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離開彭城之後日夜兼程,隻可惜到達函穀關時,關隘已經被項羽所占。得知劉邦並未損失多少兵馬,隻是因被偷襲,無法再據守,便自行撤退後,陳平便趕緊去見了項羽。
臨近大帳之時,突然聽得項羽與範增在帳內高聲言笑。
“亞父果然才智無雙。不但毀了那張子房留下的火藥,而且還順利占領了關隘。我軍沒有任何損失,雖然劉邦也並未損失多少兵馬,但他已是無險可守,我即刻進兵,誓要奪下鹹陽。”
看到項羽豪氣衝天的樣子,範增欣慰的笑道:“可惜那火藥未曾留下,而製作方法也隻有張子房一人知曉,若是能將它弄到手,天下再無人可以阻擋我們了。不過羽兒啊,如今你離執掌天下也隻有一步之遙了。那劉邦雖是個貪財好色之人,但他很會收買人心。此次攻伐,你務必要斬草除根,免留後患。”
項羽聞言,立刻回複道:”亞父,您放心吧。他劉邦已是甕中之鱉,我絕不會放過他的。再說那火藥不過是無能之輩使用之物。大丈夫理應憑借自身實力戰陣廝殺,羽兒不屑用那火藥。“
就在二人交談之際,範增發現了帳外有人,隨及高聲問道:“帳外何人?”
陳平自知已被發現,急忙入帳施禮。“上將軍、軍師,是在下。因見二位在談論軍務,故而未敢輕進。”
範增一見是成平,立刻板起了麵孔。他對和談之時陳平的表現多有疑慮,所以對其極為不信任。“你回來了,腳程好快啊。莫不是日夜兼程而回?”
陳平聞聽範增的問話,趕忙上前回道:“軍師高見,正是如此。隻因我前往義帝之處,多生變故,故而未敢懈怠。”
得知義帝處出了變故,項羽立刻疑惑的問道:“義帝之處有何變故?難不成他不許我入關?”
項羽此時已是有些不悅,就連問話的口氣也帶著絲絲殺氣。陳平聞言之後,立即回道:“上將軍、軍師,義帝已經下旨,遍請各路諸侯,一同入關中共慶暴秦滅亡。又令劉邦讓出鹹陽,還軍霸上。命上將軍領十萬軍馬於鹹陽城外以西的位置駐紮。另外,義帝要在鴻門宴請所有諸侯與抗秦有功之人。”
聽完陳平的複述,項羽已是震怒不已了。“他想宴請各路諸侯?他憑什麼?一個無尺寸之功、空有一個名位之人,也配命令我?我偏要帶三十萬軍馬即刻進駐鹹陽,看他能奈我何!”
範增此時未有任何言語,當聽到項羽要違抗義帝旨意之時,他便出聲勸道:“羽兒,萬不可莽撞。這義帝的旨意讓劉邦讓出鹹陽,而又命你帶兵入關,若是你現在攻打劉邦,便是義軍相殘,這會成為各路諸侯的把柄。一旦他們聯手,我們腹背受敵,情況就危險了。”
“可是亞父,他羋心隻讓我帶十萬大軍入關。如今我們已經占領了函穀關,難不成還要受他製約,再將大軍退出去不成?!”
項羽的問題讓範增也陷入了兩難。對於義帝的舉措,他則是心中暗暗稱奇。在衡量過全局之後,範增最終做出了決定。
“羽兒,你莫要直接違背義帝旨意,先留十萬兵馬,鎮守函穀關。你自帶二十萬大軍陳兵鹹陽之外,然後派人去傳義帝旨意,若是劉邦撤出鹹陽,我們再決定是否入城。隻怕函穀關的教訓會讓他不肯相信義帝的旨意了。”
“倘若他不信義帝旨意,我們怎麼辦?”
隻見範增陰險的笑道:“那最好不過,我們便可名正言順的攻打他了。”
項羽聽到此時,便明白了範增的用意了。隨及抱拳笑道:“亞父高見,羽兒明白了!”
陳平此時則是暗暗心驚,範增的心思就是想讓劉邦不按義帝旨意辦理,從而可以借機鏟除對方。對於範曾的狡詐,陳平自歎不如。但他答應了張亮,便想著再助劉邦一次。
“將軍、亞父,不如就讓在下去傳旨吧。”陳平自請傳旨,為的是讓劉邦盡快擺脫危險,還軍霸上。
聞聽陳平想去傳旨,項羽剛要應允,卻被範增搶先說道:“你連日來辛苦了,此刻已疲憊不堪,好好下去休息吧,傳旨之事我自然會派人前往。”
陳平聽完範增之言,便知對方已經對自己起了疑心,於是他未敢再多言,旋即施禮告退了。
傍晚時分,範增還獨自在帳中斟酌派何人去傳旨時,突聽得韓信也趕了回來。他急忙傳韓信入帳。待到韓信到達之時,便好奇的問道:“韓信,你比陳平晚了足足一日出發,為何和他同日而回?而且陳平是日夜兼程,莫非你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