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克服內心的恐懼(3)(3 / 3)

平路煉鋼法發明之後,卡內基就投資了數百萬美元,準備在荷姆斯泰德新建廠房,添設新設備,新設備能比舊設備多產60%的鋼。在此之前,280名計件工人曾和卡內基簽訂三年的勞動合同。最後一年,他們使用新設備工作,多生產60%的鋼。這60%的收入,卡內基認為是由於使用了新設備才出現的,不應該全部給工人,他提出一半給工人,一本用來衝抵新設備的花費。

另外,當時卡內基正在為美國政府生產裝甲用鋼板,期限很緊,還要為芝加哥博覽會提供建築用材。

然而,由於在合同中沒有關於這條詳細的說明。280名計件工人選出的代表堅決要求60%的全部。卡內基非常憤怒,沒有接受這種要挾性的要求。

這種情況下,矛盾升級。隨後,雙方發生了糾紛,帶頭罷工的工人與州政府派出的8000名軍人發生械鬥,甚至出現人員傷亡。最後,有工人被殺,罷工平息。

當時,卡內基的名字一直被人議論,甚至有人將他的名字和魔鬼聯係在一起。

卡內基鎮壓荷姆斯泰德罷工工人一事則一直被人詬病。盡管當時他遠在蘇格蘭高地,不在現場。但依然有人指出他在罷工期間,故意滯留國外,遙控工廠,避免承擔責任。卡內基則辯解,是自己動不動就讓步,他的合夥人不讓他回來。

在一次演講中,卡內基對工人和他們的妻子說:資本、工人、雇主就像一個凳子的三條腿,沒有誰先誰後,大家都是不可缺少的,結果掌聲四起。

其中有一個罷工工人很有威望,當時兼任荷姆斯泰德的鎮長。他下令逮捕那些前來保護工廠的私家偵探,這個命令引發了流血衝突。罷工失敗後,他被認為是凶手、暴徒、叛逆,被迫逃亡,每一家鋼鐵公司都不錄用他,之後隻得到墨西哥的煤礦找活幹。事後他說,如果卡內基在場,這些事就不會發生。卡內基讓朋友匿名送他錢,他拒絕了。

這些事情讓卡內基耿耿於懷。後半生,卡內基一直致力於慈善事業和世界和平。有心理學家分析,卡內基的慈善行為是在為這次鎮壓罷工工人贖罪,因為這件事像魔鬼一樣吞噬著他的內心,讓他身心疲憊。終於,1919年8月,84歲的卡內基在美國雷諾克斯市的別墅中謝世。

越是被社會道德拖累的人,越是恐懼死亡,這不是巧合。一個人與他所在的社會道德相悖而馳,他的所思所想所做將不會超出他所在的社會的道德範疇。他的整個心靈,整個存在就越狹隘,越是這樣,對於他的心理來說,所能夠容得下的道德空間就會越狹窄。

一個與社會道德想背道而馳的人,是一個切斷了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鏈條的人,也就是說,是一個拒絕了社會道德的人。在與死亡的角逐過程中,在心理上他比那些感覺自己在思想和心理上活在一個前後延伸的時空結構的人,會更早地失敗。

舉個例子,一個氣球的所能容忍的氣體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在整個限度之內,不管你如何充氣、排氣,氣球本身都不會有任何變化。然而,如果你的充氣超過了氣球本身的承受度,即便這隻氣球沒有破裂,也會因為難以承受發生形變,表麵會變得像熟透了水果一樣,出現皺紋。

人的內心世界同樣如此。

當人的心理世界與社會道德背道而馳時,即便當時無所畏懼,也會在後期出現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行為,比如瘋狂。這種瘋狂就是以一種非常態的形式來抗衡內心對死亡的恐懼。

美國總統林肯在自己的日記中記錄了這樣一段話:

任何內心堅強的人,決不肯在違反社會道德中耗費時間。違反社會道德的結果,比如,結束別人生命,失去自製,其後果是難以讓人承擔得起的。與其跟社會道德衝突,被它咬一口,倒不如順著社會道德。否則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社會道德咬的傷疤。

最簡單的一種方式,避免與社會的道德相衝突,比賣弄與社會道德相衝突,就如同避免響尾蛇和地震一樣。

我一輩子都在自己的胸口上豎著一個靶心,因此,社會道德對我來說就像暴雨中的雨傘一樣。我順著它,反而它保護了我。

一個人要做到內心強大,一定不可違背社會道德,這是保持內心強大的一個重要的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