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今樂遊島(1 / 3)

想著能借一架直升機就好了,就可以騰空而起,把迅速擴張的西安淩空俯瞰一遍,想來會有許多讓人歎為觀止的發現,譬如大唐芙蓉園,譬如曲江池遺址公園,譬如唐城牆遺址公園,譬如大明宮遺址公園,譬如……如果可能,我是要再作許多譬如的,因為西安的變化日新月異,不是我的一篇短文可以容納得了的。

但我要說,我讚美這日新月異的變化。

因為這變化立足於曆史的基石上,讓湮滅在廢墟荒草中的輝煌,再一次地展現在世人的眼前,極大地提升了西安的城市形象,極大地提高了西安的生活品質,極大地彰顯了西安的精神風貌,正如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出席中國第二屆詩歌節,在和賈平凹等友人家宴時說的,你們生活在西安真幸福。

對鐵主席的話,別人是怎麼想的我不知道,我自己是體會到了這幸福。

我享受著西安曾經擁有的燦爛與輝煌,同時又還享受著西安所有的厚重與詩意,和樂在其中。

但我就沒有盲目地樂觀,我在繁花和興盛的市肆裏,睜著一雙探尋的眼睛,我在發現,發現著西安的遺憾……我相信,西安是有遺憾的,曆史上有,現實中也會有。發現了遺憾,並把這遺憾補救起來,不要讓遺憾無限期地遺憾,應該是件美麗的事情。

可惜我借不來直升機,不能在西安的上空俯瞰西安。如果能夠,我會在空中很容易地發現一處處亮點的同時,發現挾裹在亮點中的遺憾。但這似乎不要緊,我爬不到西安的上空去俯瞰,卻也在西安的長街上走著,發現了一些我不能不說的遺憾。

都是些什麼遺憾呢?

別的我不說了,就說樂遊原吧。我知道《長安誌》裏的樂遊原,是為長安城的一個製高點。站在其上俯瞰,規模宏大的長安城盡收眼底,舉目四望,景色迥異。北麵是巍峨的大明宮,展現的是“九重宮闕開閶闔,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況。南麵是勢與天齊的終南山,令人頓生一種雄渾之氣。東麵白鹿原上隆起的霸陵,讓人總有抹不去的別離之情。而西北方向的鹹陽原上,數不盡的帝王陵墓,在夕陽下閃爍著他們曾經的曆史一頁……誌書裏的樂遊原似乎有些呆板,而唐詩裏的樂遊原就不一樣了,有血有肉,鮮活生動。可就是這樣的一片古原,卻在今天,被人為地東挖一條壕塹,西開一條溝道,南掘一麵長坡,北通一麵路壕,讓誌書和詩詞裏美麗迷人的樂遊原,遺憾地成了一座樂遊島。

孤零零的樂遊島,突兀地撞進我的眼裏時,我為她心痛得幾乎落淚。

我在想,盛唐時的大詩人李商隱如果有知,他再來樂遊原,不知還能不能寫出那樣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李商隱在樂遊原上的這一聲輕歎,道出了多少人內心的悲涼。李商隱入仕靠的是令狐楚的青睞。可是令狐楚老了,老得死了。他該怎麼辦?正好有個叫王茂之的封疆大吏看上了他,還把他的千金小姐嫁給了他。但王茂之為唐之黨爭中的重要人物。李商隱一腳踏進王茂之為他鋪就的紅毯,他就隻能在李牛二黨的激烈爭鬥中沉浮,在官場上非常失意。他站在長安城的高點樂遊原,迎著撲麵而來的陣陣西風,想著大唐帝國的命運,他能怎麼樣呢?他也許隻能借喻原上的風光,以詩人獨具的智慧暗喻唐帝國繁華背景下的嚴重社會危機,同時也對人的境遇作了入木三分的檢討。他以為,人到晚年,過往的美景都已遠去,像無限美好的夕陽,縱然燦爛輝煌,卻已逼近日暮窮途的黃昏了。也就是說,時間是一把刀子,怎樣偉大的生命,在時間這把刀子下麵,總歸都是無奈的和不可超越的,總歸都要變成時間這把刀下的朽骨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