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人啊……(2 / 2)

放下報紙,我凝望著窗口。可能由於淚花的緣故,窗玻璃上幻化出許多我久未見到的冰花。透過這冰花,我又看到廖貽訓在爬,在爬;在一個比朝鮮零下四十攝氏度更冷的奇寒的環境中,匍匐爬行。這次他不隻爬了幾天幾夜,而是爬了二十幾個年頭。在他的殘軀裏,那顆雖然已被戳傷但卻依然鮮紅、依然熾烈的心,叩擊著大地,叩擊著堅冰,發出了對祖國、對人民的忠誠的呼號。二十多年啊,千裏冰,漫漫路,他默默地堅韌地匍匐行進,為了回到自己的陣地,為了找到自己的隊伍……他身上肯定留下了更多的殘疾,但是那顆心沒有殘,沒有僵,沒有涼!

由於1957年我的命運並不比廖貽訓好些,由於我們的出身和生活道路有許多相似,由於我們都帶著同一時代的熱情與沉思、幸福與痛苦,我深深地理解廖貽訓,我深深地理解千百個廖貽訓。啊,我們這一代人啊!

我們這一代當年帶著幻想和稚氣會集在革命隊伍中的年輕人,其中確有一些廖貽訓這樣的同誌:他們驟然獲得了新的理想,於是,一下子舍棄了他們自幼所愛的一切,帶著純真的夢幻般的熱情撲向革命。為了祖國的未來,他們甘願撲向彈雨,撲向烈火,撲向冰窟,他們真誠地希望著,希望著接受嚴峻的考驗。生活毫不憐惜地給了廖貽訓和他的許多同代人以考驗,而且這些考驗太嚴峻了。

我為廖貽訓們感到驕傲的是,他們經受住了生活中的風霜冰雪,他們沒有倒下來,我尊敬他們的是,今天他們沒有沉湎於個人的私憤,沒有心灰意懶,喪失信念,他們對祖國的前途和黨的事業,仍然懷著火一樣的熱情和鋼鐵般的責任感。

我們這一代人在追求未來的征途中,頭上曾出現過濃重的陰雲。既然那時我們沒有後悔,沒有低頭,今天,當未來已經閃現出美麗的霞光的時候,我們還猶豫什麼?我常感到,由於曆史長河中那些難以捉摸的旋渦的戲弄,我們這一代人未能及時擔當起曆史賦予的使命。但是,自然法則畢竟是無情的,曆史嚴峻地將責任更多地放在我們這一代——介於老一代革命者和青年之間的這一代人的肩上。即使你臉上還留有屈辱的爪痕,鬢邊過早地染上了白霜,難道你就能玩世不恭,對一切漠然視之嗎?

想到正在用隻剩一個手指的手執筆為會議準備文件的廖貽訓,我振奮地想:“我們這一代人……”

啊,我們這一代人啊!

1982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