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對自己狠一點,離成功近一點——18歲後要懂點成功心理學(3)(3 / 3)

長期的疾病通常會使我們不再看,也不再聽。我們應該學習去了解發自內心深處的輕聲細語,並分析出導致我們遭到挫折,甚至失敗的原因。

愛默生的看法是:“發燒、肢體殘障、冷酷無情的失望、失去財富、失去朋友,都像是一種無法彌補的損失。但是平靜的歲月,卻展現出潛藏在所有事實之下的治療力量。朋友、配偶、兄弟、愛人的死亡,所帶來的似乎是痛苦,但這些痛苦將扮演著導引者的角色,因為它會操縱你生活方式的重大改變,終結幼稚和不成熟,打破一成不變的工作、家族或生活形態,並允許建立對人格成長有所助益的新事物。”

海倫·凱勒是美國盲聾啞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在19個月大的時候被猩紅熱奪去了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這給她以後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這個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裏,她並沒有放棄,而是自強不息,並在她的導師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海倫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努力學習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而且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的人。後來,她成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讚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曾經一段時間,海倫·凱勒的故事出現在課本中、勵誌書中,不知激勵過多少人擺脫苦難。挫折、打擊並沒有讓她頹廢,而是轉化成了催人奮進的力量。海倫·凱勒讓人們看到了在艱苦的磨難中,究竟能夠迸發出多大的能量。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時間對於保存這顆隱藏在挫折當中的等值利益種子,是非常冷酷無情的,而找尋隱藏在新挫折中的那顆種子的最佳時機,往往就是現在。你也可以再檢查一下過去的挫折,並找尋其中的種子。有的時候,我們會因為挫折感太過強烈,而無法馬上著手去找這顆種子。但是,現在你已有了更高的智慧和更多的經驗,足以使你輕易地從任何挫折中,學習它能教給你的東西。

心理學家提醒你

生活中遭遇逆境是不能避免的。凡成功者,都在逆境中經過磨煉。逆境能夠提高我們的自我認識水平,發現自己的優缺點,培養我們堅強的意誌,增長知識和才幹,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正如列別捷夫所說:“平靜的湖水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

思維慣性:背負已久的沉重包袱

英國一家報紙舉辦一項具有高額獎金的有獎征答活動:

在一個的熱氣球上,載著三位關係人類興亡的科學家,熱氣球後來燃料不足,即將墜毀,必須丟出一個人減輕重量。三個人中,一位是環保專家,他的研究可拯救無數生命因環境汙染而身陷死亡的噩運;一位是原子專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原子戰爭,使地球免遭毀滅;另一位是糧食專家,他能夠使不毛之地長出穀物,讓數以億計的人們脫離饑餓。問題是:應該把誰丟出去?

獎金豐厚,應答信件眾說不一。巨額獎金的得主是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的答案是——把最胖的科學家丟出去。

複雜的不是問題,而是看問題的眼睛。這個小孩因為思維單純,所以能夠回答正確。人們在考慮問題的同時,往往把自己生平積累的所有經驗和知識加了進去,殊不知,這不隻是一個人的思維慣性,而且是人的包袱。

人是慣性的動物,抗拒改變是自然反應,也是必然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立即全心全意地接受改變,接受新事物意味著放棄舊東西,意味著改變舊有生活模式。人類天生是拒絕改變的,所以抗拒改變出於人的本能。我們今天用慣了電話,沒有電話已經無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要知道貝爾剛發明電話時,人們嘲笑說人是不可能對著一個裝滿電線的匣子說話的。

如果你隻想保持眼前舒適順暢的生活而毫不思變,很可能是因為習慣了,或害怕失敗,反對任何新的嚐試。“大家都是這樣做的”、“我做這一行以來,從沒聽說過這種事”……一旦自我設限,隻會墨守既有規則時,有趣的新組合以及打破規則的創新就永無出頭的機會。不管怎樣,抗拒改變的心態會牽絆你前進的腳步。

有一家效益相當好的大公司,為擴大經營規模,決定高薪招聘營銷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