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不和周圍的人處事。人生就像一局勝負無常的棋局,我們無法奢望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應善於適時地表現自己,達觀地待事、待物、待人,就能受到周圍人的敬仰,這是為人處世的道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氣場,氣場是一個人內外兼修的碩果,它環繞在一個人的周圍,無形無跡,卻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內在的精神素養是氣場的靈魂,外在的精神風貌是氣場的七彩衣衫,內在氣場由內而外散發出來,在外在氣場的烘托下煥發出耀眼的光環。
在與人交往時,顯露自信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麵貌很重要。精神風貌是人們對自己的能力、素質、修養等的自我認同和肯定的精神狀態,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讓別人感受到自己強大的氣場,會使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
一個人氣場的大小和能力是有一定關係的,能力大的人,氣場自然也就大,對人的吸引力也就大;能力小的人,氣場自然也就小,對人的吸引力也就小。
我們身邊常有一些人:性格內向,從不張揚,默默地做了不少事,然而,雖然自己工作很盡心,很努力,但總得不到賞識,這是因為他們缺少積極主動的表現行為。
在人生的長河中,我們要學會適時地表現自己、展現自己,隻有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從而贏得人生的輝煌。展現自己,是把自己的智慧、知識、能力、才幹等優點和特長進行有效發揮,使他人盡快了解自己,全麵認識自己。
人生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包含著兩個相互聯係、相互滲透的方麵:一個是建構自己,是指人對自身的設計、塑造和培養;另一個是表現自己,也就是把人的自我價值顯現化,獲得社會的實現和他人的承認。在完成這兩步以後,從而拓寬自己的發展空間,優化自己的發展環境,鋪平自己的發展路徑,實現自己的理想。
巧妙地表現和推薦自己,是變消極等待為積極爭取,以加快自我實現的不可忽視的手段。精明的生意人,想把自己的商品賣出好價錢,總得先吸引顧客的注意,讓他們知道商品的價值,這便是傑出的推銷術。能恰當地表現自我的人,是有能力、有自信的人,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一旦有機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一種自然的方式表彰自己的功勞,果斷地表現自己,很好地展現自己。如果不習慣自我推銷,也可請別人從客觀的角度助你一臂之力。你會發覺,不露痕跡地讓人注意到你的才幹及成就,比敲鑼打鼓地自誇效果更好。
一個勇於自我表現的人,不管是否很優秀,不管能不能超過別人,勇於表現,使你顯得與眾不同,使你脫穎而出,這是因為你的勇於表現使得你先人一步,成就的機會就多了一分。在其他人還猶豫不決的時候,你先行一步,突出了自己,你就是那個大家都認識並發現你優點的人,你就有了壓倒眾人的機會。或許,其他人比你更優秀,但他們並沒有表現出來,也就失去了這次機會,因此,善於表現自己,就是你製勝的一大法寶。
鷹擊長空,是展現自己;虎嘯深山,是展現自己。以你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人生的完美追求,努力把自己的優點、特長、智慧和能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用你的激情和自信來把握展現自己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你應該適時增加自己的曝光率,秀出你的精彩,展現你的亮麗,為自己創造機會,實現自我價值,讓生活更加陽光,讓氣場更強大。
理智應對尷尬局麵
生活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有人會在很多人麵前說出你不想讓他人知道的秘密或揭你的傷疤,從而讓你窘迫萬分,甚至大發雷霆。
如果跟這種人打交道,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一種是消極的抵抗。要麼被羞得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要麼情緒爆發大吵一架。當然這會讓你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頓時一落千丈。另一種是積極的應對。你可以巧妙地利用這些信息,把不利變為有利,不但可以有效地抵禦“尋釁者”,還能讓自己更受歡迎。
一位著名的社會學家曾經對這種現象調查研究了20多年。他指出,遭到公開的羞辱,當然沒人會高興,並且這也不是件可以輕易忽視的小事。當遭到公開羞辱或受到情感傷害時,大多數人會失態、發火,或者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不過你還有另一種選擇——保持理智,控製交往情勢。
你不要花很多時間去琢磨:“為什麼這個人要這麼對我?”有些人是故意這麼做的,也許是因為他們感到了你對他們的潛在威脅,也許是為了報複在他看來你曾做過的對他不利的一些事。另有一些人則僅是心裏憋不住事,試圖一吐為快,卻沒有想到自己不經意的做法,會給別人帶來那麼大的傷害。
去琢磨這些人的動機是非常不明智的。對方很可能不知道你會介意這個事情。當你向對方指出其言行失禮時,那些出於好意卻拙於表達的人,通常都會馬上向你致歉的。不過,當時應當采取什麼樣的辦法去應對,還得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你的老板或上司在同事們麵前指責你,並且今後還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時,你可以這樣回複上級:“這個問題我待會能否單獨向你請教一下?”這樣做既不失風度,又維護了你的自尊。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曾被家人或朋友這樣傷害過,與其采取他們對你的方式回敬他,倒不如直截了當地向他們說明,他們的做法已經使你受到了傷害。如果他們還這樣做的話,你可以進一步表示自己將不再信賴他們。這種應對能力一方麵能顯示出你的清醒而健康的自尊與受人尊重的感情控製能力,又可以使對方相形見絀,可謂一舉兩得。
如果有個人在第二次使你感到這麼窘迫時,你的措辭就要相對嚴厲些。有時必須當場製止,你可以對他說:“你能否告訴我,為什麼你總是有意讓我難堪呢?”或者對他這樣說:“你看起來好像心情不大好,是不是我做了什麼讓你不高興的事?”這種應對能表現出你寬宏大量的良好素養,從而獲得旁人的尊重、對方的認同,使對方的態度快速改變,進而改善兩人之間的關係。不管你采用的是什麼辦法,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要發火失態,否則隻能使“尋釁者”占優勢,而且會招致對方更深的敵意。經過實踐證明,對付這種尷尬的最好方法就是運用自己的機智和幽默感來化解。下麵這個兩位女作家之間交往的故事,相信可以帶給大家很好的借鑒。
一位作家寫了一部書反響很不錯,出於妒忌,另一位作家走到她麵前,不懷好意地說:“你這本書寫得不錯,不過不知道是誰為你代筆的呢?”而女作家則對她說:“很高興你能誇獎我這本書。不知是誰念給你聽的呢?”
對方嘲諷她不會寫作,而她則回敬對方不識字,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用一個玩笑化解了尷尬。
這就仿佛在擁擠的車廂裏,別人不經意地踩你一下或碰你一下是常有的事,在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時,有些小矛盾和小碰撞都是在所難免的。當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不要發脾氣,而是要用智慧去解決,這樣事情才能有個最好的結果。
沉默的力量
甘地說:“沉默是信奉真理者的精神訓練之一。”
吉辛說:“人世愈來愈吵鬧,我不願在增長著的喧囂中加上一份,單憑了我的沉默,我也向一切人奉獻了一種好處。”
生活中,有許多人以為隻有高聲叫賣學問見識才是進取之道,他們對沉默不以為然,不屑一顧。
有內涵的人絕不會像暴發戶一樣輕易炫耀自己的聰明,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他們寧可一言不發。結果,他們在沉默中獲得了更大的價值。
天主教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曾任命一個禦用裁縫,他的名字叫拉涅羅曼奇內利。當人們知道教皇身上做工考究的長袍都出自他的手時,對他充滿敬意。
其實,拉涅羅曼奇內利不光手藝高超,為人也謙恭嚴謹,頗受教皇和紅衣主教們的青睞。與新被任命的紅衣主教們相比,他與教皇更熟。他常被召到教皇的私人寓所為其量體裁衣,而耶穌聖像所穿的黑袍也是出自他的巧手。
不過,曼奇內利並沒有因為認識眾多的宗教名人而揚揚自得,他的言行相當謹慎,他從不透露任何有關教皇和紅衣主教的事情。教皇一件白色長袍的價錢以及製作細節,從他嘴裏根本套不出來。他守口如瓶,絕不把聽來的主教們的議論透露給外界,正是慎言使他贏得了教皇和主教們的信賴。
他唯一的談話就是自己多年來在裁剪上的心得,他認為自己能夠發現客人體形上的不足,並想辦法為他們彌補。比如,為一個略微駝背的人設計長袍,衣服的後襟就要稍長,前襟稍短,這樣可令穿衣人看起來更挺拔。有人就此判斷那個穿衣人是教皇本人,但曼奇內利拒絕證實。
俗話說,禍從口出,就在你誇誇其談之際,已經為那個一直在暗中與你較勁的人準備了一些把柄,為那個聽了你某句話不舒服的人進行報複埋下了伏筆。所以古人說:沉默是金。很多時候不說話就是最聰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