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工程是一種把功能與成本、技術與經濟結合起來進行技術經濟評價的方法。它不僅廣泛應用於產品設計和產品開發,而且應用於各種建設項目,甚至應用於組織機構的改革。因此,掌握價值工程的基本原理、熟悉價值工程的工作步驟對進行工程經濟分析與評價有很重要的作用。
1.價值工程的產生和發展
價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VE),也稱為價值分析(ValueAnalysis,VA)或價值管理(ValueManagement,VM),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技術、一種新的技術經濟分析方法。它通過研究產品或係統的功能與成本之間的關係,來改進產品或係統,以提高其經濟效益,在建築工程領域內也被廣泛采用。
價值工程於20世紀40年代末起源於美國。194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設計工程師邁爾斯(L.D.Miles)主持采購部門的工作,當時敷設倉庫用的石棉板缺乏,專家會議認為可以使用代用品,從而引起了對產品功能的研究。於是邁爾斯考慮,這種材料的功能是什麼?能否用代用材料?能否在現有人力、物力資源條件下通過其他途徑來獲得同樣的功能?當時叫價值分析,實際上是從產品投產到製造進行的分析活動,是一種事後分析。而價值工程是從科研、設計、生產、準備、試製新產品的生產過程之前進行的分析,是事前分析。
由於推行價值分析經濟效果顯著,引起美國各部門的注意,1955年空軍在物資器材供應和製造技術方麵采用價值分析;1956年擴大到民間的造船業。據統計,從1964—1972年間,美國國防部由於推行價值分析所節約的金額在10億美元以上。
世界各工業國也迅速地推廣價值工程方法。1955年日本引進了價值工程,1960年大量推行。開始時,以重型電機、汽車等行業為中心,到20世紀70年代,價值工程的應用已擴展到鋼鐵、設備製造等產業部門。1968年價值工程引進到日本建設業,並在造船、車輛和機械等行業中應用。
從材料代用開始,逐漸發展到改進產品設計、改進工藝、改進生產等領域,價值工程正被大量推廣應用。近年來,世界各先進國家住宅功能項目的開發和成本信息現代體係的建立,都有利於價值工程方法在建設業中的應用。
價值工程與一般的投資決策理論不同,一般的投資決策理論研究的是項目的投資效果,強調項目的可行性,而價值工程是以研究獲得產品必要功能所采用的省時、省錢、省力的技術經濟分析法,以功能分析和功能改進為研究目標。
2.價值工程的概念
價值工程是以提高產品(或作業)價值和有效利用資源為目的,通過分析產品(或作業)的功能與成本的關係,力求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實現產品(或作業)的必要功能的一種有組織的技術經濟活動。價值工程中“工程”的含義是指為實現提高價值的目標,所進行的一係列分析研究活動。價值工程中的“價值”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指作為某種產品(或作業)所具有的功能與獲得該功能的全部費用的比值。它不是對象的使用價值,也不是對象的交換價值,而是對象的比較價值,是作為評價事物有效程度的一種尺度。其定義可用公式表示為:價值(Value)=功能(Function)成本(Cost)通常寫為:V=FC(5.1)1)價值
價值工程中的“價值”一詞的含義不同於政治經濟學中的價值概念,它類似於生活中常說的“合算不合算”和“值不值”的意思。人們對於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利益、需要和目的,對於同一事物的“價值”會有不同的認識。例如,大多數人對手機“價值”的認識是把它作為一種通訊工具,而追求時尚的人則把一款新穎漂亮的手機作為一種時尚和飾物。可以說,“價值”是事物與主體之間的一種關係,屬於事物的外部聯係,表現為客體的功能與主體的需要之間的一種滿足關係。
2)功能
功能是指分析對象的用途、功效或作用,它是產品的某種屬性,是產品對於人們的某種需要的滿足能力和程度。產品或零件的功能通過設計技術和生產技術得以實現,並凝聚了設計與生產技術的先進性和合理性。功能可分為以下幾類:
(1)按功能重要程度可分為基本功能與輔助功能。基本功能是指產品必不可少的功能,決定了產品的主要用途。輔助功能是基本功能外的附加功能,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增減。如手機的基本功能是無線通訊,輔助功能則有無線數據傳接(短信)、計時、來電顯示、電子數據記錄等。
(2)按功能的用途可分為使用功能與美學功能。使用功能反映產品的物質屬性,促使產品、人及外界之間發生能量和物質的交流,是動態的功能。使用功能通過產品的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而得以實現。美學功能反映產品的精神和藝術屬性,是人對產品所產生的一種內在的精神感受,是靜態的功能。如手機的使用功能有上麵所述的無線通訊、數據傳送等,美學功能則體現手機體型、色彩和裝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