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施工機具計劃
施工機具計劃包括施工機械和施工所需要的周轉材料(模板、腳手、支撐等材料)及工具與器具的使用計劃。施工機具計劃安排:一是要考慮施工順序的要求,二是要考慮企業資源的可得性,三是要考慮施工作業麵的限製。
施工機具計劃方案經濟性的策略過程如下:先根據進度計劃及施工順序,確定初步的施工機具計劃方案,包括所需機具種類、時間及數量;其次,確定因作業麵、工藝或工種交叉作業等限製對現場同時作業的機具數量限製,據此調整機具計劃,必要時還需要調整進度計劃中各工序的工作時間,以滿足總工期的要求和作業麵等限製;再次,考慮企業機具資源的可得性,確定需要租賃機具的數量,並將增加的成本計入報價內;最後,結合施工工藝方案的優化和施工順序的調整,提高現場機具的利用率、減少機具使用量和縮短機具在現場的占用周期。
(4)主要材料計劃
主要材料包括施工需求量大的材料和因缺貨可能引起工期延誤的關鍵材料。主要材料的計劃安排:一是考慮進度計劃的要求,二是考慮現場堆場或倉庫容量的限製,三是考慮訂貨與供貨到現場的時間差,四是考慮材料運輸的限製。
主要材料計劃方案經濟性的策略主要是在保證施工進度對材料需求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材料的庫存,以減少資金的占用量,提高企業流動資金的利用效率。通常,先根據進度計劃,確定材料需求量,包括各施工階段的材料需求種類及數量;其次,根據現場堆場或倉庫的容量,確定各類材料的進場批次、批次的材料數量和時間間隔的初步方案;最後,在保證施工正常進行的情況下,優化供貨周期和供貨數量,使材料庫存量最小,並考慮現場和周邊運輸條件限製,采取一次訂貨分批供貨的方式,既可降低材料庫存費用,又能保證不會出現因缺貨造成的停工損失現象。
3)現場平麵布置方案
施工平麵布置是確定施工場地、交通及各項施工設施的規模、位置和相互關係的設計工作,具體可分為基礎施工平麵布置、主體施工平麵布置和裝飾階段的施工平麵布置。施工組織平麵布置方案直接決定了施工成本的其他直接費(措施費),也間接影響直接費的多少。根據施工特點和施工條件製定合理的施工平麵布置方案,可以避免施工設施反複搬遷、地下工程反複開挖、土方往返運輸等浪費現象;可以降低運輸費用、保證運輸方便;可以減少臨時性建築物的修建費用,減少臨時占地,降低臨時占地的租地及青苗補償等費用。
施工平麵布置方案選擇和確定的關鍵經濟性策略是根據主體工程布置,結合工程所在地區的地形、經濟等因素,對工程所在地的施工交通、工廠設施、生活建築、料場規劃、棄渣等在平麵上和高程上進行協調和統籌規劃,對供電、供水、排水及各單體工程相互間的聯係道路、棄渣場地等進行全麵考慮,力求做到既方便生產和管理,又運行安全可靠。例如,砂石料係統和混凝土拌和係統兩者距離就不能布置得太遠,否則就需要增設中轉料倉;砂石料加工係統借助自然高差進行布置,可節省土建工程量;倉儲係統應布置得使進貨和出貨不倒運,較合理的布置方案。
3.施工組織方案的優化技術
施工組織方案製定不像施工工藝方案製定那樣,可提出多個有明顯區別的方案。因此,通常在提出初步的組織方案後,再進行優化,逐步逼近最合理的方案。最常用的優化技術是直觀歸納法,即根據搜集的直觀材料,方案製定者或項目管理者依據自身的經驗和分析能力,對施工組織方案進行直觀優化。下麵介紹一些其他的優化技術。
1)資源需要量的優化方法
資源均衡是資源需求量優化的目標。資源均衡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合理安排工序的持續時間,使可供使用的資源被均衡地消耗。一般來說,理想的資源計劃安排是一條平行於時間坐標軸的直線,即保持每日資源需求量不變。然而,由於施工生產的天然不均衡性,單位時間內對於資源的需求量上下波動,需求量不均的現象時常出現。資源均衡優化的目的就是在保證預定工期的前提下,削減資源使用的峰值,使資源曲線趨於平緩。
資源需要量的優化一般是采用網絡計劃來調整資源計劃的方法,主要有削峰法和方差法兩種方法。削峰法是指根據進度計劃的資源需求量動態變化曲線,調整資源使用峰值時段內的部分工序的開工時間,盡可能降低最大資源的使用峰值,從而減小資源動態曲線的波動幅度。資源均衡削峰法是對進度計劃影響最小,也是在各種方法中最為方便的調整辦法。但是,在大型工程項目中該方法對實現資源均衡目的的效用不大,所以通常基於固定工期采用方差法進行資源均衡優化。對於多資源的綜合均衡優化,可采用模糊矩陣,首先確定資源優先順序,再逐一應用單資源均衡的簡化方法,並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實現多資源均衡優化。
2)資源調配計劃優化
勞動力計劃優化一般按以下過程逐步進行:在施工開始階段,調入少量工人進入工地做準備工作;隨著準備工作的進展,調入工地的工人人數應逐步增加,當工程施工全麵展開時,工人人數達到施工項目所需的最大額,然後保持其穩定,慢慢的直到工程結尾階段,工人逐步分批撤離工地,最後隻流下少量工人完成收尾工作。按照此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工數量的驟增驟減,減少勞動力調遣費,減少臨時工程,減少工具設備,減少生活供應的工作量,減少施工管理費用,從而達到有效控製施工成本的目的。
施工機具計劃優化依據已確定的施工方案及施工進度計劃,在已選定施工機具、設備的種類、規格、數量後,合理確定機具進場和退場的時間,盡量避免施工機具在現場的閑置,提高機具的利用效率,降低施工機械費用。
材料供應計劃優化應是在不影響施工進度計劃的同時,盡量減少材料的運輸費和倉儲管理費。因此,主要材料供應計劃優化的關鍵是確定合適的現場材料儲備數量,因為儲備量過多會增加相應的管理費用,儲備量較少則可能會造成缺貨損失。對於大宗材料,優化方法是在保證施工正常進行的情況下,通過優化訂貨周期和訂貨數量,使材料庫存量最小,庫存總費用最少。對於用量不多的零星材料或者工程本身規模較小,可在材料使用前全部供應齊全,從而降低采購與運輸費用。
3)平麵布置的優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