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建設項目財務分析2(1 / 2)

財務分析的方法是根據建設項目經濟要素的基礎數據,編製財務分析輔助報表,估計財務效益和費用,在此基礎上編製財務分析的基本報表,計算財務分析指標,並進行建設項目財務可行性的判斷。

1.財務分析報表

1)財務分析報表的構成

財務分析報表由輔助報表和基本報表共同組成。首先通過財務評價基礎數據與參數的確定、估算與分析,編製出財務評價的輔助報表;將輔助報表中的基礎數據進行彙總後編製出用於財務評價的基本報表。

B2建設投資估算表(形成資產法)

B3建設期利息估算表

B4流動資金估算表

B5項目總投資使用計劃與資金籌措表

B6營業收入、營業稅金及附加和增值稅估算表

B7總成本費用估算表(生產要素法)

B7基1外購原材料費估算表

B7基2外購燃料和動力費估算表

B7基3固定資產折舊費估算表

B7基4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攤銷估算表

B7基5工資及福利費估算表

B8總成本費用估算表(生產成本加期間費用法)B9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

B10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

B11投資各方現金流量表

B12利潤與利潤分配表

B13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

B14資產負債表

B15借款還本付息計劃表2)財務分析基本報表的內容

(1)財務現金流量表

反映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現金流入與流出,用以計算各項動態和靜態評價指標,進行項目財務盈利能力分析。具體可分為下列三種類型:

①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該表以項目為一個獨立係統,從融資前的角度出發,不考慮投資來源,假設全部投資都是自有資金。用於計算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及淨現值等財務分析指標。

②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該表從項目法人(或投資者整體)的角度出發,以項目資本金作為計算基礎,把借款還本付息作為現金流出。用於計算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

③投資各方現金流量表:該表分別從各個投資者的角度出發,以投資者的出資額作為計算的基礎,用於計算投資各方內部收益率。隻有投資者中各方有股權之外的不對等利益分配時,投資各方的收益率才會有差異,才需要編製此表。

(2)利潤與利潤分配表

反映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營業收入、總成本費用、利潤總額、所得稅及稅後利潤的分配情況,用於計算總投資收益率、項目資本金淨利潤率等指標。

(3)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

反映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投資、融資和經營活動所產生的各項現金流入和流出,計算淨現金流量和累計盈餘資金,分析項目的財務生存能力。

(4)資產負債表

用於綜合反映項目計算期內各年末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化及應對關係,計算資產負債率。

(5)借款還本付息計劃表

反映項目計算期內各年借款本金償還和利息支付情況,用於計算借款償還期或者償債備付率、利息備付率等指標。該表可以與輔助報表中的“建設期利息估算表”合二為一。

3)輔助報表與基本報表的關係

從輔助報表與基本報表之間的關係與數據走向。可以看出,財務評價的數據是從輔助報表流向基本報表的,輔助報表是基本報表的基礎,而基本報表則是計算財務評價各類指標的依據。

2.財務分析指標體係構成及其與基本報表的關係

融資前分析以動態分析為主靜態分析為輔。融資前動態分析以營業收入、建設投資、經營成本和流動資金的估算為基礎,考察整個計算期內現金流入和流出,計算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和淨現值等指標。融資前靜態分析可計算靜態投資回收期指標,用以反映收回項目投資所需要的時間。融資後分析以融資前分析和初步的融資方案為基礎,考察項目在擬定融資條件下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財務生存能力,判斷項目方案在融資條件下的可行性。

融資後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考察項目投資的盈利水平,它直接關係到項目投產後能否生存和發展,是評價項目在財務上可行性程度的基本標誌。盈利能力的大小應從兩方麵進行評價:

(1)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正常生產年份可能獲得的盈利水平,即主要通過計算總投資收益率、資本金淨利潤率等靜態指標,考察項目在正常生產年份年度投資的盈利能力,以及判別項目是否達到行業的平均水平。

(2)項目整個壽命期間內的盈利水平,即主要通過計算財務淨現值、財務內部收益率以及投資回收期等動態和靜態指標,考察項目在整個計算期內的盈利能力及投資回收能力,判別項目投資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