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奇師怪徒(2)新任掌教(2 / 3)

如今張初雲想要搞死光緒皇帝,其難度也是難於登天,稍不注意可能就無法搞死光緒,而被反噬死在人家前麵。

不過張初雲也是一個聰明之輩,本身就愛研究和收藏些古靈精怪的的東西和書籍,在翻閱了眾多典籍和古書後終於讓他找到了辦法。

張初雲借鑒了暹羅也就是今天的泰國的一種叫做降頭術的邪法,然後配上茅山術中的鬼魂衝身(上身)的理論便開始逐一實施他的行刺計劃。

因為那時譚嗣同等人維新已經失敗,變法的幾人死走逃亡,菜市口就斬了六個。

而變法的推動者光緒帝則被慈禧關在瀛台囚禁,光緒帝一來是因為變法失敗,二來是每日擔驚受怕,他害怕慈禧隨時會要自己的這條命。

所以每日茶飯難進,有寢難眠。

光緒帝情緒低落,鬱鬱難平,身體也一日差過一日。常常口痰帶血,稍遇風寒則躺在龍榻難以起身。

隨著大清的國運走向衰敗,光緒的身體也一同日漸消瘦。

而光緒身上的那股九五之氣也日漸消散。

張初雲每日半夜都站在瀛台對岸開天聰觀看九五之氣的情況,直到瀛台上空隻剩下淡淡一縷紫氣時張初雲才拿定決心開始動手。

他吩咐光緒的隨侍太監每日在光緒的飯食中加入一種暹羅特產的暹哲花的花粉,而且叫太監收起光緒掉落的頭發和減掉的指甲,用這些東西再加入東南亞的一些劇毒蛇蟲一起熬製,熬出來的東西就像一碗黑色的漿糊。

再命人把這碗漿糊每日滴入光緒皇帝寢宮的熏香裏麵。

如此一月有餘。

雖然光緒平日也常常疾病纏身,但意識尚清,不日就會慢慢好轉。但如今這一個月過去,光緒皇帝隻能毫無意識的躺在龍榻上。

這時光緒皇帝的九五龍氣雖然還在,但對些厲害的玩意兒卻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了。

而且由於降術的原因,光緒的魂魄已然不穩,隻要稍有刺激就會奪身而出。

這時的張初雲終於自傲的長笑一聲,他將是第一個用術法直接搞死皇帝的人,不由得心中怡然自得。

如今隻剩下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將藏在紙傘裏的一隻凶煞惡鬼衝進光緒皇帝的身體,把他原有的魂魄衝掉就大功告成。

但張初雲依然異常謹慎,他害怕光緒身上的九五之氣臨終回光返照來個大爆發,這種天下龍氣的臨死爆發可不是張初雲可以隨便接下的。

他叫來自己的弟子當天晚上替他前去做法,自己交代幾句後便離開瀛台等候消息。

當晚,張初雲站在紫荊城城樓上開天眼眺望,果不其然,霎時間龍氣大爆發,衝天而起,遊向天際。他立刻拿出八卦鏡對著龍氣所在招攬魂魄,一陣幹光緒的三魂七魄全部被攝入了鏡子中。

張初雲猶豫是將魂魄封入泥壇帶走埋了還是直接曝曬陽光燒他個魂飛魄散。

直到初出的陽光照在他的臉上,最後一絲道家的好生之德也泯滅在光輝中,張初雲將八卦鏡對著陽光,用兩隻蠟燭一陣牽引,將光緒的三魂七魄暴露在陽光中。

一瞬間便灰飛煙滅成為青煙消散而去。

張初雲返回瀛台,發現自己的弟子七竅流血暴斃在祭壇前,祭台上八支陣旗斷了六根,還有一根也倒在一邊,就連招魂鈴都碎了一地。

張初雲暗自慶幸,好在自己沒親自做法,這九五之氣果然厲害。

收拾好做法的東西和小徒的屍身趕緊離開了瀛台。

此事成功後的張初雲深的慈禧太後的歡心,賞黃馬褂一件,銀千兩,金百兩,並且賜單眼頂戴花翎,欽天監總務一職。相當於氣象局和天文局局長。

張初雲領到了大筆金銀後存入了京城的錢莊,托朝中大太監李蓮英幫手找到了京城中最好的仿筆匠人王四清,王四清不敢得罪李蓮英隻得幫忙。

張初雲拿出從茅山帶出的馬玄通平時書寫的詩詞,交代王四清,讓其仿照馬玄通的筆跡行筆路數和力度寫一篇遺書。

此舉也是張初雲臨時起意,他並不知道此番馬玄通是真的有去無回。

他做這份遺囑也隻是打算以後找機會用些禁術將馬玄通幹掉後在拿出來示人。

懷揣著偽造的遺書和官衣,張初雲回到了茅山。沒過幾日便收到馬玄通和其他兩位掌教均已殉道的消息。

張初雲知道後暗呼天助我也,趁著教中因掌教身故而手忙腳亂,張初雲偷偷潛入馬玄通的房間,將掌教印章蓋在自己的假遺書上。臨走時還看見桌旁的七星刃,順手抄起放入懷中偷偷溜走。

如此才有現在這般張初雲拿著七星刃和馬玄通遺書繼承茅山掌教一職的事,七星刃拔劍出鞘直指其餘四為掌教弟子。

雖然張初雲說的天花亂墜,但四人依然沉默。這四人中有良心的鬥爭,有為將來的打算,也有心灰意冷的唏噓。

不多時四人有兩人站到了張初雲的身後,而剩下的隻有九叔和五弟子趙初保。

九叔見馬玄通真人殉道後便已經有了雲遊之誌,他打算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他怕麻煩,也不喜歡爭鬥,他情願麵對凶神惡煞,單挑銅甲屍也無懼,最起碼那玩意兒黑白分明,壞的徹徹底底,惡的你可以狠心手起刀落。

滅掉他們尚也算除魔衛道,但是要跟眼前的幾位師兄爭鬥。

他著實毫無興趣。

九叔取下肋下的短劍,明言誌在遊山玩水,追神逐仙。寶劍奉還茅山,從此後兩不相欠。

其餘三人見九叔萌發退隱均都好言相勸,張初雲更是把寶劍插回九叔腰間好言同九叔開導,說什麼寶劍是先師贈送,四師弟應留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