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的投機智慧41(1 / 3)

第五部分打破常規 案例2·王牌: 財富俱樂部成員

索羅斯投資潛能的特征與眾不同,這讓他能夠成為一個非常排外的財富俱樂部中的一員,這是對他投資潛能的最好證明。而這個雲集了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國際金融界和政治界的領袖人物的財富俱樂部,同時也是他獲得重要消息的信息庫和做出決策的依據,也可以說,是他的王牌。

一般人是不能向這個俱樂部提出入會申請的。而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政治和經濟領導人都會是俱樂部會員,像前任首相、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的頭目等,會員的總數一般不會超過2000人,而且大都分散在世界各地。他們是發達國家經濟的領航員、決策者,非富即貴。可以說一般人都隻能從報刊雜誌上讀到有關這些領導人的報道,因為極少有平民百姓能夠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這個俱樂部。更沒可能和當中一位財政部長共進早餐,和一位中央銀行的頭目共進午餐,又或者給某位前任首相打電話請安。

但這些,索羅斯都做到了。而這張網絡世界金融世界的關係網,有時是索羅斯製勝的關鍵。

可以說在這個俱樂部,索羅斯不能擁有和其他人一樣的地位,那是因為索羅斯不是被選舉出來的領導。然而,像索羅斯這樣的投資者其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在經濟領域的巨大成就改變著政治家們的看法,索羅斯在他們眼裏的地位越來越高,他們都對索羅斯充滿了興趣,都想聽聽索羅斯對世界經濟的看法。而最重要的一點,他們都想知道索羅斯下一步要達到什麼目標,要怎麼做。當然,索羅斯同樣對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領導人將要做出什麼樣的決定也非常感興趣。

舉例來說,索羅斯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一天出現在一家英國銀行,他去跟人家談他通過緊縮銀根重振金融市場的觀點。而且也是在那一年,他曾買了價值10億美元的英國公債,而那次的投資讓他贏利頗豐。最後的結果是他最終引起了銀行對他的興趣。

由於索羅斯在金融方麵的機敏,他成了全球金融網絡的領袖。他從80年代中期開始,就將重心轉移去了東歐,然後在蘇聯建立了基金會,作為推動開放社會的一種手段,並且因為這樣就有了更多的機會與各種政治和經濟的領導人物有了更為密切的交往,特別是歐洲的領導人。

索羅斯在基金董事會議開始之前,常常會邀請一個內閣部長來參加他的基金會會議,或者先去訪問某位政治領導。對於索羅斯來說,那是常有的事情,而在1月份,作家米歇爾·列韋斯對他的基金會進行了為期2周的訪問。索羅斯在接受采訪時誇耀說,早上他剛剛會晤了摩爾多瓦總統,而晚上又見了保加利亞總統。“你瞧,一個總統陪我吃早餐,另一個總統陪我吃晚飯。”

這種其他投資者所沒有的情形給索羅斯帶來了很大的益處,與他的量子基金和他的投資策略有著緊密的關聯。雖然和政府官員共進早餐或晚餐並不能使索羅斯更精確地知道某個國家會在哪一天令貨幣貶值或提高利潤,因為所有的金融領導者不會為了煎蛋和麵包而作出如此的交易,就算是對喬治·索羅斯這樣的金融奇才,也不會有更多的表示。但是,和這些領導人的接觸還是讓索羅斯比其他的投資者取得了先機,因為就在與某位些領導共進午餐或晚餐時,領導們一句不經心而說出來的話也會被索羅斯捕捉到一些極為關鍵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往往就是他下一次投資的參考。而當其他投資人從報紙看到這些消息時,索羅斯因為與財政部長的接觸,已經將這些信息從頭腦中取出並付諸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