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m=1時,有效利率等於名義利率,公式對應第一種情況,即i=r;
(2)當m>1時,有效利率大於名義利率,即i>r;
(3)當m→∞時,年計息次數無限多,相當於連續複利計息,稱為連續利率,此時
i=limm→∞1+rmm-1=limm→∞1+rmmrr-1=er-1(1.6)e為常數,約等於2.71828。
在相同名義利率的情況下,年實際利率隨計息期的變小而變大。
計息周期年計息次數m計息周期利率
i周期=rm年有效利率
i=1+rmm-1年112.00%12.00%半年26.00%12.36%季43.00%12.55%月121.00%12.68%日3650.0329%12.7475%無限小∞無限小12.7497%1.2.3利息計算方法
計算利息的方法有單利法與複利法兩種。
1)單利法
單利法僅以本金基數計算利息,計算利息時不將前期利息計入,利息不再生息。所獲利息與本金、時間、計息周期數成正比。
單利計息的利息公式:
I=Pni(1.7)單利計息的本利和公式:
F=P(1+ni)(1.8)式中:i——單利利率;
n——計息周期數;
P——本金;
I——利息;
F——本利和,即本金與利息之和。
【例1.1】假如借入的資金1000元是以單利計息的,年利率為10%,第三年償還,則到期後的本利和為:F=P(1+ni)=1000×(1+3×10%)=1300(元)其中歸還利息300元,1000元為本金。
單利法在一定程度上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但不全麵。因為以前已經產生的利息,沒有在下一個計息周期裏作為本金累計計息。工程經濟分析中一般不采用單利計息的計算方法,通常隻實用於短期投資和不超過一年的貸款。
2)複利法
複利法是以本金和累計利息之和作為下一計息期的本金計算利息的方法,不僅本金逐期計息,而且前期累計的利息,在後一計息期也計算利息,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利滾利”的方法。根據複利法的定義,年份(n)年初本金(P)年末利息(I)年末本利和(F)1PPiP+Pi=P(1+i)2P(1+i)P(1+i)iP(1+i)+P(1+i)i=P(1+i)2
年份(n)年初本金(P)年末利息(It)年末本利和(F)nP(1+i)n-1P(1+i)n-1iP(1+i)n-1+P(1+i)n-1i=P(1+i)n所以,複利計息的本利和公式:
F=P(1+i)n(1.9)式中:i——計息周期的複利率;
n——計息周期數;
P——本金;
F——本利和,即本金與利息之和。
【例1.2】某人借款1000元,年利率為10%,按年計息。
年份(n)年初本金(P)當年利息(I)年末本利和(F)110001000×10%=1001100.00211001100×10%=1101210.00312101210×10%=1211331.00將例1.2計算的結果與例1.1比較,同一筆款,在利率和時間相同的情況下,複利法計算所得利息額較單利法大。可見複利法對資金占用的量和時間更加敏感,更加充分地反映了資金的時間價值。複利法在實際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國現行財稅製度規定,投資貸款實行差別利率按複利計息。工程經濟分析中普遍采用複利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