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奇師怪徒(2)新任掌教(1 / 3)

第一卷奇師怪徒(2)新任掌教

茅山因痛失馬玄通掌教,全教人人悲痛各個痛哭流涕,五大弟子親自出麵主持了馬玄通的超度儀式。

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馬玄通和另外兩位掌教因用了改良版的赤陽陣,自己刺破心脈而死屬於自殺。

而自殺的魂魄怨念太深難以投胎會留在屍身周圍許久,但那個赤陽陣又一直處於微波爐開機狀態,馬玄通和另外兩位掌教的魂魄估計一離開肉身就會被燒成灰燼。

但是所有弟子都希望掌教大人能夠羽化飛仙,成為真正再無煩惱的仙。這也是眾多尋道人潛心行善積德,修身修神下心底的一道執念。

馬玄通掌教的追思會正在舉行,而五大弟子的門長大師兄張初雲卻在此時拿出了一份馬玄通的遺囑。

遺囑中的內容大意是馬玄通的五大弟子均都有他們的優點,但是斟酌下覺得掌教的重任還是應該交給門長大師兄方才符合規矩,希望張初雲承繼掌教的大任後能將茅山教,發揚光大,繼往開來。

這份遺囑一經拿出便引起軒然大波,眾多弟子雖然不明其中到底有什麼機關,但諸多疑點卻表露出來,一是馬玄通雖然年事已高但身體健朗,而且幾乎很少用折壽的道術也不怎麼給人卜卦問事,按理說馬玄通不應該這麼早就立遺囑。

二是就算馬真人覺得此去雲南凶多吉少立了遺囑但也不應該是大師兄張初雲才對,張初雲在馬玄通去雲南的前一年因私自使用禁術養些小鬼在身邊,被馬玄通一陣怒斥,還聲稱要清理門戶,最後還斬掉了張初雲兩根手指以示警戒。

這件事整個茅山教人人皆知,按此來說的話掌教一職怎麼都還輪不到張初雲這個失寵的大師兄。

如今馬玄通真人的這份遺囑如此決定真是大跌人的眼鏡,如此爆冷門的人選讓眾多老道們都是不解與疑惑。

但張初雲卻不給眾人喘息的機會,袖間亮光一閃拿出馬玄通的掌教寶劍七星刃。

張初雲打算即刻就要接任掌教之位。

本來還有反對的人也大多沒了話說,因為茅山教早就有指令。

隻有掌教才能擁有七星刃,而每代掌教交接的一是傳茅山全誌檄文和茅山道術全本,二是傳藏經樓和大門鑰匙,還有就是這把七星刃。

這把七星刃一出,霎時間整個大廳便分成了兩派,一派開始擁戴張初雲繼任掌教位,另一派覺得遺書存疑,此事要從長計議。

激烈的辯論演化成了武鬥,保守派被擁戴張初雲的人馬全部拿下並且關進了茅山的後山。

現在的大廳裏隻剩下了五個人還站在原地,其中一人是張初雲,另外四人就是馬玄通的另外四位弟子,二弟子劉初山,三弟子戴初星,四弟子毛初九九叔和五弟子趙初保。

這四人從兩派辯論到武鬥關押都一言不發隻是站在原地,如今隻剩下這五個親師兄弟時張初雲便開始拉攏這幾位師弟。

張初雲對著四人曉以大義,並且許出隻要他當上掌教,四人便是護法真人。

而且張初雲道出自己早已與大清皇室建立起了關係,並拿出朝廷封賞的官衣大印和頂戴花翎而且宣揚朝廷將幫助茅山新建道觀房屋,就算國家的法事祭奠也由茅山一力效勞。

張初雲更說當初是馬玄通不識時務,朝廷幾次派人來茅山和其他各教征召能人,但馬玄通把大門一關,而且禁止門中任何人參與此事。

所以張初雲便隻能偷偷與皇室派來的太監來往。

其實當初張初雲本來也隻是接些**妃子爭鬥,紮些小人,養些小鬼的碎活。雖然做的妥妥當當但卻有誌難舒,掙些散碎銀兩也全都被張初雲用作各種禁術的研發項目資金。

由於對禁術越來越癡迷,而術中所需的材料又價值不菲,所以張初雲一直打算做一筆大買賣。

後來從太監口中探知光緒皇帝搞變法維新讓慈禧太後非常不高興,所以打算找些民間專業人士來做個殺人於無形,一不能留下痕跡而不能被人驗屍發現貓膩,但那些專業人士卻不敢接這個皇榜。

小太監對著張初雲大倒苦水,但怎知說著無心聽者有意。

張初雲深知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毛遂自薦,打算用茅山禁術來幫助慈禧太後除了眼中釘肉中刺。

雖然有心打算做這單生意,但馬玄通在教中坐鎮,他怎麼都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出山,隻得把這事一拖再拖。

直到馬玄通和另外兩教掌教遠赴雲南滅銅甲屍才讓張初雲能夠抽身離開茅山。

馬玄通離開當天,張初雲也帶著自己的小弟子下山進了京城入了皇宮,他雖然想靠此事為自己掙回一大筆的研究資金和一個固定的經濟來源,但他也非常清楚刺殺當今天子,滅國運截龍氣的事是折大壽損陰德的。

而且皇帝都是九五之尊,紫微星下界,如果明刀明槍殺皇帝叫煞星屠龍,皇帝身上的九五之氣就起不到什麼作用,隻要不被禦林軍先給宰了,那就算行刺成功。

但如果來暗的玄的方法,皇帝的九五之氣那作用絕對是百毒不侵。

所以一般宮中有紮小人搞巫術最多也就是整死個妃嬪啊貴人啊,上限就是打入冷宮的貴妃皇貴妃,隻要到了當朝執政或掌管**,無論皇帝還是皇後或者文武丞相都不可能用這些邪門歪道隨便給搞死。

這些人都是天上的星君下凡,身上有紫微罡氣護體,邪魔歪道難以欺身。

曆史也從來沒出現皇帝被這些邪術給搞死,正是因為有這帝王獨有的九五之氣保護著。

就像當年殷紂王一樣,妲己都是成了精的妖魔都沒辦法直接把殷紂王給弄死,隻有在紂王身邊擺弄些是非而已。這就是因為殷紂王身上有九五龍氣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