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建設項目財務分析2(2 / 2)

融資後的償債能力分析主要是考察項目的財務狀況和按期償還債務的能力,它直接關係到企業麵臨的財務風險和企業的財務信用程度。償債能力的大小應從兩方麵進行評價:

(1)考察項目償還建設投資國內借款所需要的時間,即通過計算借款償還期,考察項目的還款能力,判別項目是否能滿足貸款機構的要求。

(2)考察項目資金的流動性水平,即通過計算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各種財務比率指標,對項目投產後的資金流動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用以反映項目壽命期內各年的利潤、盈虧、資產和負債、資金來源和運用、資金的流動和債務運用等財務狀況及資產結構的合理性,考察項目的風險程度和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與速度。

融資後的財務生存能力分析在財務分析輔助表和利潤與利潤分配表的基礎上編製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分析項目是否有足夠的淨現金流量以維持正常運營,實現財務可持續性。這裏的可持續性首先體現在有足夠大的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其次是各年累計盈餘資金不應出現負值。

評價內容基本報表靜態指標動態指標盈利能力分析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項目投資靜態投資回收期項目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

項目投資財務淨現值

項目投資動態投資回收期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投資各方現金流量表投資各方財務內部收益率利潤和利潤分配表總投資收益率

項目資本金淨利潤率償債能力分析資產負債表

建設期利息估算表

借款還本付息計劃表資產負債率

償債備付率

利息備付率財務生存能力分析財務計劃現金流量表累計盈餘資金。

3.財務分析步驟

財務評價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基礎數據的調查與測算

在熟悉擬建項目基本情況基礎上,通過調查研究、分析、預測確定或相關專業人員提供的,例如產出物數量、銷售價格、原材料及燃料動力消耗量及其價格、人員數量和工資、折舊和攤銷年限、成本計算中的各種費率、稅率、彙率、利率、計算期和運營負荷等,收集整理出初級基礎數據;通過初級數據計算、派生出來,例如成本費用、銷售(營業)收入、銷售稅金與附加、增值稅等數據,供下一步財務分析之用。

2)評價參數的選用

這裏的評價參數主要指判別用參數,即用於判別項目效益是否滿足要求的基準參數,例如基準收益率或最低可接受收益率、基準投資回收期、基準投資利潤率等,這些基準參數往往需要通過專門分析和測算得到,或者直接采用有關部門或行業的發布值,或者由投資者自行確定。

3)輔助報表的編製

依據上述的基礎數據,估算項目的財務效益和費用,進而編製財務評價的輔助報表。

4)基本報表的編製與指標計算

編製融資前分析的基本報表與指標的基本步驟:

(1)估算建設投資、營業收入、經營成本和流動資金;

(2)編製項目投資現金流量表,計算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淨現值和項目靜態投資回收期等指標;

(3)如果分析結果表明項目效益符合要求,再考慮融資方案,繼續進行融資後分析;

(4)如果分析結果不能滿足要求,可以通過修改調整項目的方案設計以達到項目效益的要求,如果修改或調整後仍然不能滿足要求,可以據此作出放棄項目的建議。

編製融資後分析的基本報表與指標的基本步驟:

(1)在融資前分析結論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初步設定融資方案;

(2)在已有財務分析輔助報表的基礎上,編製項目總投資使用計劃與資金籌措表和建設期利息估算表;

(3)編製項目資本金現金流量表,計算項目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指標,考察項目資本金可獲得的收益水平;

(4)編製投資各方現金流量表,計算投資各方的財務內部收益率指標,考察投資各方可獲得的收益水平。

5)作出財務效益分析結論

利用各基本報表,可直接計算出一係列財務評價的指標,包括反映項目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的靜態和動態指標。將這些指標值與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基準值進行對比,就可得出項目在財務上是否可行的評價結論。

為了減少項目在未來實施過程中不確定性因素對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保證項目效益的兌現,在財務分析後,還要進行不確定性分析,包括盈虧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