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水果,多吃蔬菜;
別的媽媽上幼兒園接寶寶,要準備好削好的蘋果,一邊陪著孩子玩,一邊用牙簽紮一塊蘋果給孩子吃,每每看到這兒,椰風都特愧疚,自個兒當媽也當得太馬虎了,可每次接小希依然還是兩手空空去,牽著小希回家來。
帶孩子也像做功課,努力刻苦得到100分的還是羨慕我這隨隨便便馬馬虎虎便能得80分的。
別看小希個頭一般、體重一般,可難得的是不嬌氣,整天粗茶淡飯的,一樣臉色紅潤,活潑可人。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隻要不把他的手腳捆住就不必擔心運動量不夠,作為年輕的爸爸媽媽,隻要保證一天有1~2個小時的戶外運動,孩子補鈣的任務基本就可以完成。上小學以前,應該重點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吃。
養好了寶寶的胃,做媽媽的就會省事得多。
養脾胃,得從寶寶落地開始。我建議既然做了媽媽,就有了媽媽的義務和責任,能給孩子喂養母乳就給母乳,千萬不要因為市麵上有太多奶粉可以選擇而放棄了自己哺乳的責任。最痛恨的是那種媽媽為了自己美麗性感,隻肯讓孩子吃奶粉而不肯母乳喂養。別看奶粉廣告宣傳得天花亂墜,可畢竟牛奶是牛媽媽給牛寶寶吃的,咱們的寶寶還是吃母乳安全可靠得多。現在很多孩子易過敏比例遠高於過去,與奶粉的銷售比例增加有密切關係。易過敏的後果是什麼?哮喘。孩子一感冒就極易演變成哮喘,既難治又危害性命。要孩子身體好,就是要母乳喂養。
小孩子腸胃功能尚不完全,不宜吃得過飽、過油、過冷、過熱,飲食以平補為主,因此應多吃五穀雜糧、蔬菜水果、雞鴨魚肉蛋,盡量少吃藥,包括這個營養素那個補鈣補鐵藥片,藥有偏性,孩子為至純至陽之體,本來是陰陽平衡最佳的,擅自用藥去補身,極易戕害了孩子本來的正氣。
我是一個比較懶的媽媽,喜歡用最簡單的方式帶小希,極少買零食。家裏零食少,每餐吃飯都定時,當餐不吃飽,中間就沒有東西吃,非得等到下一頓。當初小希不知利害,因為不愛吃某種菜,鬧得不肯吃飯,待飯碗都拾掇幹淨後2個小時,餓得快要把桌子腿吃掉了,鬧了一次兩次後,每次吃飯都特乖,遇上她不肯吃,我也不惱,隻是告訴她,待會兒沒有吃的了,這家夥就算吃白飯,也會把碗裏的飯扒光,她餓怕了。
粗糧豆漿,都是自家做的,有豆漿機,做起來一點也不費事。小孩子要吃點粗糧,現在的糧食太精細了,維生素幾乎消失殆盡,吃些粗糧,補充維生素,就可以不用吃那些維生素藥片了。不過對孩子柔弱的胃來說,那些高粱米、燕麥米、薏米、玉米之類的粗糧不太利於消化吸收,采用粗糧細作的方式,既可減少粗糧對腸胃的傷害,又能增加腸胃對營養的吸收。辦法很簡單,將粗糧洗淨,浸泡8~10小時,熬粥,然後用攪拌機把粥攪碎。這樣吃起來口感很不錯,吸收又好,小希同學經常對我說:我要吃媽媽做的紅黃白綠黑豆漿,這是沒有防腐劑的。
粗糧粥也不是一定要攪碎成糊糊狀給孩子吃,有的時候吃點熬成粥的粗糧,粗糧的膳食纖維也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排毒,粗糧粥和粗糧豆漿輪換給寶貝吃是最好的。吸收和排毒兩手都要硬哦。
冰涼的冷飲最傷害孩子嬌弱的脾胃,健康教母馬悅淩多次說小孩子絕不能吃冷飲。我做不到那麼決絕,但也極少給小希買冷飲,告訴她冷飲對脾胃不好,吃了臉上容易黃黃的。小希喜歡漂亮,聽說吃冷飲就不會像白雪公主那麼白,有時能控製自己,控製不了的時候,就會央求我:“媽媽,天氣好熱,就吃一根嘛!”看她唇紅齒白,粉嘟嘟的笑臉,軟語相求,炎炎夏日裏,我也忍不住會滿足小希的願望。但總的來說,小希還是極少吃冰棒冷飲。我家一年也難得消耗10根冰棒。
藥物能不吃就不吃,所謂補鐵補鈣補硒補Va補Vb補Vc補Vd林林總總,大多隻是一個心理安慰,身體具有超乎我們想象的靈性,具有強大的主動吸收功能,缺了就會從食物中吸收,否則這麼幾百萬年來,沒有這點能力,人類根本不能在地球上立足。隻要盡可能做到食物豐富多樣,這些問題都不需要用藥片解決。很多藥物先是傷害脾胃,然後傷害肝腎。要是寶寶生病打針後吃飯不好怎麼辦,用酸奶就能解決了。生病把體內的益生菌都殺滅了,喝酸奶,補充益生菌,腸道就會恢複活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