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價值工程原理2(1 / 1)

開展價值工程活動首先要明確其研究對象是什麼。價值工程對象的選擇是指在眾多的產品、零部件中從總體上選擇價值分析的對象,為後續的深入的價值工程活動選擇工作對象。如果價值工程對象確定得當,其工作可事半功倍;確定不當,可能勞而無功。常用的選擇方法有以下幾種:

(1)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稱經驗分析法,即由價值工程小組成員根據專家經驗,對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功能與成本配置不合理的產品或零部件,作為價值工程的對象。這是一種定性的方法。選擇的原則是:

①從設計方麵看,對結構複雜、性能差或技術指標低、體積和重量大的產品或零部件進行價值工程活動,可使產品結構、性能、技術水平得到優化,從而提高價值;

②從施工生產方麵看,對量大麵廣、工序繁瑣、工藝複雜、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大,且價格高並有可能被替換的或廢品率高的產品或零部件進行價值工程活動,可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實現必要功能;

③從經營和管理方麵看,選擇用戶意見多的、銷路不暢的、係統配套差的、利潤率低的、市場競爭激烈的、社會需求量大的、發展前景好的或新開發的產品或零部件進行價值工程活動,以贏得消費者的認同,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

④從成本方麵看,選擇成本高或成本比重大的產品或零部件進行價值工程活動可降低成本。

【例5.1】對某居住區開發設計方案進行價值工程分析,根據專家經驗,該地區的多層住宅建築工程造價在750~800元/m2之間,如果某設計方案的造價估算超過太多,就可選擇其作為價值工程的對象。

ABC分析法是一種定量分析方法,是根據客觀事物中普遍存在的不均勻分布規律,將其分為“關鍵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此法以對象數占總數的百分比為橫坐標,以對象成本占總成本的百分比為縱坐標,繪製曲線分配圖。

ABC法將全體對象分為A、B、C三類,A類對象的數目較小,一般隻占總數的20%左右,但成本比重占70%左右;B類對象一般隻占40%左右,其成本比重占20%左右;C類對象占40%左右,其成本比重占10%左右。顯然A類對象是關鍵少數,應作為價值工程的對象;C類對象是次要多數,可不加分析;B類對象則視情況予以選擇,可隻做一般分析。

(3)百分比分析法

百分比分析法是通過計算不同產品、不同零部件的各類技術經濟指標進行比較選擇,確定價值工程的對象。不同產品之間可選擇成本利潤率或產值資源消耗率等指標,同一產品零部件之間可選擇成本所占百分比等指標。

【例5.2】某企業生產四種產品,產品名稱ABCD合計成本(萬元)5003002001001100占百分比(%)45.527.218.29.1100利潤(萬元)115506025250占百分比(%)46202410100成本利潤率(%)2316.73025—從表中計算結果可知,B產品成本利潤率最低,應選為價值工程對象。

(4)價值指數法

該方法主要適用於從係列產品或同一產品的零部件中選擇價值工程的對象,依據V=F/C計算出每個產品或零部件的價值指數進行比較選擇。對於產品係列,可直接采用功能值與產品成本計算出的價值指數,以價值指數小的產品作為價值工程對象。對於同一產品的零部件的選擇方法參見5.3中的相關內容。

【例5.3】某成片開發的居住區,提出了幾種類型的單體住宅的初步設計方案,試從中選擇價值工程的研究對象。

方案ABCDEFG功能:單體住宅居住麵積(m2)9900350032005500800070004500成本:概算造價(萬元)11003303266101000660400價值指數:V=F/C9.0010.619.829.028.0010.6111.25根據價值計算結果,可知A、D、E方案價值指數明顯偏低,應選為價值工程的研究對象。

上述的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綜合應用,一般可先根據經驗分析法進行初步的選定,再根據定量方法進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