤恨勾心鬥角,總是以最正直的品質從事教育,總是以最真誠的愛心身體力行,這也是我們愛戴他、不舍他的原因。這次,他被調遣了,任命教育局長,不可避免的要參與到一場真與假,惡與善的鬥爭中。

老校長一走,校長職位一空,很多處長就開始活動了,教務處長李娟麗最為積極,四處奔走。李娟麗從事教育三十幾年了,在這個學校的建設中付出了很大的艱辛。她那不高的個子,有點肥胖的身體成了曆屆學生不滅的回憶,隻要一看到,立馬成群結隊的撤離,不敢與她正麵交鋒。她的功勞是看得見的,但是看不見的卻是她很勢力,用拍馬屁的功力絕對可以打敗東方不敗,見縫插針是以前很多領導提拔她的重要‘良好品質’。她也是以此為榮,總是從大局為學校考慮,一手操辦,所以對於這次老校長的離開,她在人前表現出不可估量的不舍感情,卻奔走在那些教育局的領導幹部中間,竭力為自己謀劃生路,絲毫不感覺到疲倦,讓很多不了解的人對於這位久經滄桑的“老教育家”是刮目相看,但是對於了解她的人都是遠遠躲避。

老校長心中其實早就有了中意的人選,為了印證自己的選擇,他還是拋出了手中的硬幣做一個測驗。校長辦公室無人,房門緊閉,外人都以為老校長在作出最後的艱難抉擇。老校長在心裏默念了一些候選的人員還有自己的中意的,分好立場,掏出那枚很老的硬幣,彈射出去,再接回,瞥著眼看了一下結果……

司馬毅這樣想著,不覺的露出習慣的笑容,實在是佩服老校長的智慧和愚昧,為自己走後的舞台選擇了再合適不過的人——魏金奇。

魏金奇就是老校長中意的人選,也順理成章的成了學校的一把手,也像其他領導人一樣,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刀闊斧的搞起了改革。魏金奇從事教育僅有十幾年而已,但是出國留過學的他,有著一般教育者不可比擬的優點,尤其那些迂腐陳化的自大者。老校長選擇他,倒不是因為他年輕,他留過洋,而是他們有著相同的理念——教育在於育心,人才著重育德。孔子的那一套教學理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在他們身上得到很好的施展,所以他們所教育出來的人也能夠盡顯出自己的主張。還有一點很有趣,他們也同樣喜歡攜帶一枚硬幣,時而拋出時而接回,時而玩耍時而冥想。

魏金奇剛來到這所學校,擔任的隻是班主任,年輕氣盛的他不畏權威,敢於反駁和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才被老校長器重。可這樣一來,卻得罪了以李娟麗為首的學校老一代保守派們。在平時的教學中,李娟麗總是用自己的權勢阻礙魏金奇各種有想法的方案的實施。其他教師畏懼李娟麗的權勢,都不敢與她發生衝突,怕丟失難得的飯碗,可是魏金奇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一有機會就是據理力爭,挑戰著權威。在這場明爭暗鬥中,除了交戰雙方的激烈交火,其他人都保持著中立。老校長知道這樣的局勢不能長存,但一時還拿不出解決的辦法,所以為了限製李娟麗,常常暗中支持魏金奇,一方麵是保全李娟麗作為教務處長的顏麵,另一方麵也是感覺到在教育行業遇到知己實屬不易,不想就此放棄實現教育願望的機會。

不過可貴的是學校有這樣一位老師,年輕的女老師,上官雯,也同樣對李娟麗不滿,認為教育不與時俱進就要重走百年前中國被踐踏的曆史,學生對於自我的人生應該要有清醒的認知,作為老師的任務:教書育人,授業解惑,要時時引導學生建立人生目標,鼓勵學生培養持之以恒的決心,創新是一切學習結果的升華,要支持那些想法迥異的學生去實踐。可是上官雯有軟弱的性格,怯於說出自己的想法,隻是踏踏實實的做自己的事情。盡管這樣,碰到個性張揚的魏金奇,她還是默默地支持的。

自從魏金奇當上了校長,成功阻攔住李娟麗晉升的道路,但是矛盾卻是越演越烈。而此時當上了教育局長的老校長也並非可以高枕無憂,而是進入到了狼窩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