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家中的傭人斯坦利回憶說:“雇主(羅斯福)那一聲聲吼叫,幹脆果斷,從不拖泥帶水,直到累了的時候才會停止,這個時候,我知道他開始口渴了,於是我給他端進去一杯新鮮的牛奶。”
羅斯福當時使用的方式就是大聲吼叫,吼出自己內心的恐懼。因為心無旁騖,沒有負擔,羅斯福在與胡佛的競爭中,表現得相當鎮定,尤其是麵對胡佛的指責,在麥克風麵前,微微一笑,說:“赫伯特(胡佛),你又來這一招了。”
簡單的一句話,讓胡佛立刻啞口無言。
這裏我要介紹的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後叫法,一般人在家裏就可以試用。
每次我們爬山的時候,都能夠聽到很多人站在山頂上大聲吼叫,當然我們自己也會選擇大聲吼叫,這就是一種排泄情緒的方法。
很多人會覺得這種方法並不新鮮,自己用過,似乎並沒有什麼收獲。問題出在哪兒?缺乏指導,缺乏之前的情緒體驗,不帶恐懼情緒的空吼是不可能有效果的。
接下來,詳細地介紹吼叫方法的過程。
(一)身心全部放鬆
在麵對一些不確定性的情況時,我們會有恐懼的心理,這個時候,我們要保持放鬆。先做幾次深呼吸,具體次數自己定。然後從頭部往下,頸部、肩部、雙手、胸部、腹部、臀部、大腿最後到雙腳,依次放鬆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放鬆需要的時間因人而異,沒有固定的標準,一般而言,兩到三分鍾,最後讓自己的整個身體放鬆下來。除了深呼吸,放鬆還有很多別的方法,如果你有更合適自己的放鬆方法,可以自己選用。
當麵臨不確定性的時候,我們的身心都處於緊張的狀態中。如果能夠放鬆下來,能夠令頭腦更加冷靜。
(二)加以聯想
發揮思維,想一件讓你情緒非常激動的事情,可以是兒時的一件讓你感覺到恐懼的事情,可以是親身經曆過的,也可以是想象中的,最好是悲傷、憤怒甚至讓你恐懼的事情,情緒一定要激烈。不要去想那些平淡的事情,否認沒有效果。理論說,隻要情緒激動,一般都是悲傷、憤怒甚至是恐懼的事情,愉悅的事情少。就好比一個人說謊的時候,雙手是無法張開的一樣,不然看起來很別扭。
另外,根據心理學專家的發現,人有時會在想到愉悅的事情時吼叫,但在吼過之後,會發現愉快是不真實的,是由其他不愉快的事情偽裝而成的。
(三)體驗激動的情緒
這是最重要的一部,甚至比吼叫本身還要重要,但它又是很容易被忽略。很多人吼過之後沒有效果,主要原因就是這步沒有做好。仔細回想剛剛讓你聯想到的悲傷、憤怒甚至是讓你恐懼的事情,如果這件事閃得太快,控製不住,就把它放慢速度。像看錄像一樣,利用慢鏡頭,看清楚每一個細節。看的過程中,盡量加入自己的情緒,直到有情緒體驗。
此時你要注意一下自己的生理反應,你可能會心跳加快,感覺到血脈賁張,這個時候,說明你已經入戲。
(四)大聲吼叫
帶著剛才體驗到的情緒,用盡全力,大聲地吼出來,越幹脆越好,避免拖泥帶水,否則很難達到效果。有些人情緒已經衝到嘴邊,卻又常常不自覺地壓下去了。這個時候,你需要衝破它,給自己定目標,先吼叫三聲,再吼叫五聲,不想吼叫也要逼迫自己吼出來,直到吼到累的時候才停止。
在吼叫的時候,如果你體驗到自己是恐懼的情緒,你可能會忍不住哭出來。這個時候,不用克製,想哭就痛痛快快地哭一次,能哭出來是件好事,不會有什麼壞處。
吼叫的目的是排泄心理對不確定性的恐懼感,能夠減少不確定性對心理造成的壓力。
正確的人生讓人放下恐懼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
萬聖節那天,一個人行走在黑暗之中,如果你感覺到四周存在著威脅,這足以證明你的心裏充斥著雜質……
這裏的“充斥著雜質”就是一種造成一個人有死亡恐懼情緒的物質。結合我們中國人所說的一句俗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一生幾乎很完美,事業有成,婚姻幸福。但其中有一件事,讓他一直耿耿於懷,成為他後半生的一塊心病,讓他身心疲憊,並直接導致了他的死亡。