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職場心理學(1)(2 / 3)

所以人們要經常休息,就像自己的心髒那樣——在你感到疲倦之前先休息,之後就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改善不良的心理狀態

一項調查發現,有超過70%的上班族同意“工作壓力使健康不斷出問題,身體問題製約工作效率”這個論點。

許多人認為工作強度過大,超負荷運轉,導致他們無法得到更好的表現。高壓力的工作,非但沒有促進員工提高效率,反而使他們健康受損,精神沮喪,情緒波動,最後工作效率也就會變得十分低下。

要想在當今社會取得成就,這種工作狀態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如果你反應遲鈍,膽小如鼠,心裏又對社會不滿,甚至感到心力交瘁,成功的機會就不可能降臨到你身上。在一個變化發展的環境中,隻有那些反應敏捷、做事靈活、心態積極的人,那些真正對工作感興趣的人,才能抓到成功的機會。就目前的形勢來看,複雜和多變是不可抗拒的發展趨勢,因此你必須集中精力讓自己保持平衡。這正如曆史學家沃爾特·裏普曼對複雜混亂的20世紀的描述:“對外在世界已喪失了確定性,這時需要我們內心的自省。”

麵對日益嚴峻的社會挑戰,如果你具備了新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習慣,就能在潛意識裏激發自己的韌性和幽默感。即使身處極端不利的環境,你也可以很快從自己所從事的領域中脫穎而出。

可喜的是,隨著這幾年職場的不斷變化,一種為了幫助人們心腦功能達到最佳狀態的有關方法策略研究緊鑼密鼓地展開了。新的研究結果介於心理學與生理學兩大科學領域之間。他們分別研究人的心智與肌體——就像研究生物心理學與生物化學的學科一樣,這門科學可以使心理和生理的關係更為明確。

了解生理和心理的關係對人們來說有著很大的作用,因為某些心智狀態(生物化學狀態)對思路的梳理,信心和熱情的增強以及效率的提高有著促進作用。而某些狀態則會導致思維僵化、判斷失誤和行動笨拙。你是否曾經在被激怒的情況下,除了心跳加速、身體緊張之外,那種不良的情緒還使你大腦思維發生混亂,使你無法清晰和富有創建性地進行思考。而最終的結果是,你失去理智並同周圍的一切發生摩擦。心情低落的時候會出現相同的情況,你會因此而喪失英明地做出決斷與保持高效率的能力。因為你的情緒在處於低穀的時候,一切生化反應都會隨之降低。你的身體係統裏缺乏那種可以引發熱情的化學物質,你的大腦始終處於失敗的陰影中而無法自拔,總是擔心會發生什麼糟糕的事情,以至於工作起來無精打采,機械呆板,或者幹脆把工作擱置在一邊。

假如你充滿活力,精力高度集中,生活又充滿樂趣,那麼你的心理狀態就會很好,而這種狀態又會使你提高工作效率。有了這樣的精神狀態,你會信心百倍地迎難而上,追求遠大目標;你會滿懷創造力,以旺盛的生命力向一切艱難險阻開火;麵對困難,你會駕輕就熟地找到解決辦法。你心態的不同(氣憤、悲觀或是充滿信心)會使你的工作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研究表明,這種對抗壓力、充滿活力、易於集中精力的精神狀態是完全可以訓練出來的。

此研究的成功對於那些希望在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人尤為重要。很多人沉浸在這樣的生活習慣中,例如,對消極情緒聽之任之,或者任憑自己嚴肅呆板,而正是這些小情緒影響了你的工作,導致你與成功擦肩而過。不過,如果能改變上述行為模式,你生活的很多方麵都會隨之得到改觀。

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很多人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職業,並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門檻,邁進了成功之列。相反,有些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對口職業”,總是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因此不能脫穎而出,更談不上有所作為了。

那些成大事的人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不論他們的聰明才智高低與否,也不論他們從事哪一種行業,擔任何種職務,他們都在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他們心中都有一把丈量自己的尺子,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了自知之明,善於揚長避短,再抓住發展機遇,於是這個世界上就有了汽車大王、鋼鐵大王、石油大王。

湯姆生於一個物理世家,父母都是物理界的知名學者。他的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將來也能成為物理學家,於是夫婦倆便向湯姆灌輸各種物理知識,但不知什麼原因,小湯姆卻無論如何對物理提不起興趣,卻對經商情有獨鍾。他在夜裏偷偷地學習有關商業及商業管理方麵的知識,幾乎到了如饑似渴的地步。但他無法違背固執父母的意願,成年後,他不得不到父親所在的學校教物理,但他知道,物理絕不是他的特長,他相信,他的經商才能與商業知識完全可以在商界立足。終於,父母放棄了對他的要求,卻也不提供任何幫助。若幹年後,積累了豐富商業知識的湯姆終於在商場上有了自己的一塊領地,成為英國首屈一指的房地產大亨。

在充滿競爭的現代社會,不僅需要人際關係,也需要能力。一個人沒有能力,將會一事無成,因此,能力是成功的資本。但對很多人來說,發現自己的能力,即擅長做什麼事,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因為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湯姆一樣,他們寧可相信別人,也不相信自己。其實,任何人都不必看輕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是獨一無二的。大多數人隻會羨慕別人,或者模仿別人做事,很少有人去認清自己的專長,了解自己的能力,為自己鎖定一個目標,朝著這個目標全力以赴,從而導致他們一次次地與機遇女神擦肩而過,與成功女神永遠隻差一步。

一位哲人曾說過:“一個人所成就的事業,必然是這個人的特長,舍長取短是天下最愚蠢的人才幹的事。”因此,可以說,每一個人,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優勢,自己的擅長,隻有善加利用、發揮,才能不斷發展、壯大,才能成功,才能打造出一個品牌。

在英國小鎮施魯斯伯裏,有這樣一個小男孩。

上學的時候,他的功課差極了,老師說他的智力有問題。男孩總是沉默寡言,一副憂鬱的樣子。他總是一個人坐在屋前的花園裏看著花草小蟲很長時間,對別的事情一點兒也提不起精神來。指望他繼承家業的父親對此大失所望:“除了打獵、養狗、捉老鼠以外,你什麼都不關心,這樣下去,將來你會讓自己蒙羞,也會有辱家門的。”

就連姐姐也看不起這個行為怪異的弟弟。事實上,除了母親,在家裏他不受任何人喜愛。他的母親很愛他。她隻是想:如果孩子連那些興趣都沒有,不知道他的生活還會有什麼色彩。“你這樣對他不公平,讓他慢慢學會改變吧。”她這樣寬慰自己的丈夫。

“你這不是教育,你會毀了他的一生。”父親顯然對他的“不成器”焦急萬分。

但母親堅持自己的想法,她不願強迫他,他還是個孩子,需要她的安慰和鼓勵。有一天,她帶著他到花園中去玩,還讓他的姐姐同去。她蒙上姐弟倆的眼睛,然後分別把一種漂亮的花放在他們手中:“孩子們,現在你們來一次比賽吧,看誰能從花瓣上先認出這是什麼花?”

結果,男孩輕而易舉地說出了花的名字,而姐姐過了很久依然認不出來。於是,母親就吻了他一下。對他來說,這是多麼歡欣鼓舞的一件事啊!他回答出了連姐姐都無法回答的問題。

從此,男孩開始整天研究花園裏的植物和小動物,甚至連每種蝴蝶翅膀上有幾個斑點都不放過。他的父親認為妻子的做法有點不可理喻。在他看來,這種憐愛是盲目而無助的,除了暫時麻醉一下孩子之外,根本毫無意義。不過,他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這個醉心於花草的兒子,多年後竟成了那個時代最傑出的生物學家,並且發表了著名的進化論,他就是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做自己最想做的事,這就是成功的全部秘訣。有句話說:擇我所愛,愛我所擇。隻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們才能發自內心地投入熱情,才能不惜代價,不計回報,把它做得出色。

在某個大型企業有兩位年輕人,一位是日語翻譯,一位是英語翻譯。兩人都是名牌大學畢業,風華正茂,在單位領導的眼裏,兩人都是未來外貿部經理的候選人。對此,兩人心照不宣,在工作上暗暗較勁,你追我趕,每年的業績完成得都非常理想。

該單位原先有日商的投資,因此單位經營層經常需要和日本人打交道,理所當然的,那位學日語的經常在公開場合露麵。一時間,他在單位裏的口碑好於那位英語翻譯。

英語翻譯坐不住了,照此下去,他肯定會處於劣勢,失去很好的晉升機會。於是,他決定憑著大學時選修過日語的基礎,暗暗學習日語,準備超越對手。

幾年過去了,他擁有了一張日語等級證書。他開始嚐試著與日商進行會話,幫助一些營銷員處理一些有關日文的翻譯任務。同事們對他掌握兩門語言十分佩服,他自己也感到一種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